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内蒙古政协委员刘德:建议合理开发利用阿拉善盟耕地后备资源

2023-01-13 13:47 中国发展网 齐英杰 义博 梁喜俊

摘要:今年内蒙古“两会”,刘德委员带来了《关于阿拉善盟耕地后备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提案》。结合阿拉善盟情实际,他在提案中建议: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齐英杰 义博 记者梁喜俊报道

“耕地后备资源作为补充耕地的重要来源,是实现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缓解粮食安全及保持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自治区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委,阿拉善盟副盟长刘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及开发利用,可有效保障耕地总量和粮食产能,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提供重要的支撑。

今年内蒙古“两会”,刘德委员带来了《关于阿拉善盟耕地后备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提案》。结合阿拉善盟情实际,他在提案中建议:

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是保护粮食安全的需要。阿拉善盟国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地广人稀,光热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宜开垦耕地资源充足,可作为大规模集中连片的农业开发后备资源。经测算,辖区内符合条件可计划作为耕地后备资源储备的土地418万亩,是全盟目前耕地的4倍多(国土三调数据,阿拉善现有耕地96.78万亩),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耕地后备资源,可有效保障耕地总量和粮食产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优化生产结构,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可加强生态保护。阿拉善盟作为内蒙古黄河流域一颗耀眼的明珠,是内蒙古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生态安全的核心要塞,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阿拉善盟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可以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遏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是缓解人地关系实现占补平衡的重要手段。以合理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为突破口,建设一批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通过合理规划、整治道路沟渠、平整归并零散地块、充分利用零星土地,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加快农牧民走集约化经营的步伐,不仅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需求,也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