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通过《昆明宣言》 让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
摘要:赵英民表示,《昆明宣言》在全面回顾权威科学研究和国际进程的基础上,重申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以2050年愿景为目标达成的共识和高层对话成果,强调了应对全球环境危机与挑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表明了各方为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作出的政治宣誓与承诺。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刘颖报道 10月13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通过《昆明宣言》。宣言承诺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在当晚举行的COP15高级别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昆明宣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和配套保障措施,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展示生物多样性价值,促进其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规划等领域的主流化,为各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和支撑条件。二要完善环境法律框架,从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角度,推进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促进遗传资源的惠益分享。三要针对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驱动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四要强调利益攸关方参与,鼓励相关部门和利益攸关方做出贡献,促进多边环境公约和国际进程的协同增效。
赵英民表示,《昆明宣言》在全面回顾权威科学研究和国际进程的基础上,重申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以2050年愿景为目标达成的共识和高层对话成果,强调了应对全球环境危机与挑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表明了各方为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作出的政治宣誓与承诺。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表示,《昆明宣言》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宣言,强调了包括各缔约国、利益攸关方、原住民和当地社区等在内的全方位参与。《昆明宣言》提出了一个有效的、具有监控性的新机制,这对架构非常重要,也是在2011-2020年《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中被忽略的部分。
《昆明宣言》承诺,将确保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