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将于11月份召开
摘要:“2021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大会”将于11月18日至20日如期召开。受全球疫情影响,本届会议以“线上+线下”形式,在北京主会场和世界多地同步举行。
2021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将于11月份召开
中国经济导报9月18日讯 记者张守营报道 今天,“2021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大会”将于11月18日至20日召开。受全球疫情影响,本届会议以“线上+线下”形式,在北京主会场和世界多地同步举行。
本届大会是在今年2月与14国主办的国际空间大学,以及4月与中、美、欧、俄等16国相关单位合办“产、学、研”模式达成共识基础上召开的。
据介绍,世界航天盛会主要有国际宇航大会、全美航天大会、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中国航天大会等。其中国际宇航大会有宇航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由国际宇航联合会、国际宇航科学院和国际空间法学会联合主办,已连续举办71届。
“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是近年来国际宇航界冲出来的一匹“黑马”。由中国宇航学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国际和平联盟(太空)、中国电子商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联合主办,国际宇航联合会、美国航天基金会、国际宇航科学院、莱斯大学空间医学全球峰会、太空探索者协会、国际空间大学、国际空间法学会等7家航天机构负责人担任大会联合主席。这是7家世界主要航天机构迄今唯一联袂支持的国际性航天大会,被业界誉为太空“达沃斯”论坛。
大会以“同一个太空,同一个家园”为主题,突出“和平、健康、合作”宗旨,深入探讨“和平利用全球空间创新技术”的解决方案,旨在促进空间产业发展、推进空间多边合作、服务人类健康福祉。
首届大会2018年在中国海南召开,中美俄三国宇航员、科学家、教育家等“破天荒”地齐聚一堂,研讨交流,创造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破冰之旅”。
第二届大会在珠海举办,与会各方发表了《太空技术和平利用联合声明》(珠海宣言)。
202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以及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欧洲航天局等机构和组织负责人向大会发来贺信贺电。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吴燕生到会致辞。大会宣布成立“国际青少年空间教育中心”,启动“国际创新研究院”运行,发表《让空间技术更好造福人类健康》科学家倡议。
据国际和平联盟(太空)执行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王天怡介绍:今年召开的第四届大会,除继续突出“空间技术、健康应用、多边合作”三个关键词外,大会着眼中国一贯坚持的“合理开发、利用空间资源,保护空间环境”的政策主张,配合11月召开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增设“绿色空间”议题,以“产、学、研”模式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探讨更好保护空间环境问题。
大会还将专题研讨“中小企业如何运用空间技术”问题,着力“搭建全球空间技术”与“全球和中国市场对接”的桥梁,促进“全球空间技术”的二次利用和产业转化。
据了解,近年来太空产业日趋升温,各国纷纷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求抢占先机。华尔街认为“太空产业”将在未来10到20年间发展成价值数万亿美元,成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责任编辑:张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