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区:加快经略海洋攻势 纵深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摘要:加快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发展。聚焦“高能级国际航运要素集聚区”总体目标,依托远洋广场航运贸易特色楼宇积极申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高楼宇产业集聚度和品牌化建设。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赵玮、殷新宇 记者殷晓旭报道 今年以来,青岛市市南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等方面推动经略海洋纵深发展。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以上。
航运物流势头强劲。打响“高能级国际航运要素集聚区”品牌,依托市南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举办市南区船东公司座谈会、航运物流企业专场招聘会、“疫情形势下的航运企业发展”座谈会等20余场活动,切实解决企业需求,助力企业提质升级。依托远洋大厦双子楼等高端楼宇,以楼长制、租税联动等方式,集聚航运、金融、法律等高端要素,积极推进航运贸易特色楼宇建设。2021年上半年,以航运物流企业为主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297.56亿元,同比增速99.0%,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
青岛市海军博物馆新馆竣工并对外开放。供图:崔晓凤
滨海旅游流量变现。“青岛旅游001号”“青岛旅游002号”观光旅游船顺利交付并完成试航,开启崭新海上旅游线路。中山路老环球121青岛老城记忆地标开业运营,幻光之城沉浸馆、海底捞体验店成为中山路新崛起的网红打卡地。海军博物馆新馆竣工并对外开放,日均接待量超5000人次。海角七号、伊美萝薇获评首批省级5星级民宿。“采风写生青岛行”夏季艺术之旅走进市南,“有色”不同艺术展在太平角18号展出,青岛鲁作家俱博物馆、“青岛之光”历史建筑展览馆、青岛百年水彩博物馆等开馆,举办“中山路光影秀”“尚街里·银鱼巷夏日市集”等系列主题活动,在市南留下海洋文化印记。
海洋教育蓬勃发展。扎实推进“以海育人”项目,《基础教育海洋特色课程汇》获得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组织海底世界、海信探索中心、水准零点景区等研学企业参加2021中国(青岛)研学旅游创新发展大会等活动。扎实推进海洋STEAM课程和“N师课堂”,做好“互联网+”海洋教育。协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推进海洋VR课程进校园研究和实践,组织海洋教师开展VR海洋课程培训,探索海洋教育新模式。依托海洋教育联盟单位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线上海洋科普教育。
海洋科技突破发展。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海洋科技孵化器在青启用,水下物联网通讯装备、水下智能仿生机器人等5个项目入驻,青岛金融研究院、青岛市股权与创业投资行业协会等6家合作机构落地。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正式开园,聚焦海洋仪器、分析仪器、智能仪器仪表等领域,培育一批“硬科技”企业和产品。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竣工并交付使用,组建信息最全面的海洋渔业资源科学研究共享中心,为国内科研、教学、产业提供畅通、高效、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
涉海企业成绩斐然。对12家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发放140万元奖励资金。涉海龙头企业海程邦达成功在上交所敲钟,是青岛市2021年首家IPO过会企业;中外运创新项目入围国家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案。青岛世悠联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青岛天恒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青岛普发世纪航运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新获评A级物流企业,青岛鼎世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开瑞国际物流(山东)股份有限公司2家A级物流企业提质升级。上半年,市南区新增玺东供应链管理(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海龙辰晖仓储物流有限公司等88家航运物流企业,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北方中心”、青岛雅星船务有限公司等23项涉海项目落地,涉海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下一步,市南区将加快推进经略海洋攻势,做大做强现代海洋产业集群,聚焦产业能级提升,打造海洋技术创新高地,推动海洋经济新发展。
图为市南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大厅。供图:崔晓凤
加快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发展。聚焦“高能级国际航运要素集聚区”总体目标,依托远洋广场航运贸易特色楼宇积极申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高楼宇产业集聚度和品牌化建设。积极发挥市南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作用,以线下公共空间和线上企业平台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打造政策先行、金融配套、设施领先、服务一流的落户体验和创新创业支持。针对航运IT、外语专业人才招聘、海运费垫资压力大、数字化转型难等问题,充分发挥各类专家智库和高校作用,通过人才招聘进校园、专题培训、银企对接会、航运贸易企业交流会、多部门会商等方式,积极构建“企业成群、要素成市、产业成链”的航运贸易生态圈。
推动海洋文化旅游发展壮大。以青岛旅游集团、银海旅游集团等企业为主体,以青岛海滨风景区等景区为支撑,推动智慧景区建设,鼓励发展滨海度假、游艇休闲、帆船体验等旅游业态,开发旅游线路等活动。推进名人故居沉浸式文旅项目、“动物园奇妙夜”等项目落地,引导“流量”变“留量”。举办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加大《基础教育海洋特色课程汇》推广,开展基于信息技术、大数据支撑的“海洋+课程”“海洋+联盟”“海洋+教科研”“海洋+评价”行动,建设海洋创新实验室,打造“互联网+海洋教育”新样态,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海洋科普意识。
促进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等科研平台作用,吸引国内外海洋产业高端人才、尖端技术、先进产品转化为市场化项目落户。加快推进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技中心建设,打造国家海洋生命和水产学科重大科研、国际合作项目基础平台,建设国家海洋生命领域高端人才的重要基地。建立市南区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库,组织企业积极申报省、市服务业创新中心以及入库青岛新经济潜力企业,引导产业集聚,涌现更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规模以上企业。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