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甘肃酒泉:一部绝妙“节水经”,成就河西“万亩春”

2021-07-23 09:4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我们从过去的‘浇地’变成‘浇作物’,从‘浇水’变成‘浇营养液’。”赵富强形象地说,通过使用膜下滴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达到了节水、节肥、节药,省工、省力、省心和增产、增收、增效的良好效果。“

 五彩斑斓的疏勒河灌区。王亚虎/摄

五彩斑斓的疏勒河灌区。王亚虎/摄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成静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甘肃省酒泉市因酒得名,却严重缺水。这里年均降水量只有40~176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100~3100毫米,属极端干旱地区。尽管地处“河西走廊”,有黑河、疏勒河、苏干湖三个水系,水资源可利用量31亿立方米,但是,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面积42%的酒泉市耕地亩均水资源量只有1200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水资源量只有2.1万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4。不仅如此,目前酒泉市地表水引进量已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65%,开发利用率已超过了生态平衡极限。

近年来,酒泉市以“深度节水、极限节水”为要求,全领域全行业全过程推进节水,特别是在高效节水特色农业方面做文章,水生态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日前,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跟随采访团深入酒泉市多个地区,实地探访了当地的高效节水特色农业项目。

高效节水灌溉“旱涝保丰收”

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总寨镇西店村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示范基地,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看到,在炎炎烈日的炙烤下,农田里却是一片绿意盎然,西兰花、毛豆、西红柿不畏烈日,竞相生长。走近一看,植物下面的土壤里,一小段露在外面的黑色管子暴露了植物不怕晒的秘密。

原来,黑色管子里的水可以对植物的根部进行精准灌溉,这样就可以避免原来“大水漫灌”式的浪费。

“我们的24小时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实现节水40%,亩均农药用量减少20%,亩均节肥30%。”总寨镇党委书记刘丽梅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总寨镇下辖9个行政村,总面积1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万亩。3年来,总寨镇共整合各类资金7774万元,引入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采用“信息化+水肥一体化+平台整治”,对当地的农业灌溉方式进行改造升级。目前,总寨镇在7个村共建设高标准农田4.6万亩,采取管灌、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技术,实现了“旱涝保丰收”的良好局面。

大禹节水酒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辉荣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实施高效节水技术之前,一亩地灌溉一次需要用水150~160立方米,一季需要灌溉4~5次,灌溉一亩地共需耗水600~750立方米。而采用高效节水技术之后,每亩地每次灌溉只需用水40~50立方米,一季总共灌溉8~10次,一亩地耗水量减少到400~500立方米。

高标准农田省水省肥还省人工,一年下来可以节约一笔不小的费用。刘丽梅给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算了一笔细账:就拿玉米来说,原来用机井水漫灌,一亩地每轮需要灌溉1.5小时,每小时水费16元,一年共需灌溉7轮。而实施管灌之后,每亩地每轮只需灌溉1个小时,节省8元,7轮就可以节省56元。人工的费用是每小时15元,实施灌溉自动化之后,每亩地每年可节省人工3.5工时,即节省52元。因此节水和节省人工两项每亩地每年可以省下108元。“再加上节省下来的化肥费用,一亩地每年可以增加300元左右的收入。全镇共有4.6万亩耕地建设了高标准农田,加起来就是1400万元左右的收入。平均到全镇2万人口,每人每年可以增收690元。”刘丽梅说。

“浇地”变成“浇作物”

甘肃省国有饮马农场前身为兰州军区农建十一师三、四团,1975年划归甘肃省农垦总公司,命名为国营饮马农场,隶属于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目前种植面积10万亩。

据饮马农场副场长赵富强介绍,这里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太阳辐射强,适宜种植啤酒花、大麦、小麦、玉米、食葵、白瓜籽、洋葱、孜然、苜蓿等多种农作物,是甘肃省粮、棉、油的主产地。然而,由于田间渠道衬砌率低,跑、冒、渗、漏现象严重。为了降本增效,加快向现代化农业科技企业转型,近年来,饮马农场在酒泉市、玉门市政府和疏勒河水资源利用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建设各类高效节水(滴灌)项目12个,共计完成高效节水(滴灌)建设总面积7.35万亩,种植使用面积达5.1万亩,目前每年正常投入使用的面积达3.5万亩左右。

“我们从过去的‘浇地’变成‘浇作物’,从‘浇水’变成‘浇营养液’。”赵富强形象地说,通过使用膜下滴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达到了节水、节肥、节药,省工、省力、省心和增产、增收、增效的良好效果。“现在与过去相比,节水40%以上,省肥20%,省药10%,增加土地使用面积7~10%,亩均增加经济效益30%以上。”

据介绍,该工程极大地缓解了疏勒河昌马灌区地表水供需紧张的矛盾,同时也改善了农田生态平衡,大大减少了水土环境污染,通过现代科技指导农业生产并大面积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产业化转型和区域经济发展。

饮马农场一分场副场长杜文强指着不远处的一块地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现在这里种植的是西葫芦,总共有5000多亩。在采用高效节水技术之前,这里是不种西葫芦的,因为之前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浇地,不但成本高,而且会将结出的西葫芦全都泡死。在采用滴灌的方式后,不但能保证西葫芦的生长,而且一个生育期的用水量从每亩600~800立方米减少到了200立方米,可节约50~60元。”不仅如此,采用滴灌技术之后,将以前的田埂都去掉了,整体面积增加了10~15%。“你看,现在西葫芦已经长到十几公分了。今年又会有个好收成。”

戈壁滩上的新绿洲

在瓜州县广至乡库区后扶高效节水特色农业示范区,46岁的库区移民马桂芳正和其他同伴一起,将成熟的西瓜采摘下来,装进小筐,等待运瓜车将这些西瓜带走。大棚里瓜果飘香,种植着好几种西瓜和蜜瓜,随手打开一个就是香气扑鼻、甘甜如蜜。10年前,马桂芳从定西的岷县搬家到这里,她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原来家里种的是麦子和土豆等作物,产量不大,自己吃都不够,而现在,她在农业示范区打工,再加上移民补贴和合作社分红,一年的收入能达到1.5~1.6万元。

据广至乡人大主席魏红琴介绍,广至藏族乡是为集中安置引洮工程九甸峡库区外迁移民而新建的农业综合开发乡,全乡共安置九甸峡库区外迁移民1938户、8929人。自2008年以来,广至乡先后投入项目资金1.5亿元,建成高效节水日光温室及钢架大棚产业园区,配套高标准智能化育苗棚。

“近年来,我们持续扩大戈壁生态节水农业规模,全乡累计建成日光温室1250座,钢架大棚525座,高标准智能化育苗棚2座,戈壁农业面积达到2200亩,实现了‘户均1座增收棚、户均增收2~3万元’的目标。”瓜州水务局项目办主任张建文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据广至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石金峰介绍,园区种植的蜜瓜使用了温室膜下滴灌种植模式,每亩的年用水量仅为120立方米,较以往减少了280立方米。整个园区可实现年节水60余万立方米,实现年均收入4000多万元,真正实现了节水增收。“我们这里光照强、土壤碱性大、昼夜温差大,所以产出的瓜甜度极高,特别受市场欢迎。别看个头只有两个拳头那么大,但一个能卖到20~30元,大一些的能卖到50~60元。而且,我们的瓜在成熟之前都被订出去了,根本不愁卖。”看着满棚的西瓜,魏红琴骄傲地说。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