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全力守护生态环境,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潘晓娟
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鑫在北京节能大厦召开媒体见面会。会上,宋鑫介绍了今年为全国两会准备的提案情况,并就中国节能2021年取得的成绩以及当前和“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和发展思路进行了分享。
宋鑫表示,进入新时代, 作为一家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中国节能坚持用红色基因打造生态环境保护央企铁军,积极发挥全产业链优势,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持续贡献中国节能力量。
国企改革进程加速 企业发展活力深度激发
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中国节能在坚决完成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聚焦重点难点攻坚突破,确保高质量完成全部改革任务,切实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效益。
三项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中的关键一环。为了扭住三项制度改革的“牛鼻子”,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节能在系统内532家子分公司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真正做到凭能力任职务,靠成绩定去留,同时按照用人需求与能力素质匹配原则建立进退出机制,基于业绩优化调整绩效考核机制,全面推行用工市场化。
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只是中国节能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缩影。宋鑫告诉记者,“2021年中国节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成率达93.26%,董事会应建尽建,外部董事占多数实现全覆盖,优于央企平均水平。”
“双碳”工作扎实推进 路线图施工图逐步明晰
自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以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在顶层设计和政策执行等层面都取得了积极成效。作为以节能环保为主业的央企,面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短、任务重的压力,中国节能该如何发力?
“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不遗余力地开展实施路径研究,更要与先行先试相结合,发挥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宋鑫介绍说,2021年,中国节能在大力开展全集团碳核查,摸清碳资产家底的基础上,经反复科学论证,编制发布了中国节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确定了“1+3+3”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提出了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企业自身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同时构建碳达峰碳中和事业部、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两级组织体系,积极参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顶层设计。
在“双碳”实践道路上,中国节能始终不断地进行积极探索,并主动将自身发展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紧密结合。截至目前,中国节能累计实施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项目超过4000个,企业主业发展和减排降碳实现了“双促进”,其中绿色电力装机容量达1443.6万千瓦,同比增长12.5%;发电量23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2%,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802.4万吨,节约标煤723万吨;处理固体废弃物2129.8万吨,同比增长46.2%,固废日处理能力达到10.4万吨,继续位居行业第一阵营;制水及处理污水32.3亿吨,同比增长82.6%,COD累计消减量45.8万吨,同比增长115%,持续为社会减排降碳作出积极贡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宋鑫透露,下一步中国节能将分三个阶段,从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和自身减排三大角度做出具体工作部署,构建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业务布局,持续迭代创新涉碳技术产品服务方案,积极引领中低排放型企业“双碳”行动,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 立体化守护生命共同体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从自然资源管理到生态环境修复,“系统治理”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新关键词。
然而,如何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类生态要素污染问题进行系统治理,是摆在地方政府、企业面前的一道新考题。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到底怎么干?中国节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湖北咸宁,针对当地饱受植被破坏、河湖水污染严重、矿山常年沙尘飞扬等污染之害,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甚至危及长江生态系统的现状。中国节能按照“中医整体观”的系统方法,通过打造“源头控污+系统截污+全面治污+生态修复”综合解决方案,为咸宁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进行一体化设计、系统性施工,确保一次修复到位。
从点状治污,到生态提升,如今的咸宁,放眼望去,草木茂盛,生机盎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
“不光是湖北咸宁,我们在沿长江的湖南衡阳、浙江湖州等地,开展环境诊断和污染治理过程中,也同样发现有水污染治理、岸线整治、山体修复、固废处置,甚至涉及居民搬迁等问题,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宋鑫介绍说,单一治理某一种污染,也只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必须统筹解决,才能彻底改变区域生态环境。因此,单一分散污染治理转变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已势在必行。
据了解,除了湖北咸宁,中国节能还在赤水河流域、四川合江、新疆塔里木河等多个地区因地制宜打造生态环境综合解决方案,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021年,中国节能所属中国地质实施的2个项目成功入围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和财政部三部委联合评选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十大示范工程,更加凸显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环境系统治理解决方案助力区域绿色发展之效。
宋鑫表示,通过这些试点城市的探索,中国节能已逐步形成了一批创新综合治理模式。下一步将按照“一城一策”“一域一策”的原则,在更多区域落地实施生态环境综合解决方案,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支撑,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强化主体平台作用 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作为中央企业,一直以来,中国节能在国家系列重大战略实施中积极发挥国家队、主力军、顶梁柱作用,持续担当作为,践行央企使命。
作为北京冬奥会绿色电力保障企业之一,中国节能全力保障冬奥会期间绿色电力,用无限“风”“光”点亮冬奥赛场。据统计,冬奥会期间,中国节能所属风电公司绿脑包风电场、太阳能公司怀来光伏电站为冬奥场馆及配套服务设施提供绿色电能1511万千瓦时,占冬奥会绿电总交易电量的13.5%。
这只是中国节能牢记“国之大者”,服务国家重大活动、助力京津冀地区发展的一个具体行动。
作为我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中国节能围绕沿江的11个省份布局了一批企业,还单独设立了中节能生态公司,旨在更加聚焦关键工作,持续在“长江大保护”上深耕。截至目前,中国节能在长江经济带累计实施各类节能环保及绿色发展项目近500项,涉及金额超过1300亿元。特别是在咸宁、衡阳、湖州、毕节4个试点城市开展的咸宁嘉鱼项目、衡阳湘江左岸项目、湖州“太湖首座”、毕节乡镇污水处理项目等先行先试项目均取得重要进展。
答好“长江大保护”这一考题,不能只靠企业,还要凝聚各方合力,除了长江经济带不断扩大业务布局外,中国节能还积极发挥平台作用,集聚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不断探索创新系统治理模式、商业运作模式和多方合作模式,共同谱写“长江大保护”答卷。
依托在承担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工作中取得的经验,中国节能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同样开展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截至2021年底,中国节能在黄河流域9省区设立各级子企业超过160家;实施各类节能环保项目470余项,涉及金额超过900亿元,重点跟进项目150余项,涉及金额超过700亿元。
宋鑫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国节能把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作为市场区域布局的两个重点,分别编制了专项规划,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在黄河流域“新增签约额不低于500亿元,力争达到800亿元”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在黄河流域重点实施的清洁能源替代与能源综合利用工程、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固危废处置能力建设和资源化利用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区域绿色发展系统工程等五大工程,带着责任、带着方案、带着资源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除此之外,中国节能还积极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落地了一批优质项目,持续贡献央企力量。”宋鑫表示。
自主创新步伐加快 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
科技创新是企业强身之本、动力之源。一直以来,中国节能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激发科技创新动力活力。
一年来,中国节能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2021年,中国节能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7%,新增省部级研发平台1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新增授权专利406项,其中发明专利93项,主编参编国家、省级、行业标准等4项。
为破除“创新孤岛”,中国节能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与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13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合作攻关、共建研发平台、实施技术示范项目等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创新。
提升协同创新水平的同时,更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加速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中国节能围绕筛选出的4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持续攻关,并采取多种手段推动创新技术孵化,切实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和成功率。
创新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一条必由之路,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中国节能把2022年确定为“科技创新年”。宋鑫表示,未来,中国节能将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持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产学研用融合,更好地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驱动引领作用,通过主动承担国家攻关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和“卡脖子”技术研究,加大绿色低碳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布局一批重大科研任务等实实在在的举措,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争当细分领域产业链“链长”。
面向未来,中国节能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持续贡献中国节能智慧、中国节能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