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报现场 正文

“国是论坛”:一季度经济复苏力度较强、韧性十足

2021-04-19 12:01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程晖报道

一季度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4月16日,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21年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在京举行。论坛邀请多位专家从宏观经济、财税金融政策、外贸、消费、房地产等维度,共同探讨中国经济运行情况。

与会专家指出,基于统计上的低基数原因以及国内疫苗接种的逐步推广等多因素叠加,一季度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的恢复性增长,复苏力度较强、韧性十足。

当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一季度,中国外贸和吸收外资均取得强劲增长,远超市场预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称,今年预计外贸外资规模都将创历史新高,吸收外资额料将超过1500亿美元。

据官方数据,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9.2%,增速创2011年以来同期新高。其中,出口同比增长38.7%,进口增长19.3%,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扩大690.6%。与2019年同期相比,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0.5%、22.5%和18.2%,也处于较高水平。

同期,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39.9%,比2019年同期增长24.8%。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万家,同比增长47.8%,比2019年同期增长6.7%。

梁明认为,一季度中国外贸除规模扩大外,结构也在优化,如手机、电脑等“宅经济”产品出口仍保持高位运行,没有因疫情得到控制而明显下滑;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在快速增长,表明中国出口竞争力在继续增强。此外,中美贸易增速也明显回升。这表明疫情以来,中国在全球市场当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全球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也是更加强烈。

在他看来,中国今年外贸创新高“不存在悬念”,只是额度大小的问题。保守估计,今年进出口正增长没有问题。

得益于疫情防控有力和经济重启进度领先,去年中国吸收外资同比增长6.2%,按美元计同比增长4.5%,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

梁明表示,今年中国吸收外资形势也比较乐观。虽然其他国家还在复工复产,但其体制优势仍与中国有差别。在此情况下,中国吸收外资规模今年有可能创新高,全年利用外资超过1500亿美元“基本没有问题”。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展望后期,随着利好因素的增多,中国经济复苏势头有望实现前高后稳的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指出。

谈及刚出炉的一季度各项关键经济数据,任兴洲用三个关键语对此进行了概括。

第一个关键语: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一方面,随着中国疫情形势明显好转,中国经济加速回暖的背景下,国内外权威经济机构、专家对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测都是普遍较高的;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恢复势头迅猛是在没有“大水漫灌”“大规模量化宽松”的前提下实现的。因此,一季度中国经济能取得18.3%的同比增速实属不易。

第二个关键语,既要看到鲜亮的数据,又要看到困难和隐忧。她指出,一季度中国经济开了好头,但当前中国经济仍有不少挑战,如中小微企业的复苏和经营等仍需时间和政策支持,外贸、消费向好形势如何进一步巩固等。此外,一些地缘政治因素与和中国经济复苏息息相关,这些不确定因素也应该清晰认识到。

第三个关键语,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6%的增长目标。她表示,目前,一季度中国经济已为今年后期经济增长奠定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利好因素的增多,实现该增长目标是有良好基础的。她认为,后期中国经济还仍需从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继续发力,预计中国经济将呈现前高后稳的态势,实现6%的增长目标是大概率事件。

任兴洲指出,去年受疫情影响,中国消费受到重创。因此,刺激消费的回暖仍是今年中国经济一项重要任务。

展望后期,她认为促进消费的增长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中国疫情形势整体稳中向好,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这一势头有望继续为消费创造良好的复苏环境;二是线上消费会持续保持增长,与此同时线下消费也会加快恢复,尤其酒店、餐饮、会展等服务业活动将进一步刺激消费增长;三是境外疫情仍严峻,这也为奢侈品、化妆品、免税店等创造了消费回流的契机;四是一些疫情期间如直播、电商、在线课程、培训等消费场景有望成为消费增长的亮点;五是官方消费刺激政策和相关补贴力度的加大也将支撑消费的回暖。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额同比增速符合预期,原因有三:

一是,2020年的一季度及二季度,正值全中国人民与新冠疫情斗争最紧急的时候,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所以上年一季度新增社融的增速非常高,基数非常高,所以2021年有所回落非常正常。

二是,尽管一直强调不急转弯,但是从2020年5月开始,决策层已明确判断在抗疫战斗中取得主动地位,因此宏观政策要从应对疫情的超级宽松立场中逐步退出,也正因为这个原因,社会融资总额的同比增速逐步收敛于名义GDP的增速是过去三个季度明确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意图。

三是,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执行,信托贷款等典型表外融资的增速出现回落。此外,控制政府债务增速目标带来的政府债券发行速度的放慢也有一定的影响。

数据显示,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是180.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3和0.1个百分点。

谢亚轩指出,一季度信贷增速超出预期。社会各界此前预测的信贷增速之所以普遍较低的原因,一方面考虑,决策层严控房地产价格和家庭部门杠杆率的政策意图,特别是房地产信贷集中度政策的实施,普遍预测家庭信贷增速低;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的中长期贷款意愿和需求也有明显的低估和错判。

谢亚轩表示,事实看来,央行最新的银行家调查结果表明,2021年第一季度的贷款需求指数同比出现明显的上升。企业中长期贷款的上升,显示企业对于未来经济形势乐观,扩大资本开支的意愿强。

有观点认为,社融增速是经济增速的领先指标,因此,社融增速的回落就意味着未来一个或者两个季度,最迟三个季度之后经济增长上行动能的减弱。

对此,谢亚轩认为,一方面,决策层一再强调了宏观政策不急转弯,因此就算是社融的月度高点已经确认,但是未来的回落将非常和缓,并且是在2020年应对疫情的非常规高基数之上的回落,因而不会减弱对于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

另一方面,要从全球视角来看待中国经济和金融问题。既要考虑中国因素对于国际的影响,也要考虑国际因素对于中国的影响。

谢亚轩指出,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如果没有中国的社融增速和宏观杠杆率持续保持在较高的位置,就不能为全球贡献边际上最大的经济增长,国际经济环境可能现在还处于危机后的泥沼之中。

另一方面,从2020年以来,国际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家庭部门杠杆率的温和回升,带动外需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度显著上升,2018年和2019年,经常账户顺差与中国GDP的比值分别为0.2%,0.7%,而这一比值在2020年上升至1.9%。也就是说,外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走出低谷,重新回归1.5至2.5的平台。

谢亚轩认为,这个趋势性转变已经到来,2021年社融增速向正常水平回归的进程,并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保持景气前景的大趋势。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中国在接下来一段时期应该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首先需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健的基调,把握这一总方向,同时需要关注五点问题。

赵锡军表示,从今年一季度总体社会融资看,贷款是增加的,但是债券是减少的,特别是企业和政府债券都在减少,下一步采取政策需要关注搭配,让经济财政政策有空间继续发挥作用。

赵锡军指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部分集中的降低是在三月份,通常来讲,一二季度的投放都是比较高的,三四季度可能会往下走,但目前三月份就减少了这么多,假如按照目前的态势走下去,未来可能会给财政政策空间构成压力。

赵锡军表示,接下来需要关注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问题。今年我国财政空间可能缩小,那么相应的货币政策将会放大。按照央行统计,2020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为279.4%,比2019年增加了23.5个百分点,居民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杠杆率都在增加,如果继续增加就会有风险。

赵锡军表示,还要考虑财政因素变化给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今年我国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比去年力度有所减小,这会使货币政策支持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此外,赵锡军认为,除了国内因素,还要关注国际因素的影响,目前外部环境非常复杂,今年甚至比去年更为复杂,西方国家货币政策或将出现波动,国家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全球物价抬高或许会带来通胀压力,进而促使一些国家进一步调整货币政策。外部环境压力也可能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影响。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认为,当前的经济复苏呈现非均衡态势,多个经济指标呈明显分化走势。

一是生产与需求分化:生产继续高位运行,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依保持强劲,两年平均6.8%,而需求端恢复相对仍较慢,消费和投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4.2%和2.9%。

二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分化:从3月PMI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2.7%、51.6%和50.4%,不同规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均有所改善,但小型企业的景气水平显然低于大中型企业。

三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化:3月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3.9%和52.9%,均高于制造业51.9%;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12.3%和9.7%,而制造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则仅增长6.9%;高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9.9%、10.7%和8.2%,而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下降2.0%。

四是投资内部结构的分化: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2.3%和7.6%,而制造业两年平均下降2.0%,民间投资两年平均增速仅为1.7%。

五是房地产与消费复苏的分化:以往的经济复苏中,房地产与消费往往是同升同降,但本轮房地产复苏、销售快速恢复正常却并没有带动消费同步回到正常水平。商品房销售额两年平均19.1,消费只有4.2。背后是什么原因?非常值得深思。消费的表现依然偏弱,这是本轮经济复苏和以往最大的不同,所以本轮PPI的回升更多反映的是房地产所带动的回暖,叠加大宗商品上涨的输入性影响,而非终端需求的全面回暖。

六是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分化: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6.3%,增速差继续扩大;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速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速3.2%。收入农村增长快于城镇,但消费却正好相反,乡村振兴潜力巨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分化是价格的上游与下游分化:消费物价走势CPI重新回正、但整体依然保持温和,大多数服务类价格走势疲弱,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3%,一季度核心CPI与去年同期持平。3月工业品价格PPI向上大幅攀升,突破4%,但其中的生活资料PPI微涨0.1%,耐用消费品PPI则为负增长1.4%,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PPI同比12.3%和10.1%,大幅高于加工工业PPI  3.4%的同比增速。

因此,王军认为,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是结构性通胀,CPI仍有通缩压力,PPI则面临通胀压力,与消费相关的物价指标都呈现通货紧缩的态势,其背后反映的是居民收入增长乏力。这是中国经济当前及未来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CPI与PPI“剪刀差”的扩大,意味着国内各个部门经济复苏的不同步、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同步。显然,二者的背离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和复杂性。

王军认为,鉴于当前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均衡,结构分化、冷暖不均的格局仍将延续,未来持续稳定健康增长还面临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因此,尚需对下半年的经济运行“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注重解决经济复苏的分化和结构失衡问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表示,在当前环境下,全球经济并没有从疫情中走出,房价结构性上涨演变为全面上涨的可能性很小。

邹琳华指出,总体而言,一季度楼市复苏强劲,市场分化显著。

他解释说,这种分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同能级城市之间房价表现有差异。今年以来,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快于三四线城市,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

二是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明显。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出南热北稳,东热西稳的特点。

三是不仅城市间差距明显,城市内部分化也很显著。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往往以热点学区上涨为先导,以北京为例2021年3月海淀区二手房价同比上涨11%,而作为副中心的通州同比下降0.7%。

他指出,近年来,改善性需求成为市场主导,是城市内部房价分化的重要原因。2009年时,房地产市场从总量短缺逐步向总量过剩过渡,首次置业还是购房的主力,但目前改善性需求已经成为市场主体。地段或者学区好的房子涨得更快,主要就是受到改善性需求的推动。

总体来说,一季度,一线城市中深圳、上海房价上涨很快,广州稳中有升,二线城市中,宁波、东莞、杭州、厦门等城市房价比较平稳,三线城市中,盐城、马鞍山房价上涨过快,另外此前一些投机性较强的城市,如:廊坊、保定则出现房价下跌。

对于核心城市的短期房价走势,邹琳华认为,当前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与全球货币宽松的影响有关系。去年以来,全球多个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大都市房价都出现了明显上涨。短期内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不发生逆转,一线和二线城市的房价上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涨得最快最早的房价可能会被政策摁着,但是其他二线城市还会上涨”,邹琳华说。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涨幅超过一线城市。3月福州、西安等二线城市房价涨幅较大,仅低于广州。同时,杭州、合肥、宁波等二线城市二手房价格涨幅仍位居前十名。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这是一线城市热度向二线城市转移的结果。

总体而言,邹琳华表示,在当前环境下,全球经济并没有从疫情中走出,房价从结构性上涨演变成全面上涨的可能性很小。他认为,住房需求的韧性较大,单纯通过抑制需求来控制房价上涨也很难有作为。邹琳华表示,抑制房价的重点,还是要提高供给率和交易效率上面来。

据悉,过去四年时间里,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围绕经济活动、重大经济热点已举办近百场年会、论坛及经济形势分析会,是中国新闻社做好议题设置、积极主动发声的重要品牌。

责任编辑:程晖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