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72款产品成功入选“中国好粮油”,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
摘要: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再接再厉,着力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为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高杨报道 9月29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省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取得的成效和下步工作打算。近年来,山东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推进“三链协同”、“五优联动”,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贯彻“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不断增强粮食产业内生动力,在促进产业提质、企业增效、惠农增收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据山东省粮食和储备局仓储与产业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郑志宏介绍,2017年以来,山东省优质粮食工程项目累计投资96.55亿元,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25.78亿元,建设三个子项,打造公共品牌,提升粮食产业发展新动能。支持13个示范县、83家企业开展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建设;支持84个县建设280家产后服务中心;支持新建及功能提升83个粮食质检机构。通过工程实施,该省粮食产业发展强劲,产后服务不断优化,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取得明显成效。全国“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典型经验现场交流会在山东临沂召开,在浙江湖州、安徽阜南召开的两届全国优质粮食工程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山东省均作典型发言。
一是产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省粮食产业经济工业总产值达到4975亿元,比工程实施前增加1300多亿元。发展优质粮食订单种植740万亩,新增优质粮食130亿斤。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集团有6家、过30亿的企业达30家,18家企业入选全国食用油和小麦粉加工企业50强。近两年山东共有72款产品成功入选“中国好粮油”,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
二是产后服务助农节粮减损。280个产后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全省新增粮食烘干能力3.38万吨/天,清理能力2.53万吨/小时,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清理、干燥、储存等服务,按市场需求灵活分等定级、分仓储存、分类加工,覆盖区域内粮食产后损失率降低约4个百分点,有效减少粮食损失,切实解决农户“晒粮难、储粮难、销售难”等问题。2022年1-8月,全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共清理烘干处理粮食377.07 万吨,节粮减损15.08万吨,相当于济南市1个月的口粮或80多万人1年的口粮;其中,夏粮收购期间共清理粮食143.26 万吨,烘干粮食10.52 万吨,节粮减损成效显著。
三是质检体系保障“舌尖安全”。新建及功能提升83个粮食质检机构,打造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1省级站+16市级站+65县级站”粮食质检体系基本形成。新收获粮食和库存粮食质量实施常态化监测,基本构建起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粮食质检体系,新收获粮食和库存粮食质量监测实现常态化,各级检测机构立足本职、主动作为,年检验粮食样品2万多个。
四是公共品牌建设逐步升级。持续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连续三年入选“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品牌价值居2021年中国品牌“产业集聚区区域品牌”第一位。去年以来,成功在广州、西安等省会城市举办6场品牌推介会,开展16场“六进”系列活动,组织开展“齐鲁粮油”商标授权,累计在中央、省级媒体平台刊发稿件500余条,在主流新媒体平台刊发稿件2000余条,全网转发过万次。打造覆盖产购储加销的“好粮有网”,入驻粮油企业600多家,上线产品7000余种。“齐鲁粮油”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下一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再接再厉,着力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为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唐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