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如何打造安全、独立、低碳的现代化能源体系? ——聚焦“加速构建面向双碳目标的现代能源体系,寻求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根本出路”专题研讨会

2022-07-11 17:27 中国发展网

摘要: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制造大国,也是风电制造产业大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的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将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  程晖

能源安全是保障国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业粮食”。当前,世界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全球经济总体下行压力不断累积。受全球供应链不畅、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国际天然气、电力、油品短缺问题愈演愈烈,全球能源价格飙升,加深了世界各国对能源安全问题的担忧,也让各国开始重新审视过度依赖化石能源而造成的潜在风险。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进口大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内部经济发展新态势以及“双碳”目标能源转型进程,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能源安全”上升至与“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在“十四五”迈向“双碳”目标的关键窗口期,要如何协同能源安全、经济增长与气候变化?又要如何打造安全、独立、低碳的现代化能源体系?日前,中国新闻社国是论坛与能源基金会举办“加速构建面向双碳目标的现代能源体系,寻求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根本出路”专题研讨会,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煤炭仍是“压舱石”用非化石能源去保增量 

谈及能源安全,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中国是富煤国家,煤炭在今天仍是“压舱石”,端稳能源饭碗,煤炭起着关键的作用。

邹骥直言,依据中国当下富煤、少油、缺气、多可再生资源的国情,在当下要依靠煤炭,又要逐步低碳化,是对我们智慧的一个重要考验,这里有一个过渡过程,转型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可能要历经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四十年的过程,要达成未来碳中和的目标,行动要从今天开始行动。

如何把短期和长期顺利衔接?在邹骥看来,这与存量和增量的问题相关。一方面,要全力以赴保存量,包括煤炭开采量、煤电火电发电量等,依然要按部就班、一如既往地从政策、金融、交通、仓储等全方位保住、稳住;另一方面,要尽最大的可能用非化石能源去保增量。

邹骥介绍,据测算,要从现在不到一半的非化石能源支撑能源增量变为可以完全支撑增量,大概还需几年时间,这有赖于加速非化石能源装机的安装,以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的产生。未来进入“十五五”时期,要进一步扩大非化石能源增量,逐步有序地替代现有的煤炭存量,才不至于动摇能源安全的根基,才能做到先立后破。

保障能源安全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前提 

“老祖宗告诫我们: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首先是柴,柴就是能源。当今保障能源安全不仅需要保障能源供给,同时(也要)保障经济、社会、环境和气候安全。”

谈及中国如何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反复强调了能源独立的重要性:炉子必须稳稳生在自己家中。炉子指的是能源,要做到能源独立,把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谈及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吴吟认为,第一,要控制化石能源总量。尽快取消散烧煤炭,更加高效地利用煤炭,耦合生物质利用煤炭,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逐步减少燃料路径利用,加快拓展原料路径利用,推进相对减碳路径利用,研发碳捕集利用新路径。第二,着力提高利用能效。切实落实节能优先方针,在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的基础上,增加系统节能和文化节能。第三,实施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拓展发展领域,加快发展储能,探索发展植物能源。第四,探索电力体制改革。把握能源系统发展趋势,新型电力系统的重点在需求侧,必须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充分调动需求侧的积极性。第五,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

根据吴吟提供的数据,按照20%的屋顶面积、2%的戈壁和荒漠地区面积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估算,中国太阳能可利用量约22亿千瓦。另据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数据,中国水力资源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为6.9亿千瓦;陆地风能技术可开发量为25.71亿千瓦;海洋能近海蕴藏量约14.95亿千瓦。

此外,当前中国光伏和风电发展走在世界前列,电池和电动车发展亦是世界领先。吴吟表示,这意味着相关产业可以支撑可再生资源发展,支撑中国把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十四五”是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5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总规划师严秉忠表示,能源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可再生能源是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先锋队,也将是未来发展的主力军。

严秉忠表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既要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还要在碳达峰后以远少于发达国家的时间实现碳中和,必须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内实现能源转型的“先立后破”,“十四五”是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关键5年。

严秉忠表示,“十四五”可再生资源发展任务是很重的,要从四方面着手推进。一是区域布局优化发展,二是重大基地支撑发展,三是示范工程引领发展,四是行动计划落实发展。要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加快建设新疆、黄河上游、河西走廊、黄河几字湾、冀北、松辽、黄河下游绿色能源廊道等7大陆上新能源基地,依托西南水电基地调节能力和外送通道,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开发建设,重点建设山东、长三角、福建、广东、广西北部湾等海上风电基地集群等。加大研发力度,推动创新技术发展。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有助于提升中国能源安全,建议可从四个方面努力。

第一,大力发展光伏。高纪凡称,过去20年,光伏发电技术发展迅速,发电成本降到原来的二十分之一。在未来数十年内,光伏发电成本还会持续下降,价格低廉、供应重组的光伏发电,将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第二,大力发展储能和电动车。高纪凡表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必须加速发展,尤其是新型储能系统。随着规模扩大成本下降,新型储能在发电、电网、用户侧都能安装,可有效保证新能源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大力发展电动车,既可大幅节省石油进口,也可通过电动车给与电网充电稳定电网安全。

第三,加快发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建设。高纪凡指出,中国能源资源分布极其不均衡,西部、北部风光资源丰富但负荷不足,东部、南部能源需求量大但资源不够,特高压输电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难题,横跨数千公里将清洁能源输送到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这对于保障中国能源供应安全意义重大。

第四,推动能源数字化。高纪凡认为,能源数字化可把太阳能、储能等电力能源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相结合,构建一个更加高效、智能的能源体系。能源数字化是能源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使用现代技术改造的能源体系将更加安全、可靠。

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制造大国,也是风电制造产业大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的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将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程晖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