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商务工作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进消费市场建设进程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见习记者施文郁报道
6月28日,中共大连市委“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市商务局局长丛克介绍有关情况。
据丛克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大连商务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科学部署,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推进消费市场建设进程,取得显著成就,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自贸大连试验片区取得丰硕试验成果,各项制度创新经验和实践案例在全国推广;全市外贸依存度始终保持在6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省60%、东北40%,出口市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双向投资水平持续提升,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万余家,实际利用外资达1100多亿美元;参与“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累计对外投资项目115个;消费对经济带动作用稳步提升;商业发展布局逐步优化,“市级、区级、社区、农村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的“4+2”多层次商业格局已经形成。
在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中不断实现新突破
一是勇于争先,抢占对外开放先机。大连引领开放之先,是全国第一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了全国第一个中日合作工业团地,也在东北地区第一个申办建设了国家级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了区域布局均衡,功能定位多元,创新动力强劲的高质量开放载体组群。
二是勇担责任,发挥沿海经济带建设领头羊作用。深入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产业集聚区建设,以重点园区为载体,积极打造经济增长级。深入开展园区改革,整合优化国家级园区和发展水平较高的省级园区为16个功能园区,形成了各具特色、差异发展的园区格局。2020年全市开发区(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2.37亿元,税收496.73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6.45%和51.58%。
三是勇于创新,建立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连自贸试验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推进面向国际的投资、贸易、金融、法治等领域的改革试验,国家赋予辽宁试点任务中涉及大连的119项任务全部完成,3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2项创新实践案例被确定为全国“最佳实践案例”,130项制度创新经验和案例在全省推广。有效推动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中日韩自贸合作示范区,持续释放我市对外开放平台载体新优势。
在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中不断实现新跨越
一是围绕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制定《全面开创大连市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的实施意见》,实施产业链招商,建立专班,编制招商地图,锚定重点客户,开展精准招商,共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21家,投资283个项目,有力推动了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20%以上。
二是发挥独特优势,深耕日韩取得重要进展。编制深耕日韩实施方案,持续加强对日韩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成功举办中日(大连)博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成功申办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牢牢把握对日合作新机遇。
三是创新招商工作方式,增强招商引资引力。坚持线上与线下招商相结合,“走出去”与“引进来”相互促进,充分利用夏季达沃斯、进博会、赏槐会、新辽理事会等重大活动加强平台招商,重大平台招商成效显著。开展专业化招商,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推动市场化招商,有效配置招商资源。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建立科学考评体系,引导利用外资提升质量。创优投资环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在建设东北亚经贸合作中心枢纽中不断打造外贸发展新优势
一是推进“五个优化”,外贸优进优出取得新成效。大力推进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商品结构、经营主体和贸易方式“五个优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高到52.1%,民营企业成为外贸发展的重要力量,进出口比重提高到47.6%。
二是创新发展模式,服务贸易取得新进展。获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第一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202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439.5亿元,占全省比重51%。拥有包括戴尔、爱立信、埃森哲等跨国公司地区服务总部20余家,外包企业1156家,从业人员16.16万人。
三是完善平台载体建设,提升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创新贸易发展方式,打造本地特色优质农产品出口小微基地,发展面向日韩俄的转口贸易、加工贸易、离岸贸易,打造区域性离岸贸易中心。推动能源交易中心、粮食交易中心、冷链现货交易中心建设,打造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中不断开创新局面
一是拓展对外投资合作领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我市在双向投资、国际贸易、国际工程包等多个领域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累计对外投资19.4亿美元;承包“一带一路”国家工程项目666个,营业额37.9亿美元;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近30%。
二是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提高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综合能力。我市充分发挥产能合作优势,推动大连技术、标准、服务和品牌走向世界,我市建设的输变电、炼钢焦炉项目成为巴基斯坦、越南等国标杆项目,目前正在推进和建设的海外项目超过百项。通过对外投资合作带动我市产品出口,促进我市企业技术提升和产业转型。
三是着眼全球发展,积极创建“一带一路”合作新高地。全面参与辽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贸易、投资、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以中欧班列为载体,推进沿线及辐射地区的贸易、物流和项目建设。打造辽宁中东欧“17+1”经贸合作示范区核心载体城市,形成面向中东欧合作的北方样板。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不断谋求新作为
一是推进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围绕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市先后开展了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供应链体系等3个国家级试点建设。以促消费、保增长为主题,连续举办四届大连购物节,全面提振消费,推动消费规模跃上新的台阶。紧跟消费升级趋势,率先出台《大连市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动新型消费提质升级。
二是构建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完善我市商业整体布局。全面推动商业街区发展,青泥洼-天津街列入国家级步行街试点街区,远洋•时光海、经典生活获批省级步行街。支持发展各类大型商业网点243个,多层次商业中心逐步形成。推动市场流通体系建设,2020年,庄河市场流通体系受到国务院奖励。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鼓励新建“菜篮子”产品连锁生鲜超市,推进连锁便利店和社区智慧微菜场发展,已建成“菜篮子”零售网点6400多个,连锁便利店1700多个。开发“大连礼物”品牌,将大连的特色产品转化为艺术、审美与纪念、收藏价值的特色商品和馈赠礼品,已走进进博会、辽洽会、大连轻博会,受到广泛好评。
三是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完善商业设施构建,谋划推动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京东超级体验中心、进口商品展销中心等大型新业态项目建设,提高国际化商品和服务消费供给水平,打造东北亚重要的商品集散枢纽和消费中心城市。壮大现代流通产业,推动企业对接国内外商品产地和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流通开放水平,支持外资参与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内外贸融合发展模式,培育一批联通内外、融合线上线下、与国际接轨的商品交易市场、展会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