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与修复让赤水市小康路铺满绿色
摘要:贵州省赤水市自1990年提出“生态立市”以来,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竹)工程”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在石山上种植金钗石斛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市森林总面积达224亩,全市32万人人均林地面积7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2.51%。丰富的森林资源形成了以生态旅游、竹资源开发利用和金钗石斛种植产销为代表的生态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为赤水市小康路铺上了浓浓的绿色。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吴承坤
贵州省赤水市自1990年提出“生态立市”以来,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竹)工程”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在石山上种植金钗石斛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市森林总面积达224亩,全市32万人人均林地面积7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2.51%。丰富的森林资源形成了以生态旅游、竹资源开发利用和金钗石斛种植产销为代表的生态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为赤水市小康路铺上了浓浓的绿色。
“天然林保护工程”形成“天然氧吧”
赤水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近20年来,全市森林面积由2000年的171.3万亩,上升到了22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3.4%上升到了现在的82.51%,赤水河每年排入长江的泥沙量减少约400万吨。莽莽苍苍的森林,获得赤水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形成了“天然氧吧”。
自“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国家累计下达赤水市工程资金1.5亿左右元。赤水市累计聘请“天然林保护工程”管护人员909人次,选(续)聘建档立卡贫困户护林员3033人次,实现了森林管护全覆盖。
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赤水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赤水市黎明村是受益“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典型例子。
黎明村距赤水市区40公里,全村有8个村民组222户共797人,林地4.52万亩(天然林3.85万亩),人均林地面积56亩。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黎明村生态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近10年来,黎明村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林地面积由4.06万亩增加至目前的4.52万亩;通过各种管理措施,原来的宜林地和灌木林地已长成了郁郁葱葱的有林地,森林覆盖率由2009年的76%提升至目前的94.55%。每年获得国家生态林、公益林等森林生态补偿资金55.9万元。
大同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现场
良好的生态资源,促进了黎明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黎明村境内有中国丹霞地貌地区最大最壮观的瀑布景区赤水大瀑布景区。黎明村紧紧围绕森林生态保护,服务于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实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生态资源改革,带领村民以林地入股等方式搭上生态旅游发展的快车,办起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起了漂流、民宿、农家乐等生态旅游配套业态,解决了48个村民的就业问题。
2014年以来,黎明村共获得赤水大瀑布景区每年2.5%的门票收入资源补偿费共计570.82万元。资源补偿费除8%用于村集体公用事业发展外,其余则按照村民林地面积在村合作社的占股比例进行了分红。
2020年,黎明村实现旅游配套服务收入400万元,集体分红达130万元。其中,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年底分红5000元以上。
黎明村党支部书记王廷科告诉记者,黎明村全村村民都有自己的的竹林,人均竹林面积达15亩,每亩竹林可产1.5吨鲜竹,副产品还有竹笋等等。
王廷科说,黎明村现在的农村公路可全部通达竹林深处,有46%的村民都是开着自己的汽车去砍竹子对外销售。
竹农扛着竹子走上小康路
1998 年,“三江”洪水暴发后,国家调整林业生态政策并启动退耕还林工程。
2001年,赤水市列为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市)。
退耕还竹建设初期,赤水市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抱有如“退了以后,能不能兑现补助?”、“竹子成林后,采伐的竹材卖给谁?”等等疑虑。为让农户熟悉政策,打消群众顾虑,与党委政府同心同行。赤水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快竹基地建设步伐的意见》《关于促进和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切实地解决了群众的顾虑,贏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截至2020年,赤水实施退耕还(林)竹59.85万亩、全市竹林面积从53.2万亩发展到132.8万亩,万顷竹海有力助推赤水森林覆盖率由63.4%提高到82.51%,构筑起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奠定了竹资源生态产业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赤水市始终坚持资源培育与产业发展相统一,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推进资源、市场、林农有机地结合,形成多方共赢的发 展格局,实现了退耕还林“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赤水市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5.8亿元,全市5万余户18 万农村人口实现竹产业全覆盖,竹林总面积和农民人均竹林面积居全国前列,年可采伐楠竹1200万株、杂竹75万吨、竹笋6万吨以上,带动竹农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群众因拥有“富竹”而加倍“护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赤水市共有100个村(社区)级组织,共建有66家竹业合作社发展竹业经济,村(社区)级经济组织年收入突破一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赤水市大同镇天桥村便是赤水市退耕还竹工程建设和发展竹业生态经济的一个缩影。
天桥村借助退耕还林发展形成的1.8万亩竹林,以村自建的合作社与社会资本合作,投资50万元建成竹子切片厂,合作社组织竹原料进厂加工,利益分配采取切片厂村集体土地(场地)租金+竹原料切片生产提成(每吨竹原料提成7元),形成了“社会资本+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切片厂年加工竹原料 1.5万吨,常年提供就业岗位5人, 辐射带动该村及周边48名青壮劳力在家门口采伐竹原料实现就业,并有效解决了该村718户(2310人)竹农竹原料采伐销售问题。
天桥村党支部书记韩昌华告诉记者,凭借竹原料采伐,天桥村合作社利益联结的贫困户56户(149人)每年分红1.12 万元,天桥村人均年增收2400元。
韩昌华说,天桥村1.8万亩竹林产出的竹子,都销售给了贵州赤天化纸业公司。其中毛竹售价为500元一吨,绵竹为1000元一吨,切片后的绵竹则是1000多元一吨。稳定的收入不仅明显地改善全村生产生活生态的面貌,村民种竹、护竹、爱竹的意识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着眼建成滨河绿色风景线
在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竹)工程”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赤水市还大力实施境内河流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并以此来来着力打造境内河流生态自然、开合有度的滨河绿色风景线,提升旅游业品质。
“十三五”以来,赤水市累计投入资金30153万元,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项目51个,境内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赤水市大同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便是一个典型的工程。
赤水市大同河是赤水河的重要一级支流,河道干流长81公里,流域面积700平方公里,流域内栖息着白鹭等各种珍稀鸟类35种、岩原鲤等珍稀鱼类29种。
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等,造成了流域内水土流失、河道岸坡坍塌、土地压占及低效利用,白鹭等野生动物栖息地遭受干扰等生态环境问题。
赤水市大同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位于赤水市大同镇大同河流域白鹭岛至四洞沟区域,项目总投资8386万元。其中,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专项资金7279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107万元,修复治理面积36.2平方公里,治理河道9.78公里,工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污染综合治理、河道综合整治、珍稀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监测等。
大同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于2020年11月开工,预计2021年6月完工。该项目修复治理面积36.2平方公里,治理河道9.78公里,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污水收集及处理、岸坡综合治理、白鹭岛珍稀动物栖息地保护建设等内容。
工程主要通过水环境综合治理、河道内生态护坡工程、水生态修复、生态物理隔离等措施减少大同河水环境污染,控制河道由于河流冲刷和河水回流引起的水土流失,改善水生动植物、白鹭等鸟类生活环境,调节流域内小气候,使大同河河床变深、河岸变绿、河水变清,河岸两侧动植物更加多样,形成一个河岸生态与人居环境和谐共存的自然综合体。
据介绍,当地群众可依托建设好的项目区,开办农家乐、观鸟园等特色休闲产业,实现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增加项目维护等就业岗位,促进农户增收,实现农民进一步增收与环境进一步改善的良性循环,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推动建成具备宜居宜游宜业的农民幸福家园、城市居民休闲乐园的“四美两园”美丽乡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项目目前已吸纳当地农户就业4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8人),人均增收1.8万元以上。后期还可提供10个就业帮扶岗位。
一石二“鸟”的生态经济
赤水市是世界丹霞自然遗产地,境内山多石多地少,年均气温18℃,年均相对湿度83%,是金钗石斛最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
金钗石斛是一种名贵中药材,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具有附石而生的特性,且不占耕地、不占良田,伴生各种阔叶林下,与苔藓共生,种植劳动强度低。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
从1996年起,赤水市依托得天独厚的高温、高湿气候环境和不可复制的丹霞岩石资源,充分利用荒山荒石荒坡发展金钗石斛产业化种植。
由于丹霞岩石的特性,农户在种植时用水泥钢钉直接将金钗石斛种苗钉在丹霞岩石上,金钗石斛种苗然后附石而生,真正实现了点石成金、点石成绿,一石二“鸟”的生态经济目标。
20多年来,赤水市金钗石斛面积从200亩发展到近10万亩,鲜条蕴藏量达8000余吨,允采量6000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0%以上,综合产值达10亿元以上。
目前,全市金钗石斛产业各类经营主体达44家,提供就业岗位上千个,临时用工2万余人,带动群 众务工收入6700余万元; 1.37 万户近5万余人参与产业发展受益,助推5120户贫困农户15886人实现脱贫,人均增收7000余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红岩石斛示范园是赤水市发展金钗石斛产业实现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缩影。
红岩石斛示范园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因崖上的赤壁丹霞得名。当时,山上是一壁光秃秃的丹霞红岩,山下是犬牙交错的乱石旮旯、荒草荒坡,为当地群众的取薪地,综合效益低下。为此,当地农户开始尝试在丹霞石上种植金钗石斛进行改善。
1996年后,当地抢抓全市大力发展金钗石斛的机遇,由企业、合作社、农户共同参与,先后投入资金840万元。其中:财政通过种苗补贴、大户奖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00万元,农户自筹和投工投劳440万元,建成核心示范区1200亩。
赤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忠良告诉记者,金钗石斛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摘15年,亩均收入8000元以上 (按3000丛/亩计)。目前, 园区鲜条年产量约12万公斤,年产值432万元,户均年收益3.13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增收无产业,就业无基地的问题,成为当地群众的养老产业、致富产业、朝阳产业。
赤水发展金银石斛产业,不仅有效防治了丹霞石的风化,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植被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创造了“岩石旮旯出金银”的奇迹,呈现出“荒石改绿地”“石头开红花”的美丽景象。
金银石斛产业基地
生态产业蓬勃发展
赤水市丰富的竹资源为生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生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又进一步拉动了农户种植竹子,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依托丰富的竹资源,赤水市兴起了一批生态产业企业。
贵州赤天化纸业公司建设的黔北2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便是利用赤水市丰富的竹资源发展生态产业的典型。
贵州赤天化纸业公司建设的黔北2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是2003年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林浆纸一体化示范项目,总投资31亿元,于2008年建成投产,现纸浆产能为36万吨/年、生活原纸19.5万吨/年。
黔北2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生产现场
项目自投产以来,已累计向农户收购竹原料550万吨,向农户支付竹原料收购款34.4亿元,生产竹浆板143.5万吨,生活原纸27.8万吨,销售收入76亿元,上缴税收3.8亿元。同时,项目通过产业化助推脱贫攻坚,为当地18万竹农每年人均增收3800元以上,直接带动8000户贫困户2.8万人脱贫。
项目自投产以来,带动下游纸制品企业共8家纸制品企业投产,有四家纸制品企业正在建设中,另有四家纸制品企业即将开工建设。
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则是赤水市一家以丰富竹原料深加工,融合多民族传统手工编织技艺和当代多种艺术品类,生产独特竹编艺术品、年产值1000万元的竹编工艺品企业代表。
企业由国家非遗年度人物、全国人大代表、苗族优秀女儿杨昌琴于2012年创建。
多年来,杨昌琴深耕传统手工艺原理,发掘时代艺术元素,创造性地把竹编实用价值提升到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高度,竹编品多次获得国内艺术大奖。
杨昌琴和她的竹编工艺
企业多年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无偿进行多种竹编培训、传授竹编手艺,解决留守妇女和贫困户就业,助力脱风攻坚。企业还走出国门、代表国家到拉美和非洲国家举办“一带一路”竹编培训,把中国竹编艺术和友谊传播到世界。
责任编辑:王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