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就业政策工具箱充足 职业教育市场化效应正在显现

2025-04-29 16:06 中国发展网 荆文娜
就业 一季度 关税 职业技能 民营企业

摘要: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介绍,今年一季度,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快于时序进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一季度均值是5.3%,低于预期控制目标。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平稳。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荆文娜

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今年就业形势如何?下一步稳就业将会采取哪些举措?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介绍,今年一季度,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同比增加5万人,快于时序进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一季度均值是5.3%,低于预期控制目标。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平稳。

与此同时,俞家栋表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美国轮番加征高额关税,部分外贸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部分劳动者就业岗位受到影响,就业压力持续上升。”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释放了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迎难而上、顶压前行,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重点有五个方面。”俞家栋介绍,一是持续挖潜扩容就业空间,二是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三是突出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四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五是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当前,稳就业是头等大事。在日前举行的劳动经济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2025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会上,与会专家也围绕如何稳就业展开了热烈讨论,他们特别强调,要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适应力,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同时也要加强就业指导,提升民营企业就业吸纳力。

根本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需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适应力。为此,必须把职业教育与技能提升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诚在分析会上表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着重强调了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方面的重要意义,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清晰的方向指引。

事实上,职业教育尽管从整体来看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已展现出紧跟市场步伐的优势。

据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苗宁礼介绍,该校全力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近5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95%以上,一半以上就职于高新技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互联网产业,约四分之一入职行业头部及规模以上企业。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则在强化产教科融合促进高质量就业上进行了积极探索。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晖介绍,在产业对接方面,该校围绕能源与信息产业持续深化改革,通过大量科研投入,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前沿技术和实际项目。在校企合作方面,该校与华为、比亚迪等众多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服务本地5万余家科技企业。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实习岗位以及专业的职业指导。在专业建设上,该校精准把握区域产业需求,聚焦信息通信、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专业设置随市场变化而动确保紧贴产业需求。

民营经济是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是稳就业、保民生的关键力量。与会专家认为,如何进一步激活民营经济的信心与创造性,如何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的就业吸纳力和就业吸引力,是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课题。

专家表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中山大学教授陈永杰副认为,劳动力市场对传统“正式就业”的路径依赖,与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大形成供需张力,鼓励非典型就业虽能缓解就业总量压力,但这类岗位缺乏社会保障,暴露了制度性错配。未来要通过政策引导缓解供求矛盾与制度性障碍,通过培养改革矫治技能错配与提升人力资本,通过预期管理优化就业规划与市场需求对接,构建更可持续的就业生态。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还需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就业吸引力。高校毕业生不愿选择中小企业就业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工作稳定性、福利待遇及发展空间的担忧。据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观察,灵活就业已为高校毕业生所普遍接受,一些新就业形态特别是基于云端的新就业形态,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新的热门就业选择。据他测算,当前,我国各种新就业形态吸纳就业规模总量已达到2.51亿人,其中从事网约车类、配送类、生活服务类等基于位置的灵活就业0.6亿人,从事知识服务类、媒体直播类、网络电商类等基于云端的灵活就业1.91亿人。

分析会上,专家进一步表示,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就业质量整体仍有待提升,这一现象既有企业经营中合规管理机制不健全等表层原因,更折射出企业在核心竞争力培育、抗风险能力建设、可持续发展动能储备等深层次领域存在的结构性短板。专家建议,在将未能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失业保障的同时,为选择民营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约5年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这一举措不仅可以显著提升民企就业吸引力,还有助于刺激居民消费和民营投资。

在发布会上,俞家栋还表示,针对今年的就业形势,已经会同有关部门作了全面分析和充分预判,做好了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准备。“我们的就业政策工具箱充足,在激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促进劳动者提升技能和就业创业等方面都作了政策储备,将会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有底气继续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责任编辑:荆文娜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