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南区探索走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路 力促农业全面升级 农村全面进步 农民全面发展
摘要:开展“头雁”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聚焦打好2021年村级换届主动仗,开展村级党组织班子定期分析研判,抓实问题检视查摆。顺利完成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全面实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和“两委”交叉任职,村级班子整体结构和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的“选培育管用”全链条体系,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评定,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等制度。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石培璋、聂金秀、记者罗勉报道 从汕头市潮南区了解到,该区今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篇大文章来做,把农业农村摆在优先发展位置,以产业振兴为物质基础、人才振兴为关键所在、文化振兴为铸魂工程、生态振兴为内在要求、组织振兴为根本保障,探索走具有潮南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力促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2021年上半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5.93亿元、农业总产值16亿元;1至8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66.8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49.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8.6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8.8%、22.9%、25.2%、12.9%、1.4%。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印发了《潮南区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1个方案,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预警响应机制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议事协调工作机制2个机制,防止已脱贫户因病因灾致贫返贫,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期间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至目前全区拟列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共65户268人。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是深入推进消费扶贫,通过建立消费扶贫交易中心、开展消费扶贫“三专”建设、认定扶贫产品等措施,提高扶贫产品带贫益贫效果;二是积极发动社会帮扶,围绕“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主题,认真做好今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工作,累积收到捐赠89万多元;三是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续签《汕头市潮南区建档立卡人员防贫保协议》,对建档立卡脱贫户续保的同时,也将贫困边缘户纳入“防贫保”范围,确保已脱贫户不因意外返贫,边缘户不因意外致贫,至目前共理赔137万元。
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印发《汕头市潮南区扶贫资产管理办法(试行)》和相关配套政策,出台扶贫资产收益分配使用办法、资产监管制度、确权登记制度、资产处置制度、管理公开制度等扶贫资产管理相关配套政策,组织各镇(街道)开展扶贫资产登记确权工作,明确产权归属及扶贫资产责任人,进一步健全扶贫资产管理制度,确保扶贫资产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前共汇总登记扶贫资产949项,投入原始金额6.4亿元,其中投入精准扶贫开发资金5.38亿元,实现收益约7477万元。
完成精准扶贫档案移交进馆。印发了《潮南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方案》(汕潮南农扶办〔2021〕9号),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落实工作经费,召开全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会议,强化业务培训,加强工作指导,建立归档试点,按时保质完成精准扶贫档案归档工作,共移交进馆2015至2020年扶贫项目档案496卷、文书档案38781件。
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建立工作机制,落实队伍进驻。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工作部署,印发相关工作方案,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采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模式,派出优秀干部,开展驻镇组团帮扶、分类分级帮扶。除了上级安排的驻镇帮扶工作队外,我区安排了4个区党政机关单位作为牵头单位,35个区党政机关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作为成员单位,组建4个团队共39人,“一对一”定点帮扶峡山街道、陈店镇、司马浦镇、胪岗镇4个镇(街道),目前11个驻镇帮扶工作队已全部进驻。
助力消费帮扶,推动产品外销。各驻镇帮扶工作队根据镇村实际,积极推动帮扶单位对各镇产品进行采购,推动当地产品外销。驻陇田镇帮扶工作队与派驻单位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农集团紧密协作,充分发挥渠道资源优势,紧急联系、推荐、协调热心公益采购商、批发商与陇田镇田四村精准扶贫产业项目“叶扬绿庄番石榴园”进行对接,采购滞销番石榴8000斤。驻仙城镇帮扶工作队与派驻单位深圳市教育局、特区建工集团对接,通过工会采购我区消费帮扶产品红心蜜柚30000多斤。驻成田镇帮扶工作队梳理形成西岐村番石榴、千山村茶叶有关情况报告,并向前海管理局和特发集团进行推广,目前已向两单位累计销售番石榴近8000斤、茶叶291盒。驻井都镇帮扶工作队大力宣传井都镇城九菜脯、廷顺咸菜、乌鸡蛋3种“好产品”,并促成“好产品”销售到对口帮扶单位深智城集团,首次销售额8万余元等。在“海推海选,联产联销”深圳消费帮扶好产品评选推介活动中,工作队顺利推介广东省扶贫产品目录中我区的17种产品,参与线上投票,提高消费帮扶产品的知名度。
立足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活动。驻镇工作队通过与帮扶单位对接,凭借帮扶单位的优势,在各镇积极开展特色活动。驻胪岗镇工作队积极对接中国移动潮南分公司,协调解决胪岗镇后安村进村道路沿途没有网络信号以及村里信号偏弱的问题。驻红场镇帮扶工作队对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到红场镇潘岱村开展2021年文化下乡活动,邀请国家级茶艺大师郑惠丰老师到红场授课,并为村“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茶叶种植项目提出宝贵建议。驻两英镇帮扶工作队发挥派驻单位深圳市水务局及深圳市环境水务集团工程建设丰富经验的优势,实地察看了重点帮扶村(仙斗村)、秋风水库和两英大溪,深入了解环境整治、用水保障、村情民意等整体情况,为后续在雨污分流、水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供意见建议。驻井都镇帮扶工作队发挥派驻单位智慧城市集团的企业技术优势,依托“深i企”搭建对口帮扶供需对接平台,嵌入集公益性、功能性、市场性服务于一体的“助振兴”板块,通过发布产业、就业、慈善等帮扶信息,实现企业和帮扶主体间的互通互联,进一步拓展企业参与“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平台渠道,实现企业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深圳对口帮扶汕头指挥部联合汕头市农业农村局、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潮南区委区政府在陇田镇东华村共同举办了2021年“圳品”认证和深圳菜篮子基地认定培训暨汕头农产品联展联销活动,培训了有意向申报“圳品”的60家农产品种养殖企业和30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同时通过现场展览,宣传和展示汕头特色农产品,进一步拓展了潮南及其他区县农产品销售渠道,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通过活动能够促成更多的汕头产品成为“圳品”,更多的汕头农产品纳入供深“菜篮子”基地,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开展乡村建设行动
该区按照“建试点、抓示范、大推广、全覆盖”的思路,重点抓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分期分批推进230个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陇田镇东华村特色精品村、红场镇大溪坝村红色美丽村庄;完成以陇田镇东仙社区、华瑶社区、成田镇田中央社区、简朴村、华西村为建设主体村的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创建工作;加快以陇田镇东华村、仙家社区、芝兰村、浩溪社区为建设主体村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创建工作;抓紧创建陇田镇东华村、东仙社区和红场镇大溪坝村、苏林社区2条“红色侨乡”特色精品线;完成峡山街道324国道(城区段)乡村风貌提升带建设,通过突出特色,集中要素资源,连线、成片打造具有潮汕乡村风貌、特色产业、传统文化、和谐美丽的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村、示范片。目前全区拥有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6个、省级示范镇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 个,其中:雷岭镇荣获“广东省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示范镇”称号,陇田镇东华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称号;此外,陇田镇东华村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该区扎实推进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20年省、市下达我区“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任务为消灭砂土路40个项目共39.095公里,实现全区砂土路清零目标。至2020年年底,全区自然村通硬化路100%,等级公路比率达100%,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通达乡镇、农业园区、3A级旅游景点,镇(街道)通行政村公路达到安全通客车条件,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全区现有水库山塘144宗,集雨面积221.61平方公里,总库容2.2亿立方米;辖区大小河流368条(划分至行政村806段),总长约518.94公里;主要涝区中型以上电排站8宗,总排涝能力380.56立方米/秒;供水工程4宗,日制水能力28.2万立方米,基本实现了平原地区供水直抄到户。全区电网现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14座,粤东天然气LNG项目配套管线(潮南段)已建成投运。全区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机构311所,中小学校295所、幼儿园340所。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区电视大楼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全覆盖。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该区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打造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城乡环境。至目前,全区377个自然村基本完成整治任务,整治率100%,全区有344个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村以上标准,占比92%,163个自然村达到美丽宜居村以上标准,占比44%。全区已消除农村露天粪坑,新建和改造升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75462户、卫生公厕470个,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100%,基本实现每村有一个标准公厕,每个省定贫困村均建有1个或以上的标准化公厕。
练江流域综合整治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区共建成污水管网总长5001.62公里,其中5座生活污水处理厂累计建成污水管网827.68公里。全区377个自然村的源头截污、雨污分流工程共完成污水管道铺设3732.94公里(接通住户26.5万户),农村分散村居生活污水处理项目95个站点完成配套管网441公里。目前,全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分别达到38.4万吨和1750吨,有效化解了“污水横流”“垃圾围城”等老大难问题,大大改善了城乡生态环境。目前,练江流域8条支流综合污染指数大幅下降,水质稳定达到V类标准。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积极创建潮南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潮南区生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通过省级验收,潮南区蔬菜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甘薯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创建中。积极申报农业产业强镇项目,雷岭镇已获批创建2021年中央财政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主要发展荔枝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至目前全区已拥有农业龙头企业2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家、市级11家、区级11家);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99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6个,市级示范社4个,认定家庭农场4家,录入家庭农场名录系统204户。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做大做强具有潮南特色的“粤字号”农业品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全区已建成雷岭镇4.4万亩荔枝,红场镇3000亩茶叶,胪岗、陇田、成田镇1万亩潮汕柑,井都镇1万亩蔬菜,两英镇2000亩食用甜麻叶和陇田、胪岗、两英镇2万亩优质粮食等六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在2020年全市镇域经济考核工作中,该区的井都镇、雷岭镇、红场镇包揽了农业重点镇前3名,陇田镇、成田镇位列城乡融合发展镇第2、3名。雷岭镇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雷岭镇和红场镇还是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
强化农村综合改革
积极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继续推进2019年10个试点村、2020年12试点村开展集体经济试点工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区共有452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各镇(街道)已全部完成2020年度政策与改革统计年报和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工作。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工作基本完成。全区411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成员确认工作,205个完成资产量化工作,201个重新制定章程。积极推进集体经济组织换届工作。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场集体经济组织换届工作,已完成347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千名干部驻村强基促振兴”党建工程和“千个机关支部联村共建”党建工程,全覆盖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232个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扶持22个行政村开展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助推17个省定贫困村精准脱贫。推行党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坚持网格设置与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合理划分722个治理网格,实现党建引领网格化乡村治理全覆盖。建立村(社区)基层组织向党组织请示报告工作制度,深入开展农村宗族势力、老人会、理事会等村级组织专项整治,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覆盖落实到村级组织运作全方位、全过程。
开展“头雁”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聚焦打好2021年村级换届主动仗,开展村级党组织班子定期分析研判,抓实问题检视查摆。顺利完成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全面实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和“两委”交叉任职,村级班子整体结构和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建立健全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的“选培育管用”全链条体系,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星级评定,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等制度。
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推进区镇村三级文明联创,文明村镇全域创建,覆盖率100%,峡山街道大宅村2020年喜获“全国文明村”殊荣。推进农村“文明户”创建工作,印发了《<关于开展2021年度潮南区寻找“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活动>的通知》,评选出潮南区“十大最美家庭(文明家庭)”10户、潮南区“最美家庭”18户。
建设平安乡村。紧扣扫黑除恶长效常治目标任务,制定印发《潮南区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方案》等文件,保持对涉黑恶犯罪严打高压态势,不断巩固和扩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平安细胞工程”创建工作的通知》,让人民群众成为平安建设最广泛参与者、最直接受益者。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平安乡村”项目已建成镇级平台2个,村级平台73个,共建监控摄像头5188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平安乡村建设迈上更智慧层次。
广泛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开展2021年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申报工作,确定峡山街道大宅村和溪南村、陇田镇东仙社区、仙城镇仙门城社区、成田镇大寮村为申报省级对象,同时推荐峡山街道大宅村参与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申报工作。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扎实有序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已建成潮南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1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23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积极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区共有70名律师担任232个村(社区)法律顾问,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的行政村(社区)达100%。加强公共法律实体平台软硬件建设,已完成区、11个镇(街道)、166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平台管理,把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与“12348”法网结合起来,落实专人对实体平台综合服务系统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实体平台有效运作。
责任编辑:唐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