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蕉岭县城乡融合一盘棋 乡村有韵味有乡愁有奔头

2021-06-02 14:02 中国发展网 石培璋、鲁利韦、记者罗勉

摘要:在蕉岭全县下好城乡融合一盘棋、吹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下,各镇持续挖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更有韵味、更有乡愁、更有奔头的美丽乡村。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石培璋、鲁利韦、记者罗勉报道 从梅州市蕉岭县了解到,该县正全力贯彻落实2021年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会议精神,乘势而上、尽锐出战,为打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样本,再造“东学梅州”辉煌,着力贡献蕉岭智慧蕉岭力量。

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建成1800多平方米的樟坑驿站;以奖代补破解拆旧难题,规划建成1.8万平方米的岃湖新村;结合风貌管控提升和粤菜师傅工程,打造三及第特色美食街……在蕉岭全县下好城乡融合一盘棋、吹响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下,各镇持续挖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更有韵味、更有乡愁、更有奔头的美丽乡村。得益于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蕉岭乡村正成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热土。

下足绣花功夫 提升环境质量

“之前外出参观学习,发现各地新农村建设得各美其美,我当时就在想我们村也可以学习借鉴一下。”蕉城镇樟坑村村民黄伟君作为一名老党员,充分发挥内生动力,无偿提供1800多平方米土地用于樟坑驿站建设。樟坑村党总支部书记钟思勇信心满满地说,下来该村还要规划建设天汕高速出入口交通驿站,规划配备加水区、充电桩、卫生间、休息室、交通枢纽监控设备等便民设施,围绕“全域美化提升”理念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正在精准精细“穿针引线”忙“绣花”的不只有樟坑村,还有计划打造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亮丽南磜也在为圩镇道路景观提升“动” 起来。据了解,项目共分为三期,一期项目总投资近百万元,通过开展“三线融合”整治,提升圩镇道路景观,改善圩镇人居环境。目前,二期项目正在前期准备阶段,独具特色的“南磜门面”不日可期。

“当下,我们正在抓紧德昭园周边最后百米绿道的铺设,包括刚刚沿途路过的水景观建设也在火热进行中。下来,计划围绕德昭园继续深化周边环境建设内涵,巩固项目建设成果,美化提升示范片建设,发力推进风貌管控整治提升工作,实现项目串珠成链。”来到溪峰河岸,东山村党总支部书记丘德金热情地向记者介绍眼前这座由昔日的滩涂地“变身”休闲好去处的德昭园。记者抬眼望去,园区树木葱茏,花草丰茂,夏日的暑气在此清减了不少,许多周边群众正在园内惬意纳凉。

从东山村出来的205国道(广福段)沿线商铺和住户房前屋后都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规范门店经营,统一店招安装,线路明显美观了不少,进一步提升了沿线人居环境整体形象。

为实现乡村振兴和文明城市创建同频共振,蕉城镇统筹整合涉农项目和资金,结合横岗村人居环境提升和溪峰东路横岗段环境提升项目,利用拆除、清理、归并腾出的空间,实施人行道修缮和增绿增亮工程,从上到下、由里到外优化环境,使“灰色空间”向绿色、文明转变,实现城区背街小巷与城市街景的自然过渡、无缝连接、协调融合。

樟坑村、德昭园、北街小巷、205国道整治、南磜圩镇建设……一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正在蕉岭如火如荼加速推进。家家整洁、处处和谐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增色民生工程 打造幸福之家

“住新房喽!”走进文福镇鹤湖村岃湖片,瞬时刷新了过去对农村住宅的刻板印象,一栋栋风格相近的新房并肩而立,村道宽阔,两旁绿树环绕,不少村民正忙着搬新房。“自去年8月起,村民们陆续入住新村,现在已有10多户入住。”据鹤湖村党委书记丘友林介绍,岃湖新村是典型的老村建新村。为严抓农房管控,提升乡村风貌,鹤湖村通过村党委核心党建引领作用和村民理事会作用,由村民自主协商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村里拆除了80座约3万平方米老房子。其中1.8万平方米用来新建38栋民居,以及广场、公园、道路等设施,剩下的则用于拆旧复垦。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我们规划建设岃湖新村,原来无人居住的老房子的主人以适当的价格,将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给同村有需要的村民。”丘友林说。为提升岃湖新村的整体风貌,镇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村民依照统一规范风格建房,同时整合资金,配套实施排污管道、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项目,既解决了建设美丽乡村的资金问题,又实现了“废旧变现”“土地变活”“农村变美”,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第一次体验这样的食堂,足足有十菜一汤,我和老伙伴们都吃得很好。”87岁的老党员林柏民说起蓝坊镇峰口村“长者食堂”,满意地竖起大拇指。据峰口村党总支部书记林品顺介绍,“长者食堂”是蓝坊镇打造“寿乡长者之家”的一个核心部分,“‘长者之家’揭牌时,我们邀请了88位老人在此就餐,大家坐在一起谈论从前发生的事情,都感慨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此外,我们还定期组织为村里的老人进行义诊,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说起村里逐步建立起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林品顺收不住话匣子。

蓝坊镇峰口村7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共有167人,最高年龄106周岁。为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环境和生活条件,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蓝坊镇党委、政府按照“先把老人聚起来,再把老人用起来”的思路,以“康乐治”为切入点,发挥峰口七组活动中心作用,开展多元化服务,率先在“长寿乡中乡”蓝坊镇峰口村探索“长者之家”项目,打造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巧用特色人文 添彩亮点名片

在长潭镇三及第特色美食街前段位置,阿良早餐店客似云来。“三及第特色美食街整体风貌提升后,不仅老顾客啧啧称赞,还多了不少新顾客。今年五一假期,有很多返乡人员过来品尝三及第,都对这里的环境变化感到很惊喜。”店主丘志良告诉记者,铺设青砖、加装立柱和屋檐、对外立面进行翻新……经过政府投入改造,三及第特色美食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潭镇党委宣传委员蔡凤秀表示,县里结合数学小镇建设,立足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资源特色,以弘扬粤菜文化和客家传统文化、促进城乡劳动者高质量就业为抓手,将2.3公里的长潭大道打造成三及第特色美食街,走出一条“色香味俱全”的乡村振兴“风味之路”。

一张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在蕉岭(南沙)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村民正忙着培育新的种苗。该基地围绕五子登科,推动实现城乡产业融合,打造了由“蕉岭田间”直供“湾区餐桌”的富硒菜、米、果、茶、水。基地以“五子登科”为主题,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大市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一个中心+五大板块”。“一个中心”即“五子登科”展示中心,在中部集约1050亩土地建成五子登科展示中心,引入良种、良法、良机,示范推广农业现代化经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五大板块”为“菜篮子”供应区、“米袋子”耕作区、“茶罐子”种植区、“果盘子”采摘区、“水缸子”生产区,以农业产业化为纽带,组织农户参与合作生产,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方式示范推广,全面提高农业生产质量。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把广阔农村建设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还有新铺镇的南山村。作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村,该村在探索完善“一核三元、四权同步、多层共治”村级治理体系,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以产业发展为抓手,探索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试行土地、资金、劳务、产业各要素联动改革,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采用“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促进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乡村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走出一条惠民致富路。

白墙黛瓦的长潭三及第美食街、绿意盎然的蕉岭(南沙)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寿乡大地上,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令人流连忘返。发端于因地制宜,立足于地区禀赋,蕉岭乡村正上演着“量体裁衣”“ 精耕细作”,不断实现从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到美丽生活的跃升。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