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修复科技新成果亮相2021年服贸会 观众可通过VR参观污染土壤“修复工厂”
摘要: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携多项环境修复科技新成果亮相,充分展示中国环保企业“助力‘双碳’目标、以科技创造宜居环境”的前瞻行动。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白雪
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的土壤淋洗装备,能将土壤筛分到头发丝级别的70微米,污染土壤减量浓缩可达70%;自主创新的连续管式原位注入装备,是国际先进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新秀”;污染土壤热脱附装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国内多个大型场地示范应用,填补行业技术空白;还有实现国产化创新的原位加热修复技术系统、中外合作生产的食品级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药剂产品……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工修复公司”)携多项环境修复科技新成果亮相,充分展示中国环保企业“助力‘双碳’目标、以科技创造宜居环境”的前瞻行动。
土壤污染治理是我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之一,与老百姓“吃的放心,住得安心”息息相关。土壤污染修复是如何实现的?污染物去除后去哪儿了?本届服贸会上,北京建工修复公司借助虚拟现实技术(VR),展示了国内首个“修复工厂”——华南钢铁地块修复项目现场实景。该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多技术协同联用理念修复污染土壤,解决了土壤污染物种类多、分布复杂、污染程度差异大等突出难题。观众通过手机参观不同工艺环节,详细了解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流程。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下,环境修复技术也在加快创新。北京建工修复公司负责人介绍,依托国家级研发平台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公司不断加强土壤污染监测、修复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精准治污能力,开展了多项首创性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多项自主研发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实现污染土壤减量化、资源化,是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重要体现。北京建工修复公司自主研发的污染土壤快速淋洗装备,代表了目前国内污染土壤减量浓缩技术的最高水平。该技术可高效分离不同大小的土壤颗粒,将污染物集中到70微米以下的细颗粒中,占总量70%的粗颗粒通过清洗达标,实现了污染土壤减量浓缩。该工艺节能低耗,洗脱用水可循环使用,洗净的粗颗粒实现资源化利用,很好地平衡了质量、效率和成本,体现了科学高效、环境友好、节约资源的绿色可持续修复理念。淋洗装备目前已经完成第六代技术升级,先后在广东、青海、山东、云南等大型污染土壤修复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曾作为土壤污染治理领域唯一自主科技成果,入选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新时代部分。
《土壤污染防治法》确定的“水土共治”原则,推动环境修复未来将朝着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北京建工修复公司最新科研成果“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连续管式原位注入技术及装备”,在完成技术鉴定后首次公开亮相。该装备可实现向地下钻进和药剂注射一次完成,示范验证有效修复深度达100米,满足多种地质条件的污染场地修复需求,集成化自动化设计提高了作业效率,整体运行成本较低。该技术经专家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污染土壤及地下水原位协同修复,提供了高效、实用和经济的全新技术方案。
污染场地原位热修复技术近年来在国内研究和应用的热度上升,北京建工修复公司通过中外技术合作,率先开展技术布局,并结合我国修复项目实际特点,在能耗管理、智能控制、精准修复等方面实现了工程技术国产化创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公司引进并生产的环境友好型修复药剂也在展会中亮相,系列产品涵盖重金属稳定化、原位生物化学还原、好氧生物修复技术等,药剂原料安全性达到了食品级,对环境安全友好。
据了解,作为国内最早专门从事环境修复的公司之一,北京建工修复公司通过研发与创新,形成了综合全面的技术体系,在国内场地修复领域有着最强的综合技术实力,获得境内外135项专利授权,参编标准、指南、工法等19项,累计已完成和正在服务的环境修复项目300余例,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
面向“十四五”,北京建工修复公司将持续聚焦土壤与地下水修复领域,以绿色可持续修复为核心,以专业服务赋能产业运营,积极布局多元化产业链,为客户提供集环境调查咨询、规划设计、工程管理、产业运营与投资为一体的系统解决方案,致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环境修复综合服务商”,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中国,贡献更多“科技名片”。
责任编辑: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