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世界意义暨《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2023-06-27 11:08 中国发展网 张守营
中国经济

摘要: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世界意义暨《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出版座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张守营报道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世界意义暨《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出版座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杨志勇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晓晶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韩保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刘守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金成武出席会议并发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主持。

杨志勇在开场致辞中表示,《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有益尝试。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遵循,以西方主流经济学危机和现代经济学演进为参照,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国经验推进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结合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的历史基因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构建中国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并在新范式宏观经济学、中国版发展经济学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认为,本书对于中外读者客观认识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科“三大体系”具有推动作用。最后,他感谢张晓晶所长长期以来给予出版社的信任以及大力支持,并出版了多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具的著作。

张晓晶表示,《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增长奇迹,系统梳理了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经验,突出的有五个方面:一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总结中国发展经验的逻辑主线。二是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三维统一,这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强调效率的一维视角迥然相异。三是实行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为主的“三位一体”的宏观调控,在标准的稳定化政策之外加上了规划,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四是促进地方竞争激发地方活力。这在全球语境中特别是与成熟市场经济体比较中,是非常独特而有效的发展路径。五是努力寻找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平衡。强调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起全部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也不意味着可以凌驾于市场之上。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他还表示,建构中国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关键在“自主”:摆脱“西方中心论”是“自主”的必要前提;中国经验的独特价值是“自主”的底气所在;问题导向以及提出中国自己的理论命题是“自主”的核心要义;包容思想与实践的开放体系是“自主”的命脉所系。

韩保江认为,研究中国范式、中国理论,如何从政治的视角认识,是解开中国发展之谜绕不开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让中国繁荣发展的道路,锻造出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制度,让我国发展生产力有了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他还表示,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对人的研究,中国的成功恰恰是我们对人心的理解,不断去推动它的变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刘守英认为,《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价值所在是用讲经济的逻辑、经济的道理讲述中国何以创造经济体系的独特性,并对其进行了学理化的分析,只有形成了学理化的研究,才能成为中国经验。如今我们已经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先进的研究经济问题的工具和方法,这样可以形成我们的自主知识体系,将中国经验理论化、范式化,成为整个人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他认为,第一,是因为独特才能成为整个世界发展的理念。第二,世界意义是整个世界理论、世界经验的一部分,但不是唯一的一部分。

金成武表示,张晓晶老师在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方面作了非常有益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学来自中国经验的总结与分析,是中国学人针对中国当前特有问题、特有经验进行原创性思考形成的理论。虽然它来自于中国经验,但是一旦形成又不会限于中国经验,而会推动人类社会未来经济发展。他同时认为,中国经济学也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整体性思维,不孤立地讨论某一问题或事物,讨论中国经济学中的概念与问题也要传承这一整体性思维。

责任编辑:张守营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