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探索取得了三大成效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记者 程晖
日前,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会、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治理探索取得了三大成效。
(一)数字政府:从技术创新到理念革新转变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与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与服务效率。粤港澳大湾区内各级政府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在多个领域产生了正向影响效应,政务服务是最先实现数字治理改革目标的领域。
对内,重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打通部门壁垒,促进政府部门走向体系化和协同化;对外,倒逼办事流程优化和重构,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数字治理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推动政务服务从便利化、集约化向智能化、精准化再升级,实现营商环境的优化。
不难发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政务服务过度依赖技术建设:开发一套系统、上线一个平台、落地一台自助终端等。可喜的是,从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2021年以来的实践看,数字治理逐步实现从技术变革到流程变革,再到管理理念的变革。
首先是治理思维的转变。政府从等群众上门转变为送服务上门,在政策兑现服务方面尤为明显,借助电子化平台和大数据精准分析,政策被精准推送到用户的手机端,企业和群众通过电子平台实现查询和自主申报,甚至免申即享。然后是治理理念的转变。因应新的需求和技术,治理者决策判断的视角做出了相应调整,政府以大数据作为辅助决策的依据,找准需求、精准供给,更多从社会需求出发考虑资源的配置。最后是治理格局的转变。以重构治理体系为目标,打开行政边界和层级的“天花板”,在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共享与协作方面进行一定探索,逐渐打开新的治理格局。
(二)数字社会:数字孪生平台填补监管空白
数字化应用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运行中效应持续扩大,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推进以新基建为基础的“新城建”高质量发展,以信息化赋能网格化与数字化的城市管理模式。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出的“元宇宙”系统,正广泛应用于大湾区城市设施建设、智慧园区管理、应急管理等领域,满足“一网统管”需求。
一方面,数字技术拉动城市治理数字化和智能化,BIM、CIM等信息底座的完善和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为“新城建”打下数字基础。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推动社会治理网络化和多元化,以“一网统管”的治理思维和技术,实现细化到网格的治理可见、可控,增强城市治理的感知能力及研判决策能力。
应急管理的数字化逐步在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推广。在城市安全方面,通过对应急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挖掘来辅助决策,精准感知城市问题,精准识别应急管理需求,实时动态监测城市全局。在疫情防控方面,以大数据支撑的防疫健康码、行程卡,服务人民群众出行需要,以大数据监测的疫情防控全流程管理,提升政府排查管控能力。
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普及,分属不同行政部门的监管权责、监测数据在统一平台上汇聚,曾经的空白区域、模糊边界逐渐被填补,这样既节省管理和巡查的人力,又推动跨层级、跨部门的管理协同。
(三)数字经济:大数据让产业规划布局更精准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在数字经济上的创新实践,不仅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快速发展,也为区域发展规划、精准招商、行政审批、跨境贸易提供治理基础,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开放、包容、创新的营商环境。
在产业规划方面,大湾区各城市逐步从过去主要依靠政策研究和经验分析,到运用大数据分析、监测与政策研究、经验分析相结合,探索以大数据助力区域规划和招商布局,既为有投资意愿的企业展示区域产业优势和布局,也为政府挖掘优势产业、精准招商和培育企业提供参考,实现产业链条内的供给和需求高效匹配。
在规则创新方面,针对全球跨境贸易范围广、业务大的特点,粤港澳大湾区正以“规则+数据”为手段增加溯源保护,打造内联外通、服务全球的数字经济公共基础设施,为畅通双循环和加快跨境贸易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大湾区的企业积极探索围绕IP授权搭建数字底层,形成确权、维权、用权一体化的版权数字化服务,并通过平台数据透明化、权威化呈现,为市场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责任编辑: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