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西固:这个“点儿”,你了解吗?
摘要:“我们一起努力,静待开门见暖阳……”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郭炯 记者王斌报道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服务点(以下简称集中隔离点)是一个特殊的“战场”。这里是确诊病例密接、次密接等中高风险人群的集中地,也是控制潜在危险的重要保障。
目前,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设置了多个集中隔离点。作为疫情防控“前移哨点”,集中隔离点怎样运作?如何避免交叉感染?隔离人员生活如何保障?带着这些问题,请您跟随记者,一起来了解疫情防控一线集中隔离点的相关情况。
规范设置,酒店变身“隔离点”
“接到正式通知后,我们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集中隔离点的改造,粘贴分区标志、消毒各个区域、搬运清点物资……”
疫情发生后,西固区迅速选择条件合适的酒店和宾馆作为集中隔离点,按照标准规范设置。每个集中隔离点都严格执行“三区两通道”标准,设置清洁区、污染区、缓冲区和医护人员通道、隔离人员通道,下设医学观察组、消杀管控组、病例转运组、信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人文关怀组,实行封闭管理。
培训到位,确保“零感染”
“隔离点的一系列操作流程必须有严格的保障,这样才能为后期人员零感染打好基础。”集中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主要由医务人员、行政执法、公安民警组成,隔离点在组建前期就个人防护、工作流程、医学管理规范、心理辅导等多方面进行了培训,并确定一名专业素质过硬的医务工作人员为感控负责人,确保所有工作人员规范工作。自10月19日以来,已累计开展医学防护、心理健康、消防安全等各类培训6次。
隔离点工作人员各司其职,24小时在岗在位,全力保障隔离人员的医学观察工作正常开展,满足隔离人员生活上的个性化需求。
党员带头,战“疫”勇当先
面对隔离点全封闭驻守、可能遭遇病毒的风险,西固区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请缨、挺身而出。每个集中隔离点由两名科级领导干部担任行政负责人,一人负责隔离点内的行政工作,一人负责隔离点外围工作运行。目前,西固区集中隔离点内现有工作人员179名,其中党员73名,预备党员2名,团员28名。
“我们一直穿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为酒店的隔离人员核算采样、配送三餐、处理垃圾、记录体温和采样结果、环境消杀,只要是这里需要干的,我们啥都干。”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忙忙碌碌,为了节省时间,他们直接在楼梯跑上跑下,吃饭更是简单扒两口就匆匆结束。在与家人、朋友分别20多天的日夜里,面对繁杂的工作,他们不曾有怨言,冲锋在前,舍小家为大家,筑牢西固区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个性化”服务,舒心又安全
西固区集中隔离点对隔离人员情况实行三色分类管理法:无特殊情况隔离人员为绿色,残疾人、老人、儿童为黄色,需重点关注者为红色。工作人员会根据颜色不同实行不同的登记管理标准,确保隔离人员舒心、安全。
隔离点对不同群体的隔离人员实行个性化的服务:14岁以下儿童对于饮食的要求较高,每日提供营养丰富的清淡饮食;年轻的隔离人员对外卖的需求量大,安排专人接送外卖(日均接送量在300份以上);确保老年人饮食健康的基础上,安排陪护人员,并为有基础疾病的老人解决临时用药。
针对隔离人员的情绪问题,西固区协调甘肃省心理协会、甘肃宝石花医院心理专家组建西固区疫情防控心理支持工作群,在线进行心理咨询辅导。隔离点每天播放午间音乐、晚间好剧来疏导隔离人员情绪,确保每一个隔离人员呆得住、沉得下、耐住心。
听听隔离人员怎么说
“在集中隔离点上,几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给我和随身物品进行仔细消杀,他们加了我的微信,并向我嘱咐了所有注意事项。”
“一日三餐,都会定时送到门口,还没有重过样。早餐是9点左右,包子、小菜、粥、牛奶等等。午餐是1点左右,晚餐是7点左右,基本都是两荤一素,有时还会有拌面、烩菜、水果等。”
“每当我看到他们全是水雾的护目镜下,一张张看不清的脸,我的心里立刻产生敬畏,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辛苦,他们也是女儿、是妈妈,也有人需要他们照顾。哪有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有他们这样一群勇于挺身而出的人走在我们的前面,我们才能‘享受’这种‘慢’下来的生活。”
“我们一起努力,静待开门见暖阳……”
责任编辑:唐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