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资金双管齐下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步入“快车道”
摘要:北京推动中医药参与“三城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等科技创新园区的建设;推动创建国家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启动中医药文化“钥匙”工程;统筹各级各类社科研究机构等建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阐释中医药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以及与其他中华优秀文化的内在联系。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荆文娜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立足中医“守正创新”需要,为推动中医药特色发展,将安排中央投资62.4亿元,支持14个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围绕名医、名方开展建设,31所重点中医医院开展传承创新能力建设,2个国家中医疫病救治基地带动提升区域内中医疫病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放心用中药。
北京市某医院成药房一角。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苗露/摄 |
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支持力度,中医药满足民众健康卫生需要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在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叠加效应下,中医药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和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我国多地步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中医药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2016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发布,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从此有了法治保障。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各地各有关部门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形成了共同推进中医药发展的良好局面。特别是中医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程深度介入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专家筛选出“三药三方”等有效方药,形成覆盖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的中医药诊疗方案,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新药审评、财政投入、知识产权、中西医结合等方面对中医药发展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
不仅如此,各地陆续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7月,深圳市司法局发布《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通过立法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强化人才支持,推动中医药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江西省稳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着力提升中药材质量和道地性,强化赣产中药材品牌建设。支持组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推进赣产中药材和诊疗技术研究,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
当然,有关专家还表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仍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如总量不足、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中医药特色不突出等问题。“十四五”期间,还需持续加大对有关工作的支持。
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十三五”时期,我国共安排中央投资超过300亿元支持中医中药类项目建设。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方面,大力支持了670多个县级中医医院的建设,还遴选了110个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进行建设,也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同时,支持了19所中医药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也帮助有条件的贫困地区发展中药材种植和初加工等产业,加强了59种中成药的大品种、101种中药饮片产品的标准化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还将通过保障落实政府投入,多方面增加社会投入,加强融资渠道支持,实施一系列支持中医药发展的重大工程,涵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产学研医政联合攻关、道地中药材提升工程、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中医药开放发展等多个方面。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十四五”期间,预计中央财政对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较“十三五”时期将翻一番。
在中央加大对中医药投入的同时,地方也越来越重视对相关领域的资金支持。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财政对中医药投入持续增长,累计投入资金16.42亿元。9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建立了中医馆。9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6%村卫生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提升。
除了资金支持,医保政策也在向中医药倾斜。山东省推广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收付费,推进普通门诊和慢性病按人头付费,并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扩大中医特色优势项目等新技术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同时,提高中医药治疗报销比例,参保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使用中医药治疗,合规医疗费用医保报销比例不低于85%。
不仅如此,在今年2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中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长期投资力度。8月,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与广东省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发起设立广东中医药大健康基金,总规模300亿元,首期规模50亿元,旨在促进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大项目推进进程加速
重大项目也被看作是带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我国多地正在加紧推动中医药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日前发布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着眼于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优化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路径,以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为载体,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特色的医药创新研发与转化平台。
据了解,该方案中提到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是澳门发展中医药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该产业园于2011年成立,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首个落地项目,战略定位上立足粤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围绕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的方向,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截至目前,园区注册企业达210家,签约入驻企业104家,其中通过产业园平台培育的澳门企业共50家,签约入驻澳门企业29家,涉及中医药学、保健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聚集。
北京推动中医药参与“三城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等科技创新园区的建设;推动创建国家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启动中医药文化“钥匙”工程;统筹各级各类社科研究机构等建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阐释中医药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以及与其他中华优秀文化的内在联系。
河北则支持河北省中医院申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加快建设中医药类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同时,支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西医并重的国家医学中心。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