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营建能够有效支持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
摘要:国家公园绿色营建是指在国家公园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与运营中,以生态科学为基础,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并采用有利于自然的技术。绿色营建能够在满足建设功能的前提下,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将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伤害降至最低,防止“建设性破坏”。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白雪
2021年10月12日,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开启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新篇章。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对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其中,绿色营建是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近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以下简称“西南院”)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共同举办了以“国家公园绿色营建”为主题的线上研讨会,会上针对绿色营建理念、方法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与会专家认为,发展绿色营建可以有效支持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使国家公园真正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绿色营建能够防止“建设性破坏”
国家公园绿色营建是指在国家公园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与运营中,以生态科学为基础,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并采用有利于自然的技术。绿色营建能够在满足建设功能的前提下,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将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伤害降至最低,防止“建设性破坏”。
2022年印发的《国家公园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国家公园范围内的保护、宣教及民生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应当遵循绿色营建理念”。8月以来公开征求意见的《国家公园法(草案)》也提出,“在国家公园范围内修筑设施和开展建设活动,其选址、规模、风格、施工等应当符合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和相关规定,采取必要措施,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不利影响。”
西南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委员会秘书长周红斌表示,国家公园设施体系建设是实现国家公园综合功能的基础,需要最大限度地考量对环境的影响。发展绿色营建可以有效支持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使国家公园真正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生态保护项目主任华宁表示:“未来中国将建成全球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她认为,绿色营建是确保国家公园原真性、完整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公园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的倚仗,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初心”。在普及相关理念的基础上制定绿色营建的政策和标准,是落实国家公园绿色营建的保障。
让自然扮演真正的主角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杨锐提出了国家公园营建时需要考虑的四个问题。“有没有必要建?建设的规模多小为宜?在哪建设?绿色营建的指标如何设置?”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任何的建设,哪怕是绿色营建,不论大小,都会对真实性和完整性有一定的破坏,或者有一定的影响。即使营建加上了‘绿色’,也不能避免它对于国家公园和保护地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影响。”因此,杨锐提出,国家公园营建要实现建设规模最小化、生态影响最小化,设施风貌朴素化,分类标准统一化和规建运维精细化。同时他提出,国家公园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原则,设施建设必须经过必要性论证和严格的控制总量。必要的设施建设也要确保规模、选址和营造方式的适宜,让使用者获得接近自然的体验而非追求舒适和豪华,尺度与风格上要与环境和谐,让自然扮演真正的主角。此外,在规划管理方面,杨锐表示要注意应用设施将访客指引至国家公园外部社区,这样既能减少生态干扰,又能使社区获益。
“国家公园设施绿色营建强调的是全周期、全过程的绿色营建,设施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整个过程的绿色低碳的建设。”西南院高级工程师吕雪蕾表示:“它指的是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应用生态工法,在环境生态与功能安全上寻求合理的平衡点,采用有利于自然的生态技术,在满足建设功能的前提下,寻求最小体量和最小干扰的施工作业方法,最大限度地考量资源、环境、污染、使用空间的活动和过程的全周期、全寿命、全过程绿色建造理念。它的目标是要确保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伤害了降至最低。”
基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绿色营建理念和方法,吕雪蕾阐述了以“人与自然万物共生,设施与自然环境共生”为目标,创新“全周期、全寿命、全过程”、立足“本土化”的国家公园绿色营建之路,提出了国家公园设施绿色营建原理,在生态与景观彰显“相地合宜原则”,在组合与布局遵循“七宜七不宜原则(设施规模宜小不宜大,设施种类宜少不宜多,设施发展宜慢不宜快,景观设施布局宜散不宜聚,住宿设施宜聚不宜散,公共设施宜隐不宜显,管理设施宜特不宜奢)”、在尺度与比例追求“亲切舒适原则”、在色彩与质感力求“处理得当原则”、在结构与形态体现“相辅相成原则”。
在风格确定、材料选择和建设管理等方面,吕雪蕾认为,应体现绿色营建理念和地域特色,实现和谐性、地方性和实用性相统一,体现人性关怀,实现设施与自然环境共生。
明确政策导向是发展绿色营建的基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承照认为:“国家公园入口社区是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为国家公园提供服务支持,也为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提供重要支持。”入口社区建设要满足生态系统保护、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等三方面的功能,不能按传统城市规划的标准来建设,要突出景观价值。
“一方面,健康的自然与人文生态系统是入口社区最重要的经济资产,是维护社区利益和平衡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为了实现永续发展,入口社区也应是兼顾生态资源保护、多元化小型经济和优质生活质量的绿色社区。“为此,吴承照表示,要在空间规划中注重生态系统的连通性与完整性,以及与人居环境的有机融合和渗透,保持地方文化特色,在管理上进行全域管控基础上的空间分类分区精细化管理。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规划财务处赵海霞处长看来:“明确政策导向是发展绿色营建的基础。”目前试行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条例》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总体规划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的建设规模、用途和风格都进行了限定。根据相关规定,三江源国家公园以划定建设用地控制线为抓手,实行正面清单制度,严守生态红线,控制建设体量。在建设实践中应统一规划,根据当地的生态、人文特点,从选材、风格、尺度、环境融合等角度进行控制,例如采用可拆卸的装配式建筑,减少能耗与排放,在设施中展现民族特色风貌等。
西南院质量科技标准处副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蔡芳表示,虽然我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但拥有六十多年自然保护地的建设经验。只要能坚持绿色发展思想,科学借鉴国内外的良好实践与经验教训,我们就能够在绿色营建中后来赶上,加速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责任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