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色盾牌”守护丝路明珠 做优做实甘肃古浪民事检察工作
摘要:甘肃古浪县人民检察院立足区位特点,创新构建“法治蓝、民生金、生态绿”三色盾牌体系,以检察履职守护丝路明珠,在服务保障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检察担当。
中国发展网讯 河西走廊东端,丝路要冲古浪,千年驼铃与现代法治交响共鸣。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甘肃古浪县人民检察院立足区位特点,创新构建“法治蓝、民生金、生态绿”三色盾牌体系,以检察履职守护丝路明珠,在服务保障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检察担当。
擎起“法治蓝”盾牌 构建精准监督体系
以“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深化民事检察监督,围绕当前民事检察工作核心内容及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古浪县院尤其加大类案监督力度,不仅仅局限于对单一民事诉讼活动监督,而是从系统性和关联性角度主动履职,积极组织开展民事执行监督专项活动,从法院调取的民事审判、执行等重点监督领域入手,着重监督执行立案超审限、执行行为未通知当事人、邮寄送达前未查明当事人所处地、未填写身份证号、适用简易程序办理的案件受理材料不齐全等问题。同时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应用民事类案监督大数据模型,通过数据比对碰撞,综合分析研判,将海量文书降低到人工可查的量级,破解筛查难点,从中发现新的监督点拓宽案源。创新"穿透式"监督模式,依托法检系统开展的“助力农民工讨薪”集中攻坚活动,与市院民事检察部门组建监督专班,派员对县法院7件涉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强制执行活动开展现场监督,推动建立执行信息共享,实现监督节点从“终端”向“前端”延伸。
铸就“民生金”盾牌 打造暖心司法品牌
依托派驻乡镇检察室、检察机关联络企业工作室,针对基层群众法律需求开展“订单式”普法3场次。创新“支持起诉+多元解纷”工作机制。案件办结不是目的,矛盾实质性化解才是根本。古浪县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因案制宜,精准施策,建立“民事支持起诉+”矛盾多元化解工作模式,将民事支持起诉与公开听证、司法救助、检察和解、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等工作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特邀检察官助理的作用,根据案件情况有针对性地邀请不同力量参与和解工作,尽最大可能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结合本地实际,针对农民工讨薪难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办理”,今年以来,共办理追索劳动报酬支持起诉案件16件,帮助5名农民工追回欠薪5万余元。创新“检察+调解”模式,联合法院开展诉前调解,促成5件欠薪纠纷达成和解协议,涉及金额5万余元。帮助1名未成年人通过支持起诉实现抚养费司法确认。
淬炼“生态绿”盾牌 筑牢生态司法屏障
创新构建“民事检察+公益诉讼”协同机制,建立“三同步”工作模式,针对破坏防护林、非法开垦草原、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采矿等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同步受理民事侵权与公益损害线索,同步开展调查取证与生态评估,同步推进民事追责与公益修复。通过民事检察监督积极支持受损集体经济组织提起民事诉讼,并由公益诉讼部门同步跟进,追究生态修复责任,实现“一案双查”,形成“司法主导、多方协同、系统治理”的生态保护模式,筑牢生态司法屏障。
甘肃古浪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擦亮“三色盾牌”,在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努力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为建设生态美、产业优、文化兴、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古浪贡献检察力量。(梁平)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