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大连自贸片区开启社会共治新路径

2022-05-19 12:16 中国发展网 施文郁

摘要:下一步,自贸片区将完善信用监管,综合运用企业信息公示、信用承诺、“双随机、一公开”、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用修复等多种举措,为协同监管新模式做好支撑和保障。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大数据和“互联网+”监管,加快构建权责明确、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简约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大连自贸片区推出“信用监管+社会监督”协同监管新模式,推动实现事中事后监管“监管部门定标准、经营企业作承诺、社会力量共监督、诚实守信享激励”的社会共治、协同监管新格局。这一新模式,对于构建以市场主体自律为基础,信用监管为核心,协同监管、社会共治、风险防控为重点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尝试,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

协同监管新模式以示范创建的方式进行首轮试点,市场监管部门在筛选市场主体基本信息,市场主体动态信息和市场主体监管信息的基础上,选取餐饮单位、汽车4S店、家居市场等群众关注度较高、易发生消费纠纷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参与示范创建活动。同时,制定监管、公示、社会监督及信用评价标准。

以行业特点为导向整合法律法规各项要求,秉持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准则,设定行政检查信息清单,市场主体对照行政检查清单,针对所属行业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特殊标准拟定承诺书,涵盖行业通用事项和企业特色事项,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以公示版形式向社会公示。

为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协同监管新模式调动社会大众、内部员工、消费者、新闻媒体等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核查结果将做为对市场主体进行动态信用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结果将适时向社会公示。

对守承诺、评价高的市场主体实施守信正向激励,提升信用等级,不再列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名单,重点行业企业降低日常检查频率。同时,协助守信企业远程开具无违规证明、示范企业证明等材料,为相应市场主体在招投标、行政许可、竞争荣誉称号等领域进行增信支撑。

通过协同监管工作的推进,实现刚性监管向柔性监管转变根据“承诺即监管”、“公示即监管”原则,鼓励市场主体加强自律,使市场活而有序,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实现单一监管向社会共治转变政府在实施监管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命令和控制,而是在市场运行环节,通过公众参与进行精准监管和科学决策,显著提升了监管效能。实现被动迎检向主动自律转变协同监管新模式在前端选择信用良好的市场主体,更注重信用的正向激励作用,让守信者尽享改革便利和信用积累的红利,促使市场主体建立信用积累意识,信守承诺、更加积极的践行行业自律。

下一步,自贸片区将完善信用监管,综合运用企业信息公示、信用承诺、“双随机、一公开”、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用修复等多种举措,为协同监管新模式做好支撑和保障。完善制度机制,做到公示内容客观、准确、适当,程序严谨、规范、高效,相关主体权利、义务、责任明确。完善精准监管,利用公示数据分析功能,精准聚焦辖区内高频度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对违法行为的感知、预测、防范能力,合理确定重点监督检查的事项和频次,着力提高监管执法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