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碳小屋”引领绿色时尚 探索 “双碳”时代循环再利用创新模式

2022-07-14 14:55 中国发展网 白雪
垃圾分类 双碳 绿色发展

摘要:成都市武侯区簇锦街道投入使用的全国首个碳中和垃圾分类小屋(以下简称“碳小屋”),是簇锦街道探索的“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垃圾分类新模式的有效载体,也是“双碳”时代新型城市高质量发展“五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的联动)的最佳示范基地。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白雪

以前的大部分垃圾都是分类不清楚、乱丢乱放,现在有了这个“碳小屋”,就拿到这里来分类清运,还有奖励。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簇锦街道的居民李阿姨说,小屋搭建以后,对老百姓也有很大的好处,大家既把钱挣到了,卫生也干净了。拣这些纸板(等可回收品)就各种各样地分类,分类后拿到小屋卖,避免到处堆着,家里堆得乱七八糟也不安逸。

李阿姨说的这个小屋,是在成都市武侯区簇锦街道投入使用的全国首个碳中和垃圾分类小屋(以下简称“碳小屋”),也是簇锦街道探索的“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垃圾分类新模式的有效载体,更是“双碳”时代新型城市高质量发展“五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的联动)的最佳示范基地。

 绿色科技倡导,创新激励方式

走进“碳小屋”,可以看到纺织类、玻璃类、塑料类、金属类、废纸类5个垃圾分类的分区,居民把可回收物带到垃圾分类“碳小屋”中,通过四川绿豆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豆芽”)与国内、国际标准结合自主研发的碳足迹碳中和计量仪,将垃圾类型进行识别、分类、称重、实时计量、预测,进行碳抵消碳中和等活动。居民在垃圾分类称重后会显示一个二维码,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可以得到相应的收益,收益大于1元钱时就可以马上提现到微信钱包了。除了回收激励金以外,“碳小屋”运营公司绿豆芽项目经理李俊介绍:“1吨碳中和量等于1绿豆,1个绿豆等于100元钱。大家通过垃圾分类让更多可回收物被再次利用,积累到1绿豆的时候,可以进行消费兑换或提现100元钱。”

不仅如此,绿豆芽正在与负责任企业、可持续发展商业携手为成都多个社区营造更加丰富的绿色奖励内容。

“碳小屋”不仅能够100%实现可回收垃圾循环利用,还能够通过垃圾分类获得权威的碳中和证书。“你今天碳中和了吗?”“碳小屋”投入运营使用后,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其中,社区居民王女士表示来“碳小屋”是一件很时尚也很骄傲的事情,“虽然只是简单的垃圾分类,但是当我看到屏幕上显示的碳中和数据的时候,让我觉得正在为国家大事贡献自己的小力量。”值得一提的是,“碳小屋”为“垃圾分类碳中和王者”李阿姨就颁发了“碳中和证书”,鼓励她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为家人、朋友、邻居树立起生态文明实践者的最佳示范。

WX20220712-235507

社区居民日常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碳中和行动

WX20220712-235521

“垃圾分类碳中和王者”李阿姨获得“碳中和证书”

城市高质量发展数字碳中和样板

据了解,在”碳小屋”回收各品类中,碳中和吨量占比分别为废纸类86.2%、金属类8.1%、塑料类5.3%、纺织品类0.2%、玻璃类0.1%。以3000户的社区为例,1个碳中和垃圾分类碳小屋1年碳中和的吨量为88.607吨,社区碳汇增长能力强,垃圾分类回收吨量67.339吨,平均每个人碳汇贡献率能够达到0.05吨,参与人次12589人/年。如果按照100个碳小屋测算,参与人次上百万,参与人最低数达到20多万以上,降碳减污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碳排放上万吨左右,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突显,应对气候变化产生实际作用在小屋得到直接的体验和落实,碳小屋是人居环境治理改善的最佳参与途径。

“碳小屋”是不仅作为人居环境治理的工具,更是城市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低碳基础设施,是碳中和与垃圾分类融合成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好办法。李俊表示,“碳小屋”致力于通过线上APP、小程序+线下“碳小屋”的创新模式,成为环境治理的有力抓手,以及实现“双碳”目标可落地的具象产品。

“碳小屋”落地后,由专业人员为当地政府、企业提供完整、细致的运营指导与管理,以及日后的维护工作,保证“碳小屋”的地区适应性与高效运营。“碳小屋”的落地使用,不仅帮助地方政府加强和创新了城市治理能力,强化了基本民生的保障,同时也培养了市民绿色发展、绿色生活意识和习惯。对政府端来讲,大力发展循环和绿色经济的同时,产能结构不断优化,对打造零碳街道、无污染城市和碳减排管理变得简洁明了、便捷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也为“碳小屋”项目“点赞”。为倡导应对气候变化,UNFCCC秘书处向全球发文认可并推荐“碳小屋”项目,呼吁生活在社区、商圈和城市的居民们积极并持续地参与到碳中和垃圾分类行动当中,通过碳计量,抵消垃圾所产生的碳排放,进而获得“碳中和证书”,在绿豆芽“碳小屋”这一产品中实现碳中和价值。中国居民通过“碳小屋”进行的每一次碳中和行动,都在为全球气候行动作出贡献,于全球树立了绿色转型与绿色生活的中国案例,贡献了鲜活的日常碳中和中国故事。

WX20220712-235551

成都蒲江执法机构与“碳小屋”协同举办“双碳”绿色活动

WX20220712-235630

WX20220712-235645

“碳小屋”线上便民内容一瞥

顺应民意,加快绿色发展

目前“碳小屋”在成都市已在武侯区、蒲江县等建设完成近10个,根据成都市《实施“五大工程”推进垃圾分类提标提质》要求:到2022年年底,全市预计建成规范化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400个。鼓励设置可回收物智能回收设施,建设“碳中和”小屋等,推广移动回收服务,提升市民交售便利性和积极性。成都,将继续发展这样与人民朝夕相处的“碳小屋”。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开发银行也发布了《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县域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通知》:县域统筹推进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未来,类似于“碳小屋”这样致力于营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产物,会更广泛、更智慧、更绿色的造福中国老百姓。

据了解,碳小屋正在成都市、乐山市、蒲江县、重庆市、杭州市、苏州市以及云南省、内蒙古等地落地。 

WX20220712-235721

街角的“碳小屋”

WX20220712-235748

云南分布式光伏屋顶“碳小屋”

WX20220712-235800

碳中和指导员为群众、小朋友们进行亲切、耐心的介绍

WX20220712-235828

幼儿园组织家长、小朋友积极参与学习“双碳”行动

责任编辑:白雪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