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零售业风险管理报告》:93.8%受访企业关注财产类风险
摘要:普华永道中国内地消费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叶旻对《2021中国零售业风险管理报告》进行了深度解读。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崔立勇报道
近日,《2021中国零售业风险管理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普华永道作为该报告编委会的主要成员,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和相关行业专家及风控专家历时近一年共同完成撰写。《报告》对超过72家不同业态的零售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评估风险管理指数,并对零售企业如何更好地防范风险、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与体系、提升风险防控的意识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升建议。
在刚刚结束的CCFA新消费论坛-2022零售业风险管理年会上,普华永道中国内地消费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叶旻应邀对《2021中国零售业风险管理报告》进行了深度解读,并分享了本次报告的主要发现:93.8%受访企业关注财产类风险,已首次超过人员类风险,成为零售企业关注的首要风险;在风险内控组织架构上,七成以上公司设立专门部门或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公司整体风险治理负责;82%受访企业都关注库存积压风险,其中15%认为风险较大和极大;零售企业风险管控的信息化、数字化能力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约84%的受访企业仍主要依托人工线下检查方式进行风险管理;信息及数据安全相关法案出台后,零售企业风险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已有四成以上受访企业明确指定由专门的团队牵头负责跟进两项法案。
叶旻表示:“近年,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消费者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上疫情多发的影响,持续助推零售业向线上化、数字化转型,使得零售业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零售企业如何防范风险,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与体系,提升风险防控的意识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对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报告》通过对零售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对风险管理提出了五大展望和建议。
第一,传统防损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
中国零售业的风险管理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关注安保、防损和资产保护阶段,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零售企业应围绕经营目标,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过程所面临的不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战略和策略,以顶层设计为引领,做好风控谋篇布局。
第二,构建风险管理的“大风控”体系。
零售企业的风控体系随着业务模式的变革,不断受到冲击。为了适应新时代、紧跟数字化的发展趋势,零售企业管理需要借助各种创新技术,如“数字化风控平台”来及时捕捉业务风险,完善风控管理、强化企业防线,为企业塑造数字化未来保驾护航。
第三,关注内部反腐反舞弊,节流增效。
企业反腐败反舞弊一直是合规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腐败舞弊问题给自身带来的后果,也被认为是各类风险中可能危害最大的风险。零售企业需要因情施策、灵活应对反腐和反舞弊的风险,结合企业实际资源及需求情况,从事前预防、事中应对和技术升级三方面提升腐败舞弊防控水平,最大程度降低腐败舞弊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第四,后疫情时代的企业业务风险管理。
疫情期间,零售企业普遍面临着如销售大幅下降、负现金流压力、复工困难等挑战,建议企业除了采取传统的降本增效、调整年度计划、复盘优化企业战略等方式应对外,更需要加快各种新技术的开发以赋能风险管理,同时也需要思考通过“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来驱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伴随着元宇宙Web3.0在全球的持续火热,“元宇宙”已越发受到国内外零售企业的关注,诸如“虚拟穿戴”、NFT(非同质化代币)产品、“虚拟代言人”和“商业空间结合元宇宙”等创新消费场景不断被开发,以提升消费者体验并赋能零售价值链各环节。这些创新也给消费品企业风险管理带来了全新挑战,普华永道建议零售企业可以从元宇宙的经济、互动、治理、身份、体验、持续运行等六个环节来构建应对措施。
第五,建立符合国内行业企业风险管理需求的标准规范。
我国零售行业管理者们普遍认同风险管理行业标准的重要性,本次报告的受访者均认为,应该基于我国零售行业的特殊性,对风险管理框架和工作方法进行一定程度的整体梳理,建立一套符合国内行业企业风险管理需求的标准规范,旨在为企业建立系统风险管理体系提供实务参考。
责任编辑:崔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