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壶流河畔写华章

2022-04-12 14:1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2021年立冬前的一场大雪,像是给晋北的田野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在广灵县蕉山乡西崖头村,虽然村边的河水已经结冰,但沿河而建的水上廊桥依然能让你感觉到“塞外水乡”令人心旷神怡的独特魅力。很难想象,这样优美的风景地,一年前还是蚊蝇漫天飞、气味难闻的“臭水沟”。

 广灵县在农博会上展出的特色农产品。大同市乡村振兴局/供图

广灵县在农博会上展出的特色农产品。大同市乡村振兴局/供图

中国发展网讯 乡村振兴正当时,塞外处处奏凯歌。近年来,每当进入5月,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的壶流河湿地,就成了鸟类的天堂,更被摄影爱好者视为理想的取景目的地。而就在几年前,享有“塞北小江南”美誉的广灵县水神堂景区,还一度泉眼干枯、水位下降,也导致壶流河几近断流。短短几年间,该县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修复壶流河湿地8000多亩,新修鸟岛27座、人工湖9个,栽植各类乔木、花卉500多亩,沿河18个行政村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水乡风情生态村。

基础设施大补课

崖头涧西当样板

2021年立冬前的一场大雪,像是给晋北的田野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在广灵县蕉山乡西崖头村,虽然村边的河水已经结冰,但沿河而建的水上廊桥依然能让你感觉到“塞外水乡”令人心旷神怡的独特魅力。很难想象,这样优美的风景地,一年前还是蚊蝇漫天飞、气味难闻的“臭水沟”。能有如此巨大改变,得益于该县实施的“乡村提升工程”。

在这个村,干净整齐的主街上没有一丁点冰雪,路面黑黝黝的,在阳光照射下,显得分外干净整洁;临街房屋的外墙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等宣传标语,以及“卫生整治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等宣传横幅,美观大方,十分醒目。

致力打造湿地生态旅游村庄,西崖头村先后实施了河道改造,修建了全县唯一一个水景舞台,还建成了木栈道、围栏、观景台阶等配套设施;对主街道进行改造硬化,铺设了沥青路面,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自来水做到了全部入户;修建景观人行桥2座、公厕2座;实施煤改电217户、旱厕改造141座,均实现了常住人口的全覆盖;新建污水管网2130米,配建污水处理设备1套、安装小化粪池23套。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960元。“西崖头村现在是我们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示范村,我们要在改善村民人居环境的同时,也让咱老百姓吃上‘旅游饭’。”蕉山乡党委书记傅锦魁说。

离广灵县城北7公里,有一条木槽涧河,河西有个涧西村,原来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小山村。经过县、乡、村3级共同努力,该村以每亩每年560元的价格,2018年与北京荞缘实业公司签订为期5年的土地流转合同,共流转1365亩,占全村土地面积94%,主要用于种植药用花卉和发展后期延伸产业,全村114户平均年可获租金6386元。此外,村集体申请财政扶贫资金300多万元,先后投入到县带丰农牧有限公司和神水豆业有限公司,用于蔬菜大棚和猪场建设、购买豆制品专用冷藏车及回购54栋菇菜大棚,全部作为村集体资产。常驻村里的100余位村民,从春种到秋收,在荞缘公司打打零工,其余的村民或在村里当保洁员或在村集体经营的扶贫爱心超市、旭隆古灯“扶贫车间”、制陶体验区、农家乐等实体务工,基本走上了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就业又增收的良性循环之路。

立足于让老百姓过上更加体面、更有尊严的生活,面对农民住房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交通水利建设滞后、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实际,广灵县按照典型示范、分类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举全县之力实施了“乡村提升工程”和“农村安居工程”,成功打造出以“古堡涧西”“山水白羊”“田园百疃”等为代表的30个市级乡村提升示范村。

去年以来,这个县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谋划总投资4.12亿元的乡村振兴项目84个;累计投入资金690万元,清理垃圾1.3万吨;投入1.81亿元,提质改造农村公路、旅游公路470公里;在8个村新建农村垃圾转运站8座,同步完成农村改厕1333座;筹资7900万元,启动实施了下白羊村、木厂村2个特色新村打造工程;对129个村和9个社区的“一约四会”进行重新规范;投资850万元建成高标准的县级党群服务中心,与红岭云公司合作实施智慧党建项目,党务、社保、医疗、住房、教育等18项便民服务,实现了“足不出村”“一网通办”;与市三医院、五医院合作建立医联体;实施南村中心敬老院改扩建项目,为158名特困群众、111名孤儿和181名残疾人发放了救助补贴;推动实施冯庄至罗疃公路改造工程和“罗加线”电网建设工程,文明创建和善治乡村建设不断得到深化。

党建引领强堡垒

榜样力量促争先

2021年3月16日和11月24日,中共大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崔巍,两次走进广灵县南村镇,分别就党史学习教育、基层党组织与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和基层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崔巍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紧紧围绕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推动力量下沉、管理下沉、服务下沉;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发力重点,发挥好党群综合服务窗口作用,建立“台账”管理、为民服务制度,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榆沟村原雁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小组成立地纪念碑和旧址纪念馆,崔巍边参观边听取有关介绍,缅怀革命先烈,追忆光辉历程。崔巍强调,榆沟村党小组成立到今天,已经85年,这是我们学党史、悟思想的鲜活史志,一定要进一步修缮好有关设施,整理好历史资料,充分发挥好这一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在身临其境中补钙铸魂,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之力。要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之力,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水平,以党建为引领,立足发展蹚新路、心系群众办实事,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实现“十四五”开新局。

近年来,广灵县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积极寻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结合点,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带领群众、推动经济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壮大建强人才队伍,培育发展乡村产业,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

全覆盖配强“带头人”。2020年10月,广灵县被确定为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试点县。此后,该县坚持把好标准关、程序关、培训关、履职关,对标对表上级部门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要求,严格选人标准,实现了“一降一升”“一肩挑”目标要求:一是结构明显优化,年龄明显下降,主干平均年龄45.9岁,比上届降低6.3岁,且每个村都配备了1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二是学历全面提升,主干学历均为大专或在读大专以上学历,其他“两委”干部学历均为中专(高中)或在读中专以上学历;三是“一肩挑”比例全面提升,换届后,全县138个村(社区)“一肩挑”达117人,占比84.8%,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32人,非下派的106个村全部实现“一肩挑”。村“两委”班子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

全覆盖建好“预备队”。加强村干部后备力量储备培养,2017年以来累计为全县129个村9个社区配备工作人员186名、“网格员”72名,充实村级工作力量,提高村级服务水平;招聘32名大学毕业生到村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充实基层治理骨干力量;从全县大中专毕业生、外地返乡人才、合作社负责人、优秀带富人才等群体中通过群众评议、村级推荐、乡镇复核、县级审定等一系列程序,优选427人充实进入全县“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库”,将群众认可的8名无职优秀党员列为村“两委”后备干部,为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信得过、发展潜力大的村干部后备队伍打下坚实基础。

全覆盖打造“生力军”。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广灵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着眼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坚持“选硬人、硬选人”,始终把选优派强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从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热爱农村、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派177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把“最能打仗的人、基层最需要的人”放到乡村振兴一线,着力打造推进事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选派乡镇工作队4支、村级工作队49支、其中省派9支、市派19支、县派21支。

同心合力拔“穷根”

产业振兴捷报传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广灵县以“大同好粮”为引领,积极做精“传统产业”、做靓“生态产业”、做大“光伏产业”、做优“旅游产业”、做强“电商产业”、做实“消费扶贫”,打造出“广灵巧娘”“广灵豆品”“壶流文旅”等一大批广字号“金字招牌”,同时,确立了“稳定粮产,提升菌菇,主攻加工,壮大畜禽”的总体思路,先后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97亿元,着力建设高端产业集群,被确定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国家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走出一条品牌化、规模化、市场化的产业振兴之路,为乡村振兴做了扎实的夯基工作。

该县以斗山杏仁协会为纽带,整合仁用杏种植、加工、销售等资源,建成5000亩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仁用杏基地,扶持维多美食品有限公司、白老大食品有限公司2家龙头加工企业,凭借优良的产品品质和市场信誉,投入530万元,利用高速路户外广告、电视媒体、门头招牌等和全国6000多家门店终端进行推广宣传,特别取得了山西东方航空、山西高铁配餐供应资格,市场知名度不断扩大,销路不断拓宽。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县委、县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合作,特别在山西农大王保民、丁改秀两位研究员长期蹲点帮扶下,在高标准仁用杏种植和加工基地建设上取得卓越成果,还建起了“斗山杏仁”溯源系统,使其成为该县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载体,带动560户困难户实现稳定脱贫,人均年增收5700余元。在斗山杏仁影响和辐射下,广灵县的仁用杏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盛果期仁用杏树达3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20%,年产优质杏核3500吨,推动仁用杏种植加工产业成为该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2017年,广灵县东方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新三板”上市,成为当时全省国定贫困县中第一家上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018年10月,“东方亮”小米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广告屏幕”亮相,并打出“西方不亮东方亮”的广告,成功进入北美市场。

“小米锅巴好!小米锅巴赞!”在2018年第四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新闻发布会上,著名影星成龙为广灵小米锅巴做代言。“东方亮”小米是山西省及大同市区域公用品牌“山西小米”“大同好粮”的典型代表,但耕作原始、产量低、销售渠道窄、经营理念保守,守着昔日“贡品御米”却卖不出好价格。该县先后出台财政补贴与最低价格收购措施,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建立校(院)县合作关系,提升谷子种植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并鼓励以“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经营模式扩大种植面积,同时,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引导企业发展小米深加工产品。

当前,全国香菇产业正在进行“南菇北移”和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南方香菇主产区盛产期在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广灵的产菇期则在5月至10月,属于夏菇,因为错季生产,货少,价高,畅销,效益好。广灵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县域特色产业予以大力扶持,与山西省农科院签订院县共建协议,确定首先围绕广灵食用菌产业发展,进行资金、人才、技术等全方位合作。省农科院派出专家石建森常驻广灵县,提供食用菌种植技术服务。2018年底,作疃乡青山庄园大棚内开始人工试种,在石建森全程指导下,第二年4月获得成功,亩产鲜品突破500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

“菌中之王”羊肚菌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格昂贵的食用菌。在大同大学炭材料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广灵县养丽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在大棚内人工种植的羊肚菌鲜菇,于2019年1月上旬完成播种,并布设温湿度监控系统,进行精心管理,70天后上市,每亩产量为400公斤左右,产值达6万元以上。

该县还大力扶持以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和研发为主营业务的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北野菌业公司,建设食用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目前已建成3个分园区,包括1条菌种生产线、1条菌包生产线、3条产品加工生产线、15座保鲜冷库和550栋出菇大棚,并通过注入政策扶持资金6000万元、财政扶贫资产收益资金5000万元和农户小额贷款(入股)5000万元,以及企业自筹资金8700万元,新建了1000栋双拱立体菇棚和年产5万吨食用菌菌包生产线,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16亿元,实现利润5500万元,直接带动种菇农户2000人脱贫致富,间接带动8000多名脱贫人口受益。

一株忘忧草,万户乐眉梢。广灵县种植黄花菜历史悠久,因特殊的地理及气候等因素,其所产黄花菜条形大、色泽黄、味道醇,为天然绿色食品。201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抓住大同市出台10条扶持政策、扶持黄花产业大发展的政策机遇,制定了《万亩黄花种植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决定除市财政投入外,县财政连续3年对全县新栽黄花种植户再给予每亩900元补贴。作疃乡是传统黄花大乡,在市县产业扶持政策调动下,2018年以“村委会+公司+农户”模式,发展黄花种植1981.9亩。2019年,为给移民搬迁户脱贫后增加稳定收入,该县又把黄花作为斗泉、梁庄、望狐、南村4个乡镇5237名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的后续发展产业,使用产业扶持资金,采用每人租地一亩种植黄花的“飞地”种植方式,配套组建了4个公司,新栽黄花6974.8亩。壶泉镇依托张庄、沙岭、文兴、榆林堡4个村传统上有种植黄花的习惯,鼓励种植大户在黄花地套种葫芦、红芸豆等低杆作物,面积达3000亩。其中,距县城西南4公里的张庄村,主要种植以黄花为主的蔬菜,每亩产量300~400斤,人均收入5383元。当年,全县新增黄花面积1万余亩。目前,广灵县黄花种植已达两万余亩。

立足于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该县通过龙头企业“带”、乡村集体“办”、致富能人“创”等方式,全面打造“扶贫车间”,投资1.16亿元建成扶贫手工业园区,为109家“扶贫车间”授牌,发放“扶贫车间”补贴161.14万元,特别是以“广灵巧娘”为代表的居家经济、炕头经济,带动全县2400多名农村贫困妇女实现了就业增收。壶泉镇聚和村女子席雅琴,再也不用千里迢迢去外地打工了。

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11月29日,广灵县在在大同市举行“广珍品”“广域灵工”区域公共品牌发布仪式暨农特产品推介活动,并分别为首批使用“广“广域灵工”品牌的山西立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灵县为全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广灵县维多美食品有限公司、广灵县青源醋业有限公司、山西跃达米业有限公司和广灵县多堂剪纸文化产业园区有限公司、广灵县巧娘宫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广灵县旭隆工艺品制作有限公司、山西鸿棉制衣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授牌。

广灵县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出资600万元,由西宜兴村委会出地,共同建设了一幢占地3亩、容量1.1万吨的代储玉米库,为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加工、代烘干、代储存、代销售“五代”服务,正式运营后,预计每年可创造效益120余万元,前13年每年给村委会分红2000元,14年后每年给村委会分红8000元,同时,还可变农闲为农忙,为村民提供打脱玉米运输、标包、上下车、出入库等岗位,带动村民打工增收36余万元。

成立于2019年5月的广灵县润德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农产品科研、加工、销售的民营企业,拥有6000吨手工水饺生产线和年产300吨调理食品生产线各一条,主要产品有速冻水饺、调理食品、肉串、小米等。该公司常年为周边群众提供多种灵活的工作岗位,聘用固定员工35人、季节性员工50人,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该公司属下的广灵县谷穗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用新科技实现杂粮功能化,年产7200吨粳小米,主要销往北京、天津等地,近期又与江苏硒谷科技建立了合作关系,计划用3年时间,改造1万亩富硒小米农田,引导当地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发展,并为周边种植户提供科学的杂粮功能化种植技术,收购周边农户的优质粮,帮助农民增收5~6倍。

位于壶泉镇翟瞳村南、占地28亩的广灵县同羊农牧有限公司,先后投资320余万元,建有羊舍2200平方米、青贮窖1300立方米、干草棚840平方米,配备TRM饲料搅拌机2台和青贮收割机、青贮取草机、喂料机1台清粪机各一台,目前存栏肉羊1100只,其中基础母羊400多只、羔羊300多只,杜泊和萨福克优种种公羊4只、后备母羊200多只,广灵大尾羊基础母羊160多只、种公羊8只,2017年冬又承担了山西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广灵大尾羊保种场任务,实现了种养结合、全舍饲自繁自养模式的转变。经过20多年发展,这家公司先后被确定为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山西农业大学“养羊技术实验示范羊场”、大同市舍饲养羊“5项技术”实验示范羊场,技术示范、实践效应、带贫益贫效果十分显著,2020年纯收入30万元。

广灵县万荣农牧公司主要从事标准化种植和畜禽养殖,旗下养殖场占地1万余平方米,建有标准化驴舍、医务室、饲料车间及其他配套设施8000平方米,2020年新建5000平方米新型驴舍和1000平方米贮草棚及种驴繁育场、肉驴扩繁场、加工车间、真空包装间、驴皮阿胶生产加工间、料库等,是一家集科研繁育、生态养殖及深加工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也是目前我国4大优种之一——广灵画眉驴存栏数量最大、品种最多的“养殖龙头示范企业”。公司成立以来,采用“公司+基地建档立卡户+托管、代养”的模式,带动周边8村237户建档立卡户改种饲草1500亩,并通过集体管理、统一采购销售、群众参与、按户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模式为缺乏劳动力的脱困户代养画眉驴,引领广灵画眉驴产业健康发展。

广灵和她的儿女们,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王丑龙  刘娟娟

责任编辑:唐雅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