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炭为生”到“共同富裕” 桐庐芦茨村的“金饭碗”是怎样炼成的
摘要:“那时候没想到有这么火爆,但在村里开通了直达上海的班车后,我们的心里更有底了。”陈敏说,平时周末,15个房间就基本处于客满状态,要是旅游旺季,根本就是一房难求了。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沈纯浩、孙思哲、记者富庆熙报道
草木蔓发,鸟语花香。初夏时节,走进浙江桐庐县富春江镇芦茨村,一下子便扑进了绿水青山的怀抱。
村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过和昔日相比,如今的“吃法”变了样儿,走出了“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五一’小长假接待游客约7万人次,旅游收入大概有一千万元。”芦茨村党委书记方祖春满口得意,“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全村旅游收入超过1亿3千万元,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了18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有7.8万元。”
共同富裕,不是一部分人的富裕,而是全村人一起富起来的“全民富裕”。方祖春把这归功于“创业乡村”的建设。
早年的芦茨,因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产业空乏,是“穷得响叮当”的落后村。“当时,一砍就是一片,烧的炭多、钱也能多点。”方祖春说,“眼看着山上光秃秃了,烧炭的脚步只能越走越远。”即使这样,也只能换来温饱。
2012年前后,桐庐启动了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建设,出台了民宿产业发展政策,村里成立了首个农家乐民宿协会,打开了发展新局面。
提起这个话头,“画中阁”民宿主陈敏来了兴致。十多年前,她跟丈夫两人在深圳打工,年收入将近十万元,但大城市的快节奏,加上每天重复的机械式工作,钱是赚到了,但快乐少了。当村里向外出打拼的年轻人发出热情邀请时,陈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踏上了回乡创业之路。
“那时候没想到有这么火爆,但在村里开通了直达上海的班车后,我们的心里更有底了。”陈敏说,平时周末,15个房间就基本处于客满状态,要是旅游旺季,根本就是一房难求了。
在村里漫步,大大小小的农家乐、民宿,时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方祖春补充说,村里大概一共有民宿240多家,床位4900多张,而且吃、住、购、娱越来越丰富。
这其中不仅有返乡创业者,更吸引了一大批外来投资者。“当初只是偶然游玩,没想到一眼就被这儿的青山绿水所吸引,当即决定留下创业。”来自黑龙江的宫海涛已在村里扎根。
“游客多了,停车方不方便,各个民宿间的客流相差多不多……”带着这些问题,方祖春介绍起了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农产品网上营销专页、全域民宿资源一网通等应用场景。在“数字乡村”的新蓝图里,针对特定人群可实现包括欢迎类、提示类、引流类、公益类等重要信息及时触达。”
走在芦茨溪边,一边是苍翠山坡下清澈的溪水哗哗流过,一边是农家乐、民宿一字儿排开,三五成群的游客,忙碌的村民,都带着满脸的笑意:“一边是绿水青山,一边是‘金山银山’,这真是名副其实的‘两山大道’。”
共同富裕,不仅仅是“钱袋子”的问题,而是满足群众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等多元需求的“全面富裕”。
溯芦茨溪而上至蟹坑口,再转至青龙坞,一家极富想象力的创意生活一体店,让人眼前一亮。“谁能想到这样的山坞里,有全国各地的人专门跑来发个呆、拍个照。”方祖春幽默的话里藏着骄傲。
原来,通过旧房流转、整体招商,专业文创团队在这打造了“乡村艺术化试验场”,将胶囊旅馆、创意书房、雅致餐厅等融入土墙、青砖、原木,游客如梭先且不说,还相继承办了乡村音乐节等近百场艺术活动。
其实,芦茨村是唐代诗人方干的故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传承在“艺术乡村”,更是被干部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砍树烧炭的阵痛中走来,镇村两级在封山育林的基础上,重点放保护芦茨溪一湾碧水。村民对截污纳管、河道拓宽、常态清淤很是理解,还当起了护河志愿者,建起了一个个美丽庭院、共享厨房。
即使在治水、垃圾分类、民宿经营上遇到了矛盾纠纷,也是“大事小事不出村”,同属“芦茨红”系列的调解室、微法庭、警务室、法律顾问,将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的金名片擦得亮灿灿。
特别是从去年10月起,一场场“新村夜话”传来一阵阵好声音,芦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建造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文化礼堂焕然一新。“以前总觉得村里的事不关自己的事,但经过几次不同主题的‘新村夜话’,村民们对村里工作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了。”年过八旬的村老年协会秘书长方术生精神烁烁地说。
共同富裕,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是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在桐庐芦茨村,“共同富裕”正一步一个脚印成为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现实。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