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宁阳:砥砺前行描绘“大强富美安”新蓝图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桑蕊、李晓君、宁尚敏、记者尹明波报道 去年以来,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省政府公布的“2021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中列“高质量发展进步县”。今年一季度,宁阳县实现社会生产总值66.21亿元、增长5.2%,增幅列全市第三位;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7.83亿元、增长1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两项指标增幅均列全市第一位。今年1—4月份,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9亿元、增长16.21%,其中,税收收入5.64亿元、增长17.84%,增幅均列全市第一位。
宁阳县城市建设美景。供图:宁阳县委宣传部
日前,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伴随着全省吹响“走在前、开新局”的奋进号角,宁阳人闻声而动,踏上征程,向着建设“大强富美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宁阳进发:“大”,就是进一步把经济总量做大、产业规模做大,特别是把规上工业做大,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五年翻番;“强”,就是建设工业强县、农业强县、交通强县,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建设;“富”,就是人民富、企业富、财政富;“美”,就是生态环境美、社会风尚美、人民心灵美;“安”,就是全域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强化产业链韧性,打造企业“成长雁阵”
5月21日,泰安市举行高端化工产业链线上招商签约会,宁阳卓泰油脂精制工业齿轮油项目、高端阻燃剂系列产品项目“云签约”;4月25日,宁阳县举行二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云签约”德诺森高端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项目等28个项目;4月8日,投资4.24亿元的恒通汽车报废机动车拆解厂项目“云签约”东庄镇;3月29日,亚荣生物与贵州圣济堂医药“云签约”……
面对新一轮疫情冲击,宁阳县开拓“云洽谈”“云签约”工作新路径,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树立“产业宁阳”意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培植高端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实行产业链链长负责制,组建产业链专班,绘制产业招商链图谱。成立招商投资公司,实行“招商+投资”市场化运作模式,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助推、产业生态运营”综合性国有招商引资投资主体。今年以来,累计签约项目64个,总投资191.4亿元。
“真金白银支持,提供‘保姆式’服务,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做到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宁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灿玉介绍说,该县出台《关于加快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县的意见》,从项目招引、项目建设、产业培强等11个方面对项目(企业)进行真金白银的扶持激励。
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龙头,宁阳县以现有企业培植为有效抓手,实施企业梯次培植“520”行动,主动帮助企业策划技改扩规、延链补链项目,着力培育打造一批产业链核心企业,力争5年内培育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建立“县级干部+机关干部”包保制度,27名县级干部带头包保企业、项目,68名机关干部兼任企业党组织副书记、副总经理,组建要素保障工作专班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打造“流程最简、时限最短、方式最优、费用最少”的政务服务品牌。
整体谋划、错位发展,立足园区打造经济建设主战场,今年该县还组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建“三区四园”发展新格局,推动产业向园区集聚,打造企业“成长雁阵”。一季度,该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7.83亿元、增长1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两项指标增幅均列泰安市第一位;152家规上工业企业产销两旺,1—4月份,实现营业收入95亿元。
风景秀丽崇德向善,渐成宁阳生动写照
一个个街头公园,如雨后春笋,扮靓城市;一条条整洁的道路,纵横交错,贯通南北;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映照万家灯火……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齐头并进,宁阳大地正不断书写着城市蝶变的辉煌。
“家门口有了球场,还能领着孩子在公园散步。”在金阳大街与杏岗路交叉口绿地,正在健身的市民王先生说。
走在宁阳街头,颜值“爆棚”的街头公园让人赏心悦目。宁阳县把城市“金边银角”商业价值让利于民,打造成为开放性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实现小公园500米半径全覆盖。公园建设了篮球场、足球场、文明书吧等,打造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景观。近年来,该县先后建成党章公园、文园、蟋都公园等街角公园,目前城区有街头绿地28处,建成区绿地面积85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4.34平方米。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宁阳县坚持“面子”“里子”并重,绿化、美化、亮化、文化一体推进。今年重点推进5大类60个城建项目,加快实施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城市水系连通、重点片区改造、道路综合整治提升以及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等工程,打造“16纵11横”的城区路网,加快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城市。
扮靓城市的不仅是人居环境的提升,更有人人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文明乡风。八仙桥街道青川围子村以“三榜”治村,“孝德榜”“品德榜”“业绩榜”不仅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更走进了群众心里。嘉禾园小区则以“人文嘉禾·家风习习”为主题,设置“家风传承”“邻里和谐”“孝亲敬老”楼道示范点,整合网格党支部、小区物业、驻地单位等力量打造“红色服务体系”,形成党员示范引领、群众协同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好家风支撑起社会好风气,吸引群众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积极参与和谐社区、美丽乡村等建设。”宁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军说。宁阳县把家风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发挥其涵养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德治作用,让“自治”与“德治”结合,以家风之美促社会风气的文明和谐。
不仅如此,宁阳县还实施了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气化、信息化“新七化”建设,今年重点在净化、绿化上下功夫,开展了清理路域环境、清理黑臭水体、清理村内外垃圾、清理坑塘沟渠垃圾“四清”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改善农村环境。
民生改善创新,晒出群众“幸福账单”
“15元标准,4个红烧狮子头、西红柿炒鸡蛋,主食是米饭。”一大清早,泰安凌云集团开元养老总经理尚国华乘坐第七路送餐车,打电话给准备接餐的护工介绍本周的助餐。
据介绍,以往该县有3000多名照护员,每月照料补贴182元,大多是兼职,基本都是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亲戚、本家,分散的补贴资金不利于特困人员得到及时、高效、专业的照护服务。宁阳县聚焦县内3600多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推行“幸福来敲门”分散供养照护套餐,把“供养清单”变为特困群众的“幸福账单”
“恪守‘一枝一叶总关情’为民情怀,每年确定一批重要民生事项,把人民群众期盼的事、认可的事、受惠的事办成办好,让发展成果更有民生含量。”宁阳县委书记王立军说,宁阳县不断加强民生改善创新,今年确定了为民要办的11件重要民生事项,积极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2021年底,宁阳县启动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机制,按照每人每年10元的标准,县财政出资890多万元为宁阳籍和非宁阳籍在宁阳工作的人购买大病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目前已为75名群众落实保险赔付资金143.3万元。实施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将低保、特困等特殊群体救助标准提高8%以上。
“为照顾我们这些外地员工,县里专门建设了公寓,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周边有食堂、超市,上下班有班车,没有生活顾虑我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刚搬进蓝领公寓居住的职工张广波点赞说。
给产业工人一个温暖的家,宁阳县实施人才住房保障工程,建设人才之家公寓,以用户思维、周到服务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安居环境。充分发挥活力双创园等创业平台作用,落实免费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鼓励扶持创新创业,对需招工的企业靠上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立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宁阳县推进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完成江山实验学校和县第一小学迁建等项目,实施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设施改造提升、体育健身器材更新等工程;规划建设全民健身中心,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县乡公益性绿色殡葬设施;推进县中医院迁建暨医养中心等项目建设,高标准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健康宁阳”。
宁阳县街头绿地之党章公园。供图:宁阳县委宣传部
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泰安代表团分组讨论时,王立军直言,宁阳县将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重点任务,全力攻坚克难,努力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跨越发展、奋勇争先,奋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设立改革创新奖、攻坚克难奖,不定期评选不担当不作为单位和个人,树立担当者光荣、实干者实惠的鲜明导向,锻造一支‘廉正实勤勇’新时代干部队伍!”王立军表示,站在新起点,宁阳县将不断推进党员干部思想再解放、标准再提高、节奏再加快、作风再务实,一起书写宁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
“大强富美安”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宁阳,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