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甘肃通渭:让乡村既有“面子”又有文化内涵

2022-08-12 14:40 中国发展网 张文博 王斌

摘要:走过陇山朝陇川方向约5公里处,右边有一条柏油小路,通往张沟村、史家沟村,那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驱车于其上,车轮发出的“沙沙沙”声和行道树的回声,均衡地形成一曲山乡小调。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张文博记者王斌报道 近年来,甘肃定西市通渭县开展全域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在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更加注重将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把乡村振兴的底色擦得更加靓丽、耀眼,让乡村既有“美颜”面子,又有文化内涵本质,谱写出美丽乡村振兴新篇章。

乡村文明新风劲吹

立秋时节,记者驱车从通渭县城向东北方向出发,10分钟便到达水泉梁,在山垭口处简短驻留,但见通渭平襄镇蒋川村整坡面的梯田里,玉米拔节孕穗,绿油油铺满了整个山坡,参差间像极了浓墨写就的一副产业美图。

翻过山,沿着山梁,穿行在平整的柏油路上,路两旁的树木舒展着浓绿的枝丫,渐次向后退去。远处的通渭陇阳镇水泉村舒适地躺在山湾的怀抱里,被玉米的翠绿和树木的阴翳衬托着,小村显得更加安详而温馨。

车行下山,便是通渭陇阳镇周店村。通静公路穿村而过,让这个小村庄自带小镇风味。村头有潺潺溪水在沟渠里流淌,粗壮的柳树点缀在河沟两边,宽阔明净的广场上可见几个孩童在健身器材上玩耍,山村的绿色生态美和基础设施全的画面,便定格在这过眼行程之中,久久难以忘怀。

从周店村出发,前往陇阳镇区,路两边是高大的白杨,他们像卫士一样挺拔,枝叶交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最美的林荫大道。车行其间,炎暑在这里就得到了有效的纾解,而目光所及之处,右边是福建福清市投资615.85万元对口帮扶援建的融通协作扶贫产业园,打造出的“产业联合体”模式,引领地方传统农业走上新路子。左边是庆阳村的新农村,排排新柳和青瓦白墙,劲吹文明新风的文化宣传,让该村展现出时代新风。新居所与新产业遥遥相对,让昔日贫瘠的陇阳川焕发出蓬勃生机,让人不免感叹称奇。

在陇阳镇区,与一座袖珍公园偶遇:古色古香的大门精致有趣,园内花木品种众多,儿童游乐和体育器材一应俱全,成为该镇街区群众的好去处。

“这里一直是附近群众倒垃圾的地方,去年,政府对这里的垃圾进行了处理,之后运土夯筑填平,修起了这座小公园,现在环境好了,垃圾少了,附近的空气也好了,娃娃们也有玩耍的地方了。”说起这座小公园,当地群众赞不绝口。

生态和乡贤文化体现淋漓尽致

驱车前行,山梁上一座村庄扑面而来,这里便是通渭陇山镇任马村。

进村口便可见修砌得十分齐整的砖墙,一直延伸到村民的院墙跟前,不大的小广场用沙砖铺好,几处小木亭点缀其上,很是赏心悦目。公路边的村民们,在院墙脚下栽植了玫瑰月季波斯菊万寿菊等花,在村子的拐角处,一座不大的池塘成为村子的中心,像眼睛一样传递着一个村庄的气质和灵魂。

走过陇山朝陇川方向约5公里处,右边有一条柏油小路,通往张沟村、史家沟村,那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驱车于其上,车轮发出的“沙沙沙”声和行道树的回声,均衡地形成一曲山乡小调。

就这样听着小调,穿行在山村小道上,行道树和柏油路蜿蜒无尽,路边的苹果树上已挂满了果袋,洋芋花儿点缀在田野里,一片一片的像点缀了星星的毯子,而一声犬吠或者鸡鸣,都会忽然把思绪带回久远的记忆里——那时步行在羊肠小道上,树木稀疏,土壤裸露,房屋破旧……不免勾起一阵唏嘘。

车行至张沟村部,转头沿河之上,无论是生态文化还是乡贤文化,都在这条小路边得到生动体现。在张沟村和史家沟村的河汊处,有一面村名牌,观其简介内容,便知村情:张沟村,村民自古崇尚诗书,耕读传家,秉承读书耕田的通渭本土传统文化理念,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文化素养,打造书香之村。优良的尚书文化,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张沟文化人。该村现有本科在读208人,硕士研究生11人,博士研究生6人,许许多多的张沟人通过书香文化的传承和浸染改变了命运,实现了脱贫致富。

据悉,今年来,通渭陇川镇在全镇15个村深入挖掘自然、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等文化资源,积极打造蔡铺秦声、双堡望坡、石峰战址、新林双峡、寨子福果、官堡墓影等文化品牌,大力繁荣乡村文化,以文化人,凝聚起乡村振兴发展合力。

来到史家沟村部,门口一面墙上《村规民约》格外醒目,记者看到大多是高价彩礼治理、文明新风培育、引导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村部建筑简单明快,用铁栏作为院墙,通透的光线,从感觉上少了与群众的隔阂。

走过村部,沿着柏油小路下坡到河沟,这里是史家沟村通往各社的枢纽之地。停下车来,站在小桥之上,眼见处皆是绿树繁花,清清的溪水尽情流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在这里得以生动体现。

顺着宽阔的水泥路沿河而上,便进入史家沟村东坡社,这里曾经“下雨泥封村,下雪雪堵门”的偏僻落后现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而今,水泥路通往家家户户门口,太阳能路灯彻夜通明……“这在之前真的是没有想到,有一天我竟能把大汽车开到自家门口”跑卡车谋生的村民张选军感叹到。

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群众的期盼,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在甘肃通渭大地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