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上海旅游节累计接待市民游客2642.28万人次

2021-10-08 10:48 中国发展网 邱爱荃
上海 旅游节

摘要:在谈到到今年旅游节的最大特点时,方世忠用了“迭代”和“破圈”两个词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旅游的本质就是要遇见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品尝不同的美食,感受不同的文化,在今后的旅游节策划组织中,我们将用不同的主题来展现旅游节的独特魅力,凸显“处处是景、时时宜游、行行可看、人人共享”的上海都市型全域旅游的特质和优势。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邱爱荃上海报道 9月17日—10月6日,上海旅游节接待市民游客2642.28万人次,各大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1623万人次。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54%,环比增长14%。上海地区旅游、餐饮、娱乐售票等日常消费类交易总金额为360.8亿元,环比增长8.7%。这是记者从上海旅游节组委会获悉的第32届上海旅游节所取得的一组数据和成果。

“旅游是大民生、大产业、大展示,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发展、事关城市形象。”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表示:作为全国最早创办的旅游节庆品牌,迈入“而立之年”的上海旅游节,要不断在“变与不变”中寻求自我突破、探索模式创新、努力引领潮流。“变”就是要从上海最有资源,最有优势,最有特质的地方出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新的资源、新的体验和新的玩法。“不变”的就是旅游节的宗旨初心,让市民游客走进美好与欢乐。

在谈到到今年旅游节的最大特点时,方世忠用了“迭代”和“破圈”两个词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旅游的本质就是要遇见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品尝不同的美食,感受不同的文化,在今后的旅游节策划组织中,我们将用不同的主题来展现旅游节的独特魅力,凸显“处处是景、时时宜游、行行可看、人人共享”的上海都市型全域旅游的特质和优势。

新玩法:破圈和迭代

今年旅游节最大的特点就是“破圈”和“迭代”。首次设立“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的年度主题,上海旅游节平台与“建筑可阅读”IP首次进行大碰撞,产生叠加效应、乘数效应,推动“建筑可阅读”IP的快速转化、快速破圈,进一步用好用足“建筑”这一上海最有资源、最有优势、最有特质的文化旅游载体,使“建筑可阅读”大IP成为上海旅游的千万级流量“新入口”。

9月17日,2021年第32届上海旅游节特别节目——“建筑可阅读十二时辰”全媒体大直播活动成功举行,全域传播量超过2.2亿,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和移动端等30多个全媒体平台进行全域传播,40多位SMG主持人与众多UGC达人,共同探访全市150余处优秀建筑,以“全城接力、全民参与、全媒体呈现”的打开方式,体现了以“建筑可阅读”为代表的新一批上海文旅“新玩法”,深刻诠释“文化旅游”作为市民“美好生活”标配的意义。

结合本次大直播活动,本届旅游节策划推出一系列“建筑可阅读”相关新产品、新活动。首推“建筑可阅读· 线上总入口”,集合建筑信息、建筑导览、建筑打卡、推荐路线等功能,为市民游客打造24小时“建筑可阅读”云上空间;首评“上海最受关注二十大优秀建筑”,邀请市民游客打卡和推选最经典的上海建筑;首开“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着重打造“观光车+微旅游”全新体验方式,配备专业讲解员,设置了东方明珠站等5个站点,站点覆盖沿途的优秀建筑。首发“建筑可阅读”创意伴手礼产品,用高品质文创产品带来新的流量。

“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作为阅读建筑的延伸,本届旅游节围绕建筑可阅读、一江一河、家门口的好去处等广受关注的文旅主题,结合红色、海派、江南三大文化,推出了十条展现海派经典、体现上海城市软实力的微游线路,覆盖全市所有中心城区,挖掘城市新空间、新玩法、新体验。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围绕区内的文旅特色,在旅游节期间,策划、启动了一系列城市微旅行线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倡导市民游客自发、自选不同微游线路,看展览、品美食、赏风景、购文创,发现城市升级“迭变”。

据统计,上海旅游节期间,“建筑可阅读”微信小程序,累计访问量近3.8万人次;上海“建筑可阅读”联盟和上海市建筑学会联合举办的“2021上海最受关注二十大优秀建筑”评选线上公众投票访问量约1.09亿人次,总投票数4065万;“建筑可阅读”专线巴士累计接待1.1万人。全市16个区共举办“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线上线下主题活动143个,共计5751万游客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微旅行活动。

新融合:云上和线下

今年旅游节推出“云上”旅游节,头部数字文旅企业联合发起线上“乐游上海”,云聚与漫游深度融合,云上线下共同发力,不断做大做强上海文旅在线新阵地。在“云上”感受和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真正体现“云过节”。

本次“云上”旅游节共设4大重点板块,22项特色活动,包括抖音、美团、携程、驴妈妈、小红书、百度、达达、飞猪等在线企业升级线上文旅新玩法,策划组织“云上”旅游节系列活动,总传播量达到11.7亿次。聚焦一江一河、郊野公园、五个新城等关键词,推出爱在黄浦江、漫游苏州河、走进郊野公园、宝藏上海五个新城、听见美好上海旅游节等全城联动主题活动和乐玩上海全攻略、让世界爱上上海嗲味、乐游上海都市潮玩季、上海微旅行“野生”代言人等云专题、云栏目互动新空间,让市民游客畅游云端,体验“云品赏”“云预约”“云购物”, 充分感受上海文旅服务的便捷性、自主性和科技感。

旅游节标志性庆典活动花车巡游在暂停一年后再度亮相,今年选择以上海旅游直播间“云赏花车”方式创意打开,来自上海、长三角地区和国内省市的17辆花车在金山城市沙滩、青浦东方绿舟等地进行“云直播”“云推介”。

新消费:更惠民和烟火气

今年旅游节加大文旅惠民利民力度,推出更多“优惠购”“优惠游”“优惠行”活动,提升文旅新消费。

今年文旅惠民“量多面广”,共有82家景区(点)、博物馆、美术馆以及浦江游览在9月17日至24日推出门票半价惠民活动,数量创下新高,游客人数明显增加,服务质量显著提升。黄浦江旅游惠民季期间,新版浦江游览解说词正式启用,游览船成为“阅读建筑”的全新视角;星级宾馆、中高端民宿、特色小镇等推出特惠产品;高德推出游客出行补贴活动;银联上海公司推出“伴你游”支付特惠活动。

“文旅商联动促消费”系列活动围绕新兴消费、文旅消费、餐饮消费、信息消费等主题,“金秋购物旅游季”等活动深受欢迎;推出“美食旅游季”系列活动,宣传“名店、名厨、名菜、名味”,“南翔小笼文化展”、东湖美食节等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组织开展“上海礼物”品牌及“优选经营店”评选核定工作,本市124家商户,14个品类共千余件商品参评。最终入选上海礼物优选店59家,77家企业的245种商品入选上海礼物品牌商品,这些商品和店铺统一使用专门设计的“上海礼物”标识。其中,各类老字号品牌成为了榜单的主力,“武康大楼”雪糕等旅游食品颇具设计新意。

新展示:好故事和软实力

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讲好精彩的上海故事,彰显上海的城市软实力,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增强上海的全球叙事能力,塑造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人人都是体验官、人人都是代言人”,本届旅游节围绕“建筑可阅读”主题宣推和特别策划设置的“一江一河潮玩地”“喜欢上海的理由”“家门口的好去处”三个热门话题,以全民讲、全民游、全民享和近距离、慢生活、微旅行的方式,发现“里弄小巷”的别样景致,体验“梧桐深处”的美好生活,共同寻找上海文化旅游优质资源,并进行多平台、多渠道、多角度宣传与呈现。

“一江一河潮玩地”评选共有150万人次参与投票和评选,最终通过网友投票和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式,于国庆长假期间,向社会公布了30个最受欢迎的“一江一河潮玩地”名单。评选活动也令一江一河沿线一批潮玩地脱颖而出,其中既有经典的中国证券博物馆、华东政法大学历史建筑群,也有充满艺术感的西岸美术馆、浦东美术馆等文旅场馆;朵云书院上海旗舰店、苏州河畔最美加油站等一批“网红”潮玩地的设计特色及与环境的完美融合,凸显了上海这座城市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喜欢上海的理由”征集活动一经推出就得到了网友的热情参与。据统计,在9/17-10/6期间,“喜欢上海的理由”主题发布近1700条,互动阅读人数近900万。活动通过对尚长荣、赖声川、陈钢、陈海汶、孙甘露、马尚龙、唐嫣、朱洁静等生活和工作在上海的名人,讲述他们和上海的故事,表达喜欢上海的理由。海派文化的代代相传、城市的温度和速度、不断追求的创新意识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等“理由”,成为新时期喜欢上海的“关键词”。

“家门口的好去处”评选活动,展现了一大批“亲民便民、宜乐宜游”的新型文化旅游公共空间实现了功能转型,从细节处挖掘上海“人民城市”的“密码”,持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评选活动仍在进行中,将于第四季度发布第二批50个“家门口的好去处”,两批共计100个。

上海旅游节通过主题化宣推、讲好上海故事、打造网红打卡地等推介方式,让中外游客以全新的方式、直观的体验,感受到“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可漫步的,公园是可休憩的,上海这座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

同时,在10月6日举行的2021上海汽车文化节开幕式上,美团和携程分别推出了上海旅游节“市民游客喜爱的美食餐厅推荐榜“和“市民游客喜爱的酒店排行榜”。

美团围绕旅游节“建筑可阅读,城市微旅行”主题,依据旅游节期间市民游客在美团平台对餐饮门店的浏览数据和评价数据,以及参与话题打卡活动数据综合评选,首次发布“市民游客喜爱的美食餐厅推荐榜”,聚焦“人文、风尚、温暖、江南”四大主题,让世界爱上上海嗲味。

携程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上海酒店成交间夜量、用户浏览量和点评分三个维度综合评选出二十家上海旅游节市民游客喜爱的酒店排行榜。这其中,既有主打亲子度假体验的主题乐园酒店,也有位于浦江两岸的奢华之选,相信这些榜单的发布,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出游场景参考。

责任编辑:吕娅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