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即墨区:以镇域高质量发展助推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摘要:实施园区提升工程,规划“四纵五横”交通路网,投资1.2亿元对园区内6 条道路进行整修提升,建设2.1 万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新建消防站和天然气次高压站等设施,逐步形成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生活便利的高水平产业园区。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崔焕鹏、记者殷晓旭报道 近年来,青岛市即墨区聚焦突破镇域经济转型升级,积极运用改革“冲击钻”谋发展、求突破,创新实施“三个转变”,破解镇域产业特点不鲜明、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区位交通优势不突出等短板难题,镇域经济呈现出双招双引量质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走出了一条择商选资促转型、零地招商破瓶颈、主动服务营生态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从“抢商捡资”到“择商选资”,破解城乡产业发展布局难题
在过去,不具备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的地域招商,往往“捡到篮子就是菜”,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引来资本和项目,但“成色”往往难以保证,不是企业“水土不服”,就是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此,引导乡镇主动求变、科学应变,找准产业发展定位,重点实施产业链项目招引,推动招商工作实现创新突破。
“板块化”布局实现“提着篮子去选菜”。通过综合研判区位特点和基础优势,坚持高起点布局、高标准谋划,确立了汽车产业链配套集聚区、柳韵果香乡村振兴示范区、新型环保建材产业集聚区、牧原现代化生猪养殖全产业链示范园和沽河休闲旅游带“三区一园一带”的板块化、差异化发展布局,为镇域招商引资明确方向,推动产业集聚式、组团式发展。
“填空式”招商补齐产业链短板。根据段泊岚镇毗邻汽车产业新城的区位特点,具有承接汽车产业发展辐射带动效应的天然优势。将汽车产业链配套集聚区作为支撑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园区集中打造,主动对接、全面梳理汽车产业新城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明确目标、列出清单,通过查漏补缺实施“填空式”招商,推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链合”。引入朗彩汽车零部件、博世恩游艇拖车等9 个汽车产业项目,涉及总投资12.37 亿元,涵盖汽车原材料、零部件、整车物流、售后配件等多个领域,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从“土地依赖”到“零地招商”,突破城乡土地要素制约瓶颈
项目能否顺利落地,土地要素是关键。在当前用地指标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很多镇街都面临着项目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一边是找不到土地落户的高新企业,一边是闲置的土地和厂房。在不增加土地指标的前提下,破解这一矛盾的关键之举就是提高土地的亩产效益。近年来,积极探索土地“治闲”模式,通过梯队化管理、零整结合等创新举措,努力突破土地要素的制约瓶颈。
“梯队化”管理盘活各类闲置厂房和低效利用土地。利用2 个月时间集中开展土地清理清查专项行动,摸排各类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14宗675亩,按照“分类处理、集约利用”的原则,将摸排的土地资源分为“三个梯队”。一是将因企业倒闭等原因长期闲置不用的土地作为“第一梯队”,以政府公信力做背书,向各招商平台广泛发布信息,加速盘活闲置土地;二是将低效未用土地较多的在产企业作为“第二梯队”,通过加大走访和督查力度,促使其新建标准厂房扩大生产或用以出租,或将未用土地分割转让;三是将已建成厂房、自身又无力经营又不愿交出土地使用权的企业作为“第三梯队”,通过沟通协调,帮助企业以土地和厂房入股等形式,嫁接改造、合资合作。通过实施梯队管理、定向突破,盘活段泊岚镇闲置土地312 亩,完成清障调地750亩。
“零”“整”结合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一是“化整为零”,将“大饼”切开,解决小企业“吃不完”问题。青岛瑞驰机械有限公司占地100亩,因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低,连续多年亏损,急于寻求破产重组,通过“化整为零”方式,企业将厂区一分为七,引入若谷工贸、铁牛工贸、超鸿机械等多家企业,成为镇内一厂多用、集约开发的典型和样板。二是“化零为整”,通过规模化利用,实现集中土地落大项目。引入鑫诚恒业等国有资本,将工业园区183亩散落化、碎片化分布的土地整体打包开发,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通过园区整体运营,不断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从“被动等候”到“主动服务”,打造城乡优质高效营商环境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哪里的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曾经段泊岚工业园仅有南北2 条水泥路,生活、生产配套设施不齐全,严重制约园区发展。为此,统筹财政资金使用,坚持“边建设边招商”,通过软硬件环境提升吸引企业入驻,利用企业税收反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园区与企业正向促进、共赢发展。
加强设施配套,提升园区硬环境。实施园区提升工程,规划“四纵五横”交通路网,投资1.2亿元对园区内6 条道路进行整修提升,建设2.1 万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新建消防站和天然气次高压站等设施,逐步形成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生活便利的高水平产业园区。
优化营商服务,强化园区软实力。将营造企业良好发展环境作为吸引外来投资的主动力,提供“保姆式”服务,针对已签约、已开工和在建项目,建立了“一家企业、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全程跟踪服务机制,协助企业解决项目在审批、筹备、开工、生产等环节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打包服务、压茬推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顺利签约落地,10 个项目同时开工建设,其中牧原“楼房猪舍”立体养殖项目实现了当月签约、当月开工,创造了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新速度。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