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射洪市以工代赈项目坚持五个导向 建立“五个四”村民自建模式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李平贵
以工代赈是赈济群众、提高群众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提升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2021年以来,射洪市共实施5个以工代赈项目,始终坚持“五个导向”,全部采用村民自建方式,不断探索、逐步规范“五个四”工作模式,以工代赈焕发强烈生命力,乡村振兴添加源活力。
一、坚持“工程完工”导向,突出解决“四个问题”
工程全面完工是基本要求。射洪市着力解决好建什么、谁来建、怎么建、如何评四个问题,确保建设内容全部完工。一是解决“建什么”。村“三委”结合赈济需求和群众意愿提出项目建设初步方案,镇审核通过后,分管副市长带领发改部门、镇实地评估调研,指导编制“项目用工需求和劳务报酬测算”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专章,在投资概算中专门对应发劳务报酬进行单列,组织工程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并出具书面意见,立项批复明确建设方式、建设内容、赈济要求等内容。二是解决“谁来建”。确定经村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的项目理事会为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组织、材料采购、财务管理等工作,下设具体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三是解决“怎么建”。射洪市以工代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层层压实村民自建以工代赈项目责任的通知》,细化分解县、镇、村、项目理事会具体任务,明确村“两委”主导项目实施。采取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培训,切实学懂弄通做实政策要求、实施步骤。通过实施项目,基层组织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四是解决“如何评”。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对工程量、建成内容是否与设计和实际相符等情况进行核查,出具《竣工结算审核报告》《审计报告》。开展自验、初验、县级验收“三段式”验收,行业部门及专家、参建方、群众代表等逐一汇报,验收组逐项审议,综合评价与绩效目标逐项核实打分,审议通过验收结论。
二、坚持“质量安全”导向,突出做实“四个动作”
质量安全是前提条件。射洪市始终将质量安全放到重要位置,做实聘、看、问、检四个动作,确保项目质量符合行业规定、标准规范。一是做实“聘”。聘请有资质、经验丰富的第三方机构或人员为质检机构或施工技术员,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技术指导。二是做实“看”。县级以工代赈项目负责人、纪检组、行业部门、镇采取“明查+暗访”方式全覆盖实地查看项目是否存在裂缝、垮塌、沉降等质量问题。三是做实“问”。县级以工代赈项目负责人带队进村庄、进农户、进现场,询技术员、务工人员、周边群众,收集项目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四是做实“检”。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质检机构进行质量检测,出具《质检报告》。邀请行业部门、专家参与县级验收,对检测工作、单项检测结论、检测实施主体资质进行审查,并在实地核查时进行抽检。
三、坚持“资金规范”导向,突出抓好“四个步骤”
资金使用符合规定是“底线”,也是“红线”。射洪市按照“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封闭运行”要求,严格执行“六项工作步骤法”,抓好集体审议、公示公开、县级报账、打卡到人四个关键步骤,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透明。一是抓好集体审议。坚持小会带大会,小会提建议、大会定方案。定人定岗定酬、租购聘运等事项全部经过会议集体审议通过。二是抓好公示公开。租购聘运方案、合同、劳务报酬发放台账等应公开尽公开。设置、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三是抓好县级报账。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制,项目理事会、村“两委”、镇、发改部门对发票、会议记录、合约、采购清单、考勤表等支撑材料详细审核比对签字后方可报账。四是抓好打卡到人。所有支出资金一律通过银行卡打卡到人,身份证件、开户银行、转账流水、银行回单等资料一应归档备查,坚决杜绝资金拨付违规现象。
四、坚持“群众满意”导向,突出把好“四个关口”
一切为了群众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价值目标。射洪市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把好赈济初心、矛盾化解、建设成效、清正廉洁四个关口,实现群众为以工代赈政策点赞,为基层组织点赞,为党员干部点赞。一是把好赈济初心关。通过入户、坝坝会、招工公告等方式,广泛组织动员群众尤其是脱贫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因灾因疫情影响滞留户等农村低收入群众参与项目建设,针对老弱病残设置特殊岗位,开展岗前、岗中、拓展三种技能培训,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激发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共组织811人务工,设置特殊岗位27个,开展技能培训732人次,发放劳务报酬391.68万元,其中针对重点人群发放劳务报酬161.55万元。二是把好矛盾化解关。开工前,通过召开动员会议、入户宣传等方式,提高群众对项目的接受度,有效解决项目用地等问题,确保项目尽早开工。建设中,通过灵活设置务工时间,妥善处理农时、酷暑务工问题,实现务工务农两不误。组建由技工、普工、特殊岗位组成的施工小组,小组人员互带互学、交替配合,确保全程有活干、工作不断档。三是把好建设成效关。截至7月,共新建道路18.62公里、沟渠16.51千米、蓄水池1口,完成土地整理425亩,已吸纳就业94人,全面建成后将吸纳就业146人、折股量化年分红12.85万元,项目村发展环境有效改善,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持续壮大,洋姜、柑橘、玉米制种、稻渔综合种养等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四是把好清正廉洁关。市、县、镇、村四级纪检监察机构切实加强监督管理,严禁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及其直系亲属参加项目理事会,材料采购严格落实货比三家,设置永久性公示牌,实现永久监督。
五、坚持“资料齐全”导向,突出做好“四个环节”
档案管理是衡量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和提升工作成效的有效手段。射洪市注重做好制度建设、人员落实、资料审查、归档整理四个环节,确保档案资料齐全、规范。一是做好制度建设。射洪市以工代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出台《关于细化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方式镇级档案资料清单(参考)的通知》,细化梳理形成101项资料参考目录。二是明确具体责任人。县、镇、村、项目理事会均明确档案收集整理具体人员,相关人员严格落实档案管理责任,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三是做好资料审查。县级以工代赈项目负责人组织对档案资料逐项逐件逐页审核,审逻辑、查线索、查追溯,形成审查意见并反馈,进一步理顺事件、工程、资金、人员“四条线”。四是做好归档整理。发改部门、镇聘请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对县级、镇级档案进行装订、扫描、组卷,形成“一个项目、一套档案”。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