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小山村里传出欢笑声

2021-09-30 11:22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

摘要:湛蓝的天空下,远山苍劲如黛,玉带般的公路飘入白云深处,与之相映成辉的三家台蒙古族,在部先瑞带领村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下,现已绘画出了一幅村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洋户绿园、民族团结的美丽画卷。

中国发展网讯 深秋季节,走进湖北省鹤峰县三家台蒙古族村,蓝天白云,丛林尽红,天然氧吧。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248户892人,这里是湖北省唯一的一个国家承认的蒙古族村落。

只要你走进三家台蒙古族村,村民无人不称赞一位老支书,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发生了质的变化。他叫部先瑞,今年68岁的他,曾多年担任三家台蒙古族村里村支书兼主任,担当村支部书记与村主任十多年,他以民族团结为抓手,把维护村里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基础性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民族团结的标范,建立起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帮互助、融洽和谐和文明村风,创新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力推动了全村人民生活高质量提升。

小山村里领头人

1984年,部先瑞担任中营镇大路坪村的党支部书记时,当时三家台归大路坪村管里。他最先发现三家台地理的特殊性,村里62%以上村民都是蒙古族人,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少数民族一家亲,他立志要建立一个蒙古族村。于是他到处查大量史料,多方查找证据,座谈当地的老人,还先后上北京、下武汉等地请权威专家进行考证。经过他的艰辛多年的努力,最终通过专家认定三家台的部氏家族为铁木真后裔,属于蒙古族。2002年2月,三家台蒙古族村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下正式成立,成为湖北唯一的蒙古族村。

他当村书记和主任后,带领三家台蒙古族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把民族团结的重点放在村里产业和提升村民生活上,不断丰富民族团结内涵。在全村传承蒙古族民族文化,成立蒙古族女子礼仪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运用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的方法,设立脱贫科技知识咨询处,为少数民族群众解答民族方面的知识和实用科技知识。形式多样、内容生动、贴近生活的宣传活动,让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深入人心,让科技知识生根家家户户。

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与指导下,部先瑞通过辛勤奔波,投入2万元建设民族文化标志物,随着蒙古风情项目的逐步实施,如今的三家台人民已是精神抖擞进入奔小康步伐,打造全国全省少数民族风情示范村。

为大家谋发展

三家台蒙古族村地处鹤峰县最偏远、最落后的山陡坡大地理位置,这里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和谐,部先瑞早出晚归,走村串户,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解民情,征求民意,集思广益,制定出三家台蒙古族村建设发展规划蓝图。为争取民族优惠政策,争取项目建设,他每年外出时间累积达到四五个月之多,行走在为民服务的脚步永不停步。

部先瑞的家就在三家台蒙古族村四组,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很宽裕,他把家里的事务一切交给了爱人做,为村里发展的事,经常在家里拿处出伙食费、车费、住宿费、电话费等,每年多达一万元以上。他经常几个星期不归家,为了村民的发展,跑县直机关,走走家家户户。“他一人为公,我们全家人为他服务。”他老伴说。家人对于他的工作也非常的支持,从未有任何的怨言。

凝众力绘画卷

三家台蒙古族村自然环境恶劣,山大人稀,道路崎岖,村民行路难、就医难、饮水难、上学难、办事难,严重的制约了三家台蒙古族村奔小康的步伐。2004年,三家台蒙古族村被列为精准脱贫的深度重点贫困村。

部先瑞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抓住整村推进这一发展机遇,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认真抓好每一项任务落实,不放过每一个环节实施,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措施,着力解决涉及到村民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户生态家园、村里福利事业等建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三家台蒙古族村最终获得220万的建设资金,完成通村通组路5.2公里,硬化通村水泥路8.8公里,建设新办公楼一栋,村卫生室一个,诸多民生问题得到解决。

2005年,鹤峰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县财政局给予扶持资金5万元发展魔芋200余亩,经过两年的发展,种植面积扩大到400余亩,茶叶也先后发展到400余亩,极大地提高了村内农民的经济收入,充分地挖掘本村的资源,现已形成了全村魔芋、茶叶以及中药材富民产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多年来,部先瑞上下求索,带领全村人民团结拼搏,使村内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得到逐步完善,茶叶、药材等经济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板场,村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也在这里得到了体现与贯彻落实。村民说“这些变化和成果都离不开民族团结践行者部先瑞的努力。”

湛蓝的天空下,远山苍劲如黛,玉带般的公路飘入白云深处,与之相映成辉的三家台蒙古族,在部先瑞带领村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下,现已绘画出了一幅村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洋户绿园、民族团结的美丽画卷。(廖亮  龚俊 覃茜子)

责任编辑:唐雅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