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改革创新争一流 用心用情惠民生

2021-09-29 10:3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2021年,结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沾化区第一时间完成了氧气吸入、红外线治疗等12项拟下沉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核准,并先期在富源街道、古城镇4家村卫生室试点,安排专家巡回指导,确保群众就医质量不减。

中国经济导报 王桂清 记者尹明波 自2019年1月14日揭牌成立以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医疗保障局聚焦“待遇更惠民、办事更便民、服务更暖民”,常态落实“干部沉下去、问题找上来”工作方法,在一点一滴的暖民服务中凝聚了民心、展示了作为。“局党组坚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目标理念,引领全局各项工作争优创先,提前一年实现了‘一年夯基础、两年全提升、三年争上游’发展目标。”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沾化区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齐洪升感慨地说,全区医疗保障工作改革创新争一流,可谓既“用心”又“用情”,全力以赴“惠民生”。

待遇更惠民,医保获得感更加殷实

齐洪升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根据近年来医保基金收支情况,沾化区精准测算、全力争取,密集释放医保政策红利,不断提升群众医保幸福指数。

目前,沾化区居民参保政府补助从490元提高到550元,门诊统筹报销比例从50%提高到60%;居民大病保险筹资标准提高到81元,起付线降至1.3万元,分段报销比例提高5%~10%,特殊药品报销比例提高到60%;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报销,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为50%。

自2020年1月1日起,遴选15个中医优势病种,在沾化区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开展中医优势病种和日间病房支付方式改革;自2020年6月1日起,将3大类67个病种纳入按病种定额付费,有效减轻了患者负担。职工普通门诊最高支付限额也从1000元提高到1500元,报销比例从60%提高到65%,三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分两次提高5个百分点。

“同时,扩大门诊慢性病的病种范围,试点5种癌症早期诊断纳入职工医保报销等一系列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持续走低,医疗保障获得感更加殷实。”齐洪升直言。

办事更便民,医保体验感更加顺畅

围绕缩减医保经办流程做“减量”,沾化区医保局竭尽全力优化医保惠民利企营商环境,群众医疗保障体验感更加顺畅。

经办流程抓优化。实行经办服务事项流程再造,整体申办材料由146份压缩到51份,精简率为65.07%。

待遇申办重效能。全部经办事项办理时限由430个工作日压缩至100个工作日,压缩76.74%,非即时办理事项比国家规定时限压缩74.36%。

医保服务远程办。“40项经办事项中,目前实现网上办理18项、掌上办理27项,掌办网办同时办理10项,有25项经办事项实现即时办理。”齐洪升介绍,除医疗费手工报销等暂由现场办理的事项外,其余事项基本实现对公业务“网上办”和个人业务“掌上办”。

慢病办理送上门。对无病历且行动不便的贫困人口,组织医疗专家进村入户现场鉴定;组织医疗专家到乡镇卫生院,对行动方便、无住院病例但有慢病鉴定需求的贫困人口集中开展专业检查;检查结束后,由医疗专家对病历及检查资料进行集中鉴定,涉及2033名贫困人口。

服务更暖民,医保幸福感更加充实

“强化服务重心下移,是医疗保障‘暖心服务’的直接体现,也是沾化区医保工作的一大亮点。”齐洪升坦言,沾化区在滨州市率先开展医保服务下沉社区和医疗服务项目下沉村卫生室试点,群众医疗保障幸福感更加充实了。

2020年7月,沾化区医疗保障局率先在利国乡南五社区试点医保服务站下沉社区,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补缴、门诊慢性病办理、异地住院手工报销等10项高频事项下放社区端办理,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理医保业务。

2021年,结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沾化区第一时间完成了氧气吸入、红外线治疗等12项拟下沉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核准,并先期在富源街道、古城镇4家村卫生室试点,安排专家巡回指导,确保群众就医质量不减。

“此次下沉的12项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平均下降25.39%,实现了‘准三级医院的检查、村级卫生室的收费’,大大减轻了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齐洪升介绍说,这些改革措施还同时减轻了医共体牵头医院就诊压力,减少了群众往返县城劳顿之苦,节省了群众的交通负担。

责任编辑:唐雅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