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如何打造未来产业?
摘要:通过组织实施7大重点工程,促进形成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院校有益、金融有力、中介有用、协同高效的未来产业创新生态环境,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崔志强报道 近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的第九场发布会,主题是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深入解读《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介绍:《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中对未来产业定义为:未来产业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生物技术等与工业技术交叉融合为驱动,代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发展方向,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性产业、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先导性产业、影响未来发展潜力的颠覆性产业、提升未来竞争能力的前瞻性产业,对生产生活影响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
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呈现多领域、跨学科、群体性突破新态势,发达国家纷纷加强对未来产业领域的布局,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已经提前谋划颠覆性、变革性产业发展,加大了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技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投资研发。未来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科技创新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从国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国内双循环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国内众多省市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沈阳等地都已立足自身基础,强化前瞻布局,围绕人工智能、半导体、工业互联网、生物技术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培育和发展,着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抢占先机,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引领性发展;从省内看,近年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推进下,山西先后建成了中科院煤化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重点研发平台,太钢集团、太重集团、中车太原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集聚了碳纤维、新型半导体、光伏材料等一批国内国际一流的创新团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创新成果,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未来产业规划》主要分三个时间阶段来谋划布局。
第一个发展阶段是“十四五”夯实基础。到2025年,山西成为我国发展未来产业的先行区。未来产业初步实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无到有”的转变,深度融入京津冀一体化,长三角、大湾区分工协同以及国家重大战略当中,为“十四五”转型出雏型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十五年形成体系。到2035年,山西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示范区。未来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航天航空、海洋装备、新能源的关键共性技术创新能力名列国内前茅,重点产品和服务覆盖国内主要市场,一批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初步具备国际引领作用;第三个发展阶段是三十年全面发展。到2050年,山西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区。未来产业构建起较成熟的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重点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主要市场,形成一批国际领军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
山西省工信厅技术创新处处长史智锋介绍:未来产业是长期孕育的产业,为保障未来产业在长期推进过程中稳定、蓬勃、健康、持续发展下去,《未来产业规划》具体提出7项重点工程,21项具体推进措施。通过组织实施7大重点工程,促进形成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院校有益、金融有力、中介有用、协同高效的未来产业创新生态环境,推动未来产业发展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