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萍乡:数字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摘要:沪昆铁路在星群社区辖区约3公里,由于在城区,铁路沿线居住了较多居民。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行,星群社区社会治理综合体为铁路沿线安装了具有监控和喊话双重功能的AI云广播,对铁路实行24小时巡护。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李小涛 徐文 陈丽 记者华斌报道 建设全程可视化、可溯源制种基地,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建立网络“中介服务超市”,开创不见面“网上竞标会”;“雪亮工程”全域覆盖,为群众24小时站岗;推动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既降成本又增效率……近日,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数字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等领域。
近两年来,湘东区以江西省数字乡村试点县(市、区)为契机,围绕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乡村数字治理体系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应用。同时,在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基础上,结合区域综合“智”理、便民服务等,推进数字乡村全域覆盖。
数字赋能 新型政务服务“智”取“民心”
“办事像网购”“最多跑一次”“大数据先行”……电子政务日益成为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支撑。
前不久,随着“中介服务超市”开出湘东首单,标志着这套“不见面开标系统”在湘东区应用日趋成熟。
据了解,“中介服务超市”是由省级统建,按照“一个平台、全省公用、分级实施”原则,进行运营、服务和监管,实行平台支撑、事项管理、入驻服务、网上交易、投诉处理、信用监管等为一体的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和监管平台。
“‘中介服务超市’可实现用户注册、信息发布、网上竞价、网上中选等功能,可提供工程建设、审计、评估评价、检验检测、土地、环保、勘探等数十个行业领域的中介服务事项,目前,全省已有55家具有中介资质的企业入驻。”湘东区政务服务中心业务股股长朱邓冰介绍,企业进驻‘“中介服务超市”后,不仅拓展了业务渠道,而且所有流程在互联网完成,程序阳光透明,打破了行业垄断,让企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提升业务服务质量,业务员少了跑关系、拉关系的“包袱”。
湘东区交通运输局质监站便是“中介服务超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往我们寻找有资质的中介,一套流程走下来至少半个月,这套系统让我们3天就找到了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还为我们节省了48%的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经费。”湘东区交通运输局质监站站长欧阳梦周高兴地说。
“中介服务超市”是湘东区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的一个缩影,近两年来,该区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形成了以区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以乡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为主体,以村(社区)代办点为补充的区乡(镇、街)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体系。
湘东区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和服务“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据统计,已公布和实施“一次不跑”事项271项,“只跑一次”事项1119项,政务服务“一次不跑”和“只跑一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7.87%。
王斌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办税人员,对办事效率的提高颇有感触,“现在操作越来越便捷了,以前我们领发票,要带金税盘,过来领号排队,还要税管员签字。现在我直接可以在办公室进行申报,然后带上手机和身份证在这边机器上直接领,大大缩短了办税时间。”
数字赋能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陶瓷厂给人的印象是高能耗、高污染,江西华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湘东工业园较大的厂房之一,走进厂区,数据监控中心呈现眼前,一块巨大的屏幕布满整面墙。温度、用电、用气、排放等数据监测到每个生产环节。
“通过改造后,我们厂从生产到包装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线由原来的6条整改成4条,不仅能耗降低了,而且产量由原来日均7万平方米提升到日均11.5万平方米。”该公司设备部经理朱海燕说,全面升级改造之后的厂房,生产线实现了自动化,监控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实现了智能化,大气排放低于全国标准,废水更是实现了零排放。
“以前我们在这里上班都是手工劳动,我要把不同花色的瓷砖分配到不同的生产线上,一天下来非常累。现在厂房进行了智能升级,我在这里操作机器,轻松多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56岁的工人刘雪平感慨道。
除了工业,数字应用还在农业生产方面大有作为。在湘东区排上镇制种基地,稻田中一台不起眼的设备——智能监测物联网基站,却有着强大的功能。气象、虫害、土壤、图像……这些信息都能在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的大屏上实时监测。
“这套设备能实时采集农田数据,通过AI算法,智能预判气象、地质和虫情灾害,图像化、图表化的信息让农户一目了然,还可将历史数据、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引导农户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帮助农户精准种植,减少农作物经济损失,提高农作物产量。”排上镇北村村级党建宣传员肖利锋说。
数字赋能 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我们居住在这里越来越安心了,每天把摩托车放在家门口都不用担心。”安全感越来越高是老关镇三角池村村民何江的切身体会。
三角池村位于赣湘两省交界处,人员流动大,早些年,偷盗事件时有发生。“2018年下半年,我在外面跑货运,饲养在家里的10余只土鸡全部被偷。”何江说,自从安装了监控,村里面就再也没发生偷盗了。
随着湘东区农村社会治理综合体“雪亮工程”全面应用,高清摄像头覆盖了全区每一个重点路段、路口,以及学校、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
在三角池村综合体大屏可以看到,全村33个位置的摄像头画面一览无余,实现21个村民小组全覆盖,进出村、进出省往来人员全部可获知。
“现在,我们不仅为本村村民提供了安全保障,还可与湖南醴陵迅速应急。去年,湖南醴陵东富镇新莲村有村民丢失了3头牛,我们立即调取省界所有监控,配合当地村干部为失主寻找。”三角池村党总支副书记何海军说。
在峡山口街星群社区,综合体队员只需通过AI云广播即可完成对铁路沿线巡护。
沪昆铁路在星群社区辖区约3公里,由于在城区,铁路沿线居住了较多居民。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行,星群社区社会治理综合体为铁路沿线安装了具有监控和喊话双重功能的AI云广播,对铁路实行24小时巡护。
“队员们在监控大屏上盯着铁路沿线一举一动,发现有人翻越铁路,立即通过广播进行喊话,对于喊话不听者,随即喊话附近巡逻的队员进行现场劝阻。”综合体队员张万红如是说。
“数字乡村”开启了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一个数字平台实现信息互通,提高了乡村各项事务的办事效率,实现了乡村从“治理”到“智理”的转变。
据悉,下一步,湘东区将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乡村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唐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