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沙河口区16个各类基地孵化企业300余家 ——“双创大连 逐梦未来”系列报道之五
摘要:开展“招工在社区、求职在家门”活动,为退役军人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全年共举办招聘会30场,解决就业数百人。组建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团队,聘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沈雁峰为退役军人创业导师,“沈雁峰工作室”被评为辽宁省退役军人创新工作室。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施文郁
大连沙河口区不断探索实践,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12月取得了“省级区域双创示范基地”称号。目前,全区共有各类创新创业基地16个,其中科技型孵化器4个,市级A级创业孵化平台3个;众创空间4个。孵化企业300余家,培养创业带头人380人,带动就业3000余人。
2021年1月,根据大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进行省级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激励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了《沙河口区关于申报省级区域“双创”示范基地的自评价报告》,及《沙河口区申报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激励量化指标表》。沙河口区代表大连市在辽宁省12个区市县省级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评选中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为大连市争取激励资金300万元。2020年沙河口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9家,目前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9家;雏鹰企业14家;2020年技术合同成交额22.44亿元。
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2020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资源集聚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的实施方案》、《关于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的实施意见》、《沙河口区推进“三个转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举措和扶持办法,重点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等方面给与政策支持。
积极落实创新创业政策。一是对沙河口区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众创空间,在市级给予奖励的基础上,再分别给予区级补助。按照大连市科技孵化器和备案众创空间年度考评结果,对获科技得优秀考评结果的市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在市级给予补助的基础上,再分别给予区级相应补助。组织并推荐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申报2018年度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资金,区级兑现补助资金194.735万元。2020年积极兑现我区26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资金225万元。二是积极落实创业政策,助力创业企业持续发展。2020年补贴首次创业场地租金20户,金额6万元;创业带头人社保补贴3户,补贴人员83人,发放资金19.49万元。
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加大“双创”示范基地、“双创”支撑平台项目和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力度,2019年通过实地指导调研,帮助追梦人、和平汇、创泰汇取得市级A级创业孵化平台。支持高校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聚集创新资源,进一步促进技术转移,加快推进成果转化。深化与大连化物所的战略合作,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与大连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交通产业相关高效院所、企事业单位成立了“大连交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优化金融环境。沙河口区现有境内上市企业2家,拟上市后备企业20家。积极组织拟上市后备企业参加各类培训会,让企业了解资本市场,熟悉资本市场,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将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纳入并跟踪培育。
支持劳动者积极创业。持续打造创业服务“大手拉小手,创业伴你行”活动,提升创业者素质能力。帮助初创企业申请创业场地补贴资金。积极创建“就业产业园区”,整合发挥灵活就业扶持政策合力,鼓励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直播经济与多渠道灵活就业的良性互通互动,助力新业态发展。与追梦人、和平汇、梦想长廊等孵化基地企业开展就业系列活动,加强对社会就业中介机构指导配合等。
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依托辖区内高校院所的集聚优势,开展免费创业培训和指导,帮助大学生对接人才、场地和金融服务等需求,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就业。开展新就业或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住房保障工作,发放租房及购房补贴。开展“双创管家”进校园服务模式,通过视频连线对政策法规、材料准备、办理流程等进行“云指导”,延伸绿色通道。
特色参展全市创博会。沙河口区作为首批省级创业型县区,积极策划参与大连市第18届创博会。本着“创新活力沙河口,创业就业新征程”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两区五片一湾线”和全面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的发展定位,布展中科院化物所等科研院所、大商所等金融领域、东财和交大等高校、和平汇等功能型创业孵化企业、法施达集团等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和闲美家服等失业人员创就业企业6大领域,全面彰显沙河口区在就业创业中的“智力”“财力”“合力”“助力”“魅力”“惠力”等6大活力。
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一是加强政策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不断激发广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强烈愿望。多渠道、多形式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提供支持,切实加强对退役军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指导。定期邀请权威部门进行政策解读,帮助退役军人了解大连市在扶持就业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具体规定和办理流程,为广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政策支撑。二是构建创业平台,拓展就业渠道,努力创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良好环境。
由区政府出资,在冰山慧谷建设大连首家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解决了退役军人创业场所难题。目前,区退役军人孵化基地入驻企业12家,带动就业160余人,每年上缴税收达到110余万元。与大连船舶工程公司合作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基地,与大连气体公司等驻区10余家企业建立退役军人安置合作协议。推出了“服务企业代表处”“服务管家”“八办八减”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三是加强技能培训,强化典型引领,全面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质量效能。积极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开展“招工在社区、求职在家门”活动,为退役军人提供精准就业服务,全年共举办招聘会30场,解决就业数百人。组建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团队,聘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沈雁峰为退役军人创业导师,“沈雁峰工作室”被评为辽宁省退役军人创新工作室。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