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促会研究院报告:聚焦新型实体企业助力“六稳”“六保”工作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潘晓娟报道 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大背景下,新型实体企业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属性、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在助力经济稳增长、社会稳运行,促进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月19日,中国贸促会研究院举办“新型实体企业助力六稳六保工作”线上座谈会,来自业内相关专家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新型实体企业在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座谈会由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研究员主持。
座谈会上,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周晋竹发布了《新型实体企业助力六稳六保工作研究报告》。新型实体企业对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型实体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发展阶段下实体企业的高阶形式,能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是落实“六稳“”六保”工作的重要载体。二是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大背景下,新型实体企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是促进社会稳定运行、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发展的关键抓手。
报告显示,新型实体企业在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发挥实体属性稳就业、保就业,是稳定就业的生力军。赵萍表示,2022年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全年要实现新增就业1100万人的目标。而新型实体企业因其具有巨大的实体规模产生了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还通过带动供应链高效运转,帮助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市场拓展困难,促进中小企业发挥吸纳就业主力军的作用,更可借助数字技术和供应链优势,打通产供销环节,提升市场主体生命力,扩大就业规模。
二是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保市场主体,是中小企业的增效剂。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子商务首席专家李鸣涛研究员表示,新型实体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吸纳众多中小企业加入自身生态体系,并以强大的技术、资本以及服务模式赋能中小企业,激发其内生动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晖介绍,截至目前京东企业购已服务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超过2.7万家,在全国4万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占到整体近70%。
三是以新型基础设施保基本民生,是民生保障的先遣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所前所长任兴洲研究员表示,新型实体企业基于扎实的新型基础设施、高效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创新的技术服务能力形成完善的商贸流通网络,能够有效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同时,还能依靠技术研发以及柔性供应链等优势,助力疫情防控。如美团闪购联合北京市内近2万家商超百货等各类商家,增加5成运力储备,20天累计完成超610万个民生物资订单;上海本轮疫情期间,京东在上海建成1600多个无接触社区保供站,并通过“跨区代产”的形式,累计为上海运送包括米面粮油、药品、母婴用品等在内物资超过8万吨。
四是全链条协同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是高效生产和供应的关键环节。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秘书长张健分析认为,新型实体企业不仅是创新企业,更是创新链和产业链联动发展的企业,通过大量技术成果、数据资源的积累和应用使其对于产业链和供应链有着高渗透和强整合能力,能够推动高效生产和供给稳定。赛迪集团高级副总经理贾映辉表示,新型实体企业通过“数实融合”带动产业行业企业降本增效增值,有助于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解决“芯片之殇”“软件之痛”“生态之困”等棘手难题,进而有效降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风险。
五是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保基层运转,是基层高效运转的服务商。只有基层有效运转,才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新型实体企业通过数字技术、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建设“数据+应用”基层集成管理平台,构建“互联网+”基层治理智能应用体系,为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精准化奠定数据和平台基础。
六是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助力稳投资,是投资恢复的加速器。赵萍表示,前4个月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7个百分点。新型实体企业多布局于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能够利用海量数据和数字技术,通过产业融合与要素协同,激发产业链价值链的分解、重构和功能升级,引发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以及商业模式的变革,促进细分领域产业化,增加新的产业投资机会。还能通过开放服务和技术外溢,加快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在传统产业中创造出新的投资需求。
七是全球布局有利于稳外贸,是外贸增长的助推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蓝庆新教授表示,面临趋于复杂的疫情和国际形势,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仍然同比增长7.9%,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同比增加4.7%,我国外贸韧性较强,其中新型实体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一是建网络,新型实体企业依托全球布局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网络能够保持较有韧性的跨境订单交付能力;二是搭平台,搭建外贸供需对接和服务平台,推动供需两端高效协同,激发消费品进口潜力、助力出口产品质量结构优化;三是延链条,以数字化赋能跨境物流经营管理,并不断创新跨境电商、海外仓等贸易新业态,为外贸降本增效。
与会专家分析认为,新型实体企业助力“六稳”“六保”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一是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新型实体企业稳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二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现代商贸流通网络尚不完善,新型实体企业发挥“以实助实”作用不充分。三是我国基础研究人才、复合型人才队伍仍存在缺口,不利于新型实体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四是逐渐完善的监管环境下,新型实体企业需要在有序发展与高效发展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为促进新型实体企业在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报告认为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着手:
第一,加快培育新型实体企业,壮大新型实体企业规模。立足新格局,引领新型实体企业发展方向,强化引导支持,加快各行业领域龙头新型实体企业培育,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生态,创造新型实体企业发展条件,积极营造支持新型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氛围,坚定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鼓励企业创新,提升新型实体企业服务新格局能力。
第二,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完善现代化商贸流通网络。加快建设高效协同的新型基础设施,完善智能高效的产业数字化基础设施、打造协同便捷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构建普惠便民的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加快健全现代化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培育国际化商贸流通企业,支持商贸物流设施改造升级,优化商贸流通网络节点分布。
第三,加快壮大科技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队伍。努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培育大量善于跨界整合的高端人才,加快推进面向数字经济的基础学科建设,注重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综合性人才,为专业人才跨界跨业转型提供条件支持。
第四,加快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统筹数据开发利用、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在金融、卫生健康、物流等重点领域探索以数据为核心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商业数据流通、跨区域数据互联、政企数据融合应用。优化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监管方式,重点考虑不同类型平台企业的实体属性,建立平台分类分级标准,实现因企施策、精准监管。
责任编辑: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