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泰山区吹响项目建设集结号,一季度29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73.5亿元
摘要:做实民生保障,塑造高品质生活。继续办好十大民生实事,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优化社会服务供给,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守牢发展底线,让群众更顺心、更暖心、更舒心、更放心。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温永泉、付刚、记者高杨报道 这个春天,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集中开工建设29个项目、总投资173.5亿元,吹响了项目建设集结号,按下了全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键。
“我们的现代化强区建设步履始终铿锵有力”。泰山区委书记张培峰介绍,全年保持起步就要冲刺、开局就要决战的奋斗姿态,坚持 " 实干 " 当头、" 创新 " 为先,以创新巩固比较优势、激发动力活力,突出抓好 “项目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优化环境、共同富裕”6 项重点任务,用好 “改革创新、依法治区、数字赋能、考核奖惩”4 项举措,守好 “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社会稳定、风险防范”5 条底线,推动各项工作当标杆、作表率,奋力打造首善之区。
做优产业链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龙头带动、骨干支撑,加速数字赋能、加快制造“智”变、加紧扩量提质,推行“链长制”,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产业规模效益双提升。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突出打造纺织服装、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及酒类酿造3条制造业产业链;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仓储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培育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业态;立足巩固数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大力发展“外向型、总部、休闲都市、集群、品牌”特色农业;主动对接东部新城、科创大走廊规划建设,布局驻济高校机构科研转化基地、省属企业制造业转移基地。
做活改革创新,凝聚增强发展动力。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畅通经济社会发展微循环,激发经济发展强大内生动力。扎实推进经济体制、民生事业、社会治理、流程再造等关键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一网通办”全要素,加快畅通“一事联办”全流程,打造“泰善服务·泰好办”审批服务品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年内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及研发机构达到74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0家,争创国家科普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
做强项目建设,夯实筑牢发展支撑。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开展“大项目建设提升年”活动,形成更多工程量、实物量、投资量。聚焦新型工业化、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8大领域,储备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的重点项目;落实“分管领导定项目、区级领导包项目、一把手抓项目”推进机制,全力推动“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推进土地“双清”、连片开发、环评安评、银企对接;多管齐下抓招商,打造泰山招商服务云平台,用好“招商云地图”,提升招商服务环境。
做靓城乡品质,打造幸福美丽家园。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塑造城乡协调发展新形象。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打造“一站一品”社区特色品牌;做好济枣高铁等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加快推进双龙路、青年路中段、谢过城大街、明堂路等市政道路升级工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提质。
做细生态治理,坚决守护绿水青山。持续加强污染治理,着力打造空气常新、绿水长流、青山常在的生态环境。下好生态建设“一盘棋”,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绘就生态环境“一幅画”,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固危废问题专项整治、水污染防治;织牢生态监管“一张网”,推进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湖长制,利用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智慧监管系统,提升数字化监管能力和水平。
做实民生保障,塑造高品质生活。继续办好十大民生实事,用政府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优化社会服务供给,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守牢发展底线,让群众更顺心、更暖心、更舒心、更放心。
责任编辑:唐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