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多模式地面交通出行:要实现感官+功效+文化三种体验的融合

2021-07-06 16:09 中国发展网 胡钊 记者皮泽红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胡钊 记者皮泽红报道  

2021年7月3日,由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城市观察》杂志社、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九届“设计城市”圆桌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红楼多媒体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研讨会主题为“广州街道空间营造与品质优化”,共有来自省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专家学者、媒体等40余人线下参加,此外线上参与者70余人,总计120余人参与本次会议。

研讨会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王世福教授与赵渺希教授主持,广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郭德焱与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麦均洪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郭德焱副主席指出,“设计城市”系列圆桌研讨会是一个集聚政学研企各界精英共同探讨当下城市发展的学术平台,此次研讨会也是“百年征程 百年初心”——第十一届广州学术季的一场重要学术活动,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深化城市问题研讨、打通理论舆论阵地、推动研讨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麦均洪副书记回顾了以林克明先生为代表的华工建院师生积极投身广州百年城建的光荣历史,并希望本次活动以此为契机,开阔视野,增进友谊,激励创新,共同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潘海啸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邓昭华副教授,美国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中国区副主管刘少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黄幸副教授作了主题演讲,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所所长胡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刘晖副教授与魏宗财副教授作为点评与讨论嘉宾参与了本次研讨。

潘海啸是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演讲讨论了多模式地面交通出行体验评价体系与改善策略。潘教授指出,实现交往和交互是街道的核心功能之一。从城市建设理念的演化视角来看,在满足了安全生活这一前提下,从单一标志性项目、建筑或者构筑物的建设,到街道作为一个经济体的效用评估,再到人文关怀与可持续发展,其包含范畴的丰富度是逐渐提升的。这些内容本质上暗合了城市品质的三个维度:表皮体验(感官),功效体验(存在)和文化体验(精神)。其中,功效体验是表皮体验和文化体验的基础。在提升街道空间品质的规划中,如何让这三个维度的要素进行合理化的整合是重中之重。

潘教授提出,根据凯文·林奇的理论,人们对于街道空间的高频率使用使得城市变得更加富有活力,因而在许多西方高品质的城市中,比起天际线,规划师在交通转型的背景下会更加关注城市“地平线”的设计,而且这种关注不仅仅局限于街道立面这种表皮体验,深层次的街道空间品质和文化符号这类功效体验和文化体验更是成为了设计的核心议题。因此,在行为主导下的街道多维要素整合需要关注:①关注不同年龄、不同特征人群对于街道的使用情况,比如,是否具有完善可用的无障碍设施系统?②强调良好的出行体验是对出行需求的疏解,它不仅仅依赖于大尺度的空间形态与景观的设计,也需要近距离、可感知、可驻留、可体验,特别是可参与的空间排布;③关注文化元素的注入,有活力的街道空间不但需要工具性的,满足功效体验的要素,诸如长凳、垃圾箱等,也需要“非工具性”的,满足文化体验的要素,比如特殊的文化艺术活动等;④关注慢行尤其是骑行空间条件的创造,以广州为例,约有52.2%的出行发生在4公里以内,而这与广州部分街道相对恶劣的骑行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邓昭华是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他以“街道的尽头是广场”为主题分享了他在参与海珠广场品质提升项目的历程以及心得体会。他认为街道和广场相加才能形成完整意义的公共空间,而公共空间具有的现实意义在于公众的可达性,同时应提供可持续地关怀与引导。

邓昭华副教授提出了三个经典的公共空间营造原则:一是建立连接路径原则,应使城市空间具有渗透性、可达性,形成没有尽端路的街区结构;二是场所营造原则,作为城市设计核心的场所营造应关注空间的围合、步行的尺度与行人安全、以及场所精神的营造,其中场所精神的营造需要人的行为与场所功能的双向互动。三是功能与形态混合原则,通过混合的功能形态与良好的视线和路径引导,构成丰富的空间体验和和谐互动的城市空间。

邓昭华副教授提出,在中外差异的背景下,上述公共空间营造的原则在国内应用时需要进行在地化和适应性的提升。骑楼街作为广州历史上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是广州独具特色的物质元素。海珠广场连接着多条街道的尽端,承载着广州历史空间的变迁。虽然海珠广场在五六十年代经历过辉煌的规划建设,一直保留有较高的认知度,但后来因较低的人群活力而存在着空间的低效使用。因此团队提出需要让海珠广场真正成为一个广场和步行的空间,一方面应保证人行过街的连续和安全,另一方面应提供具有地域特色的场所精神和活动支持。邓昭华副教授分享了海珠广场改造提升中的若干措施,包括车行交通调整、过街安全保障、文化要素融入等,通过系列设计手法的推敲最终形成五边形放射状的广场空间,从而实现了从交通空间向公共空间的回归。

(ITDP中国区副主管,慢行交通、绿道、停车管理项目负责人、快速公交(BRT)系统、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咨询专家刘少坤以亚洲多座城市为例,从国际机构的视角展示如何看待社区建设和城市街道的设计。人类社会自21世纪之后已有超过50%的人口聚居在城市,城市俨然成为人类活动最主要的空间,未来的城市化区域更是会集中在东亚以及东南亚片区。城市街道作为承载城市活动主要的公共空间,正面临着交通拥堵、以及由于街道设计不合理所衍生出的社会与健康问题的困扰。在全球尤其是亚洲普遍存在着以机动车为主导的街道和交通系统设计,其实已经很难承担着人口增长和快速发展的挑战。

刘少坤认为如今的设计师在城市街道的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一、过分考虑了机动车的问题,而忽视了真正应该服务的人群,这便导致现有的机动车交通系统塑造了整个现代的城市形态。例如老挝首都万象、以及国内的很多中小城市都面临着街道空间被机动车占据,留给行人的空间相当稀少的问题,这背后的原因除了缺少相应的设施以及恰当的管理外,更多在于街道设计的不恰当。街道设计的细节语言往往给街道使用者强烈的暗示,正如深圳的街道设计虽然考虑到了人车冲突的问题,但由于整体设计明显带有机动车优先级的设定,导致机动车不断抢占新的街道空间,致使实际情况背离了设计师原有的初衷。

二、对于公交的处理细节并不完善,公交产品的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公交车拥堵是整个城市街道拥堵的主要的因素。例如缺少固定的停车点,使得人们需要在长达百米的范围内判断自己所要搭乘的公交停靠点,这直接导致公交的乘车体验感较差。又如公交站点的设置不合理导致机动车道的部分空间被无效利用。

三、街道的设计需要考虑阳光问题,东亚或中国人对于阳光的接受程度和西方人有很大不同。所以在街道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不同地域人的需求,在东亚地区则需要提供遮阳设施才更符合人们使用需求。

四、街道的设计需要关注不同群体的真实诉求。不同的城市市民需要的街道空间不一样,但大家对于过街的需求是一致的,在街道设计中要关注弱势群体的过街需求,尤其是中国城市正面临这老龄化,我们更应该做出改变,通过精细化的设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五、恰当的处理街头经济才能提升城市的趣味。城市道路不仅是交互需求,其更多的可能需要去汇聚人气。流量意味着财富,通过恰当的街头经济引入是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

针对五大问题刘少坤进而提出减少机动车出行需求、引导居民更多的选择可持续交通方式、提高街道品质,包含所有的使用三个策略,以及发展鼓励步行街区、优先骑行自行车道建设、创建密集的街道网络、支持高质量公共交通体系、通过规范停车和交通使用来增加城市机动性、建设与公交运力相匹配的高密度城市建成区、规划多功能混合社区、创造短距离通勤的紧凑区域八大原则。

最后,刘少坤认为,构建包容性街道是亚洲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个好的街道设计需要满足不同群体的市民需求,只有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好的设计它才是有生命力的,才会受到各方所推崇。我们需要从以机动车为主导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步行友好的街道空间设计,通过增加合适的过街通道、无障碍设施、压缩机动车使用空间、营造丰富的街头活动等方式,最终实现人车共享的城市街道空间。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黄幸副教授以成都市为例,从绅士化的角度分析了街道的空间更新问题。在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城市之间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关系,也出现了如空间重构、绅士化、全球化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存量规划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更新不再是简单的物质更新,而是包含了不同的角色和要素的多元社会文化空间更新。

黄幸副教授认为,街道既是一个边界,更是一种融合,是人们展示身份交互或实现自我的重要空间。街道是社会的、公共的、多元的,但也是排斥的,因此街道具有非常复杂的属性。街道常常伴随城市更新的变化而变化,它可能成为两个不同阶层的分界线,同时也可能成为不同区隔之间的联合带;不同群体和角色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妥协和相互抗争在街道这一载体上会同时呈现。

黄幸副教授从不同的群体视角出发,对成都太古里绅士化过程中的不同主体的资本逻辑进行了探讨。太古里从一个传统邻里单元变成了一个开放式的高档商业街区,其整体的演变过程可看作是绅士化的过程。在绅士化的过程中包含了地方政府、开发商、消费者、原住居民、周边商户、租户等不同的主体。地方政府主要是追求城市的形象意义和象征资本;消费者群体主要展现的是对文化资本的追求;开发商则完成了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化与积累;原住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会失去一些社会资本,但也会得到一定的经济资本补偿。

整体而言,太古里的绅士化遵循全球化和本土化两种逻辑。在全球化逻辑层面,太古里的再开发使原有衰败的邻里被面向国际和全球的高档消费空间取代,消费对象转为中高收入群体,经营品牌多为国际一线品牌或全球奢侈品旗舰店。与之相反,太古里周边遵循的是本土化逻辑,周边新兴的开发区域逐渐发展成多为本土化的精品餐饮店及新兴产业商铺。因此消费者在太古里及其周边可以同时体验到全球化与本土化两种氛围。

黄幸副教授认为街道在太古里的空间层级划分中既有分异作用,更有融合作用。分异主要是指物理空间的分异,如东糠市街、西糠市街等将太古里的高档消费空间与周围的传统邻里空间进行了划分,同时也将低收入居民与高收入消费人群进行了划分;而融合是指周边老旧小区的外来租户与高档消费空间之间的依存,以及高档消费空间与周边的新兴店铺所形成消费空间的融合。

最后,黄幸副教授总结认为,在城市更新中,我们不能只关注更新的本体,更多的要重视更新主体周边的邻近区域。街道在更新主体区域及其邻近区域的绅士化过程中起到了承接的载体作用。街道不仅仅是分界的标志,更是一种社会的融合。同时,我们也要对高档商业街区的更新开发模式、全球化与本土化元素的融合方式、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有机和谐兼顾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研讨会的圆桌讨论环节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王世福教授主持。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所所长胡峰认为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的关键在于对“老城市新活力”发展目标的解读和做法。老城市新活力意味着通过使用新手法、理念、土地关系转变来传承广州老城市浓厚的文脉与基因,新的活力意味着重视“人-产-城”的逻辑关系,如何吸引人才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问题。而街道之于城市,如同心脏搭桥手术的毛细血管,是城市品质提升中最快最容易切入的点。其中,衔接与完善建筑和市政道路的接入口是提升街道空间品质很好的技术手段;无障碍系统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良心和水平;生活性街道应重点突出便捷面设计以避免断面线形的单一。

胡峰所长针对未来广州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的工作方向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大专业设计的浓度,将规划的逻辑思维、建筑的精细思维、景观的落地思维以及市政的工程思维结合;二是构建高效实施路径,协调好政府、市场、施工单位等多方关系,建立并逐渐调整相应的公积金、应急制度,实现社会资本公共财政资本共同进步;三是维护与运营,统一设计、建设、管理、资本进入一个良性的正相关发展关系。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刘晖副教授从历史遗产保护方面解读了街道空间品质提升。1920年前后广州城市风貌和交通系统的变革掀起了骑楼建设的高潮,新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原来两米宽的街道难以承载交通,随之而来的是大拆大建、开辟新马路、拆城墙等新城运动。至20年代末30年代初,伴随着花园城市这一新理念引入广州,骑楼的建设受到限制。30年代的《广州城市设计概要草案》将林荫道与公园地点及规划作为单独章节,尤其凸显了交通功能、城市美观与休闲游憩的一体化。随着模范住宅区的建设,广州出现了不同于骑楼形式的更好的近现代的生活性街道,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周边居住服务模式,新中国成立后的社区建设中许多理念设计手法与模范住宅区一脉相承。由此可见,街道品质生活见证了广州建制市制100年来的城市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与交通工具的迭代,对于30年代的城市设计章程的4个要点——安全、经济、卫生、美观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魏宗财副教授围绕会议的主题展开了一些思考和延伸。街道空间是城市的“毛细血管”,触及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活力是街道空间品质优化的核心要点,其评价因素需要多元综合,包括物质环境因素、市民的主观情感和市民的活动强度等。因此,街道空间品质的优化并非用一张规划图纸可以囊括,而是需要规划师、居民、商家、社区居委会一起去营造的一个有温度、有生活气息的空间,故需要注重倡导式、过程式的规划范式的使用。魏老师提出街道空间品质的优化需要践行“三全规划”的理念,即包括全群体(规划师、居民、商家、居委会)的参与,全过程(从前期策划、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后期管理)的规划,全维度(经济、社会、人文)的目标。魏老师进一步指出,城市规划某种程度上也需要适应既有的建成环境,即要用发生学的视角去厘清这条街道发生了什么,用绣花的功夫去耐心地辨析街道发展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思考可以在哪些方面去做“针灸式”地精确改造和提升。此外,魏老师还建议规划专业人员多做实地调研和参与式观察,用脚去丈量、用心去体检,培养对城市问题和市民需求的直觉,成为有温度的规划师。

王世福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王教授提出了两个关键词,其一是不忘初心,即要重视街道作为城市基本的最具精气神的公共空间、最体现地方性的载体的基本品质。街道的初心,是为人的舒适的社交活动、甚至多维目的的个人实现需求去服务。其二是追求卓越,设计的力量可能会有宇宙级的爆炸,敢想就有可能发生。另外,除了基本品质基本原则之外,在街道品质营造中一定要尊重街道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和艺术呈现,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追求过程。最后,王副院长对街道品质营造作出展望,他希望街道不仅仅是舒适性的容纳,更应该是自在的体验。至此,本届圆桌会议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