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山东莱西:产学研赋能乡村生态振兴

2021-08-23 17:34 中国发展网
山东莱西 乡村生态振兴

摘要:日前,同济大学绿水青山实践团队走进莱西市开展农村水环境问题实践调研,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联合当地干部共同为素有“半岛水都”之称的莱西市守护水环境生态,助力乡村生态振兴,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绿色生态发展样本。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周钰翔、记者殷晓旭报道  “我们通过综合运用卫星遥感、低空无人机监测和无人船采样+化学分析等前沿技术手段进行水质监测,为后续开展综合分析和‘问诊把脉’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山东省莱西市的莱西湖畔,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周雪飞教授正指导同学们运用无人船进行水样采集。

日前,同济大学绿水青山实践团队走进莱西市开展农村水环境问题实践调研,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联合当地干部共同为素有“半岛水都”之称的莱西市守护水环境生态,助力乡村生态振兴,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绿色生态发展样本。

“在深入走访基础上,我们团队选取了莱西境内的重要水源地大沽河和胶东半岛第一大水库莱西湖作为样本采集区开展调研活动,期待进一步提高当地‘可利用水资源’的有效使用率。”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艺蒙同学介绍。

作为青岛市首家、山东省第三家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奖牌的县级市,近年来,莱西市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进一步提升“可利用水资源”的有效使用率,推动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这一重点课题。

为切实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莱西市组织当地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团市委、镇街等多个部门联合研究解决对策,在不断探索过程中,一条“通过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问题解决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今年上半年,青岛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的莱西实训队员先后两次走进同济大学,与校方探讨开展校地合作、专业人才引进等工作。“我们希望借助同济大学的科研、人才等优势,将莱西的绿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起与同济大学开展校地合作的初衷,莱西实训队员、南墅镇党委委员许文帅介绍。

7-8月,在同济大学周雪飞、林怡、高峰等教授老师指导下,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9名本、硕、博学子组成的绿水青山实践团队走进莱西,探索对当地水资源环境保护、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等问题解决研究规划方案。

在实践团队成员与当地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形成解决方案:在源头通过进行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保护水源地水质、保障群众用水安全;在末端通过进行集中和分散污水再生、实现大小循环回用,缓解农业用水压力。

作为2021年度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类重点社会实践团队,同济大学绿水青山实践团队还将通过云端实践、云端走访的形式,调查农药、肥料使用和户厕改造的相关现状,争取对莱西乡村振兴和水资源保护贡献更多力量。

据悉,在莱西市与同济大学签订的《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地联盟协议》中,双方决定在位于胶东半岛核心地理位置的莱西市建立同济大学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基地、实习基地,并探索校地联合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逐步构建起适应地方发展急需的人才输送体系,实现双方在就业招聘、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责任编辑:吕娅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