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站前区:“百姓问事日”舒展了群众的眉头
摘要: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打破部门壁垒,与公安、司法、住建、人社、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常态沟通机制,根据基层需求组团上门,聆听百姓心声,面对面解决问题。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汪险峰报道 “楼道单元门没通电锁不了,常有陌生人随便进入,存在安全风险怎么办?”“独生子女证明丢失了为什么不能补?”“电瓶不让上楼也不让飞线充电,小区又没有充电桩,电动自行车怎么解决充电问题?”一桩桩、一件件看是繁琐的小事却是压在百姓心头的烦心事,也是久拖不决的难事。自从营口市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开展了“百姓问事日”活动以来,这些时常引起群众不满的糟心事终于有了解决办法,百姓紧锁的眉头也终于舒展开来。
“遇事儿别着急,家门口就能找说法!”4月14日,由营口市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的“百姓问事日”活动走进建设街道爱国社区。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住建局、人社局、民政局、卫健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与群众面对面,通过你问我答的方式,解决百姓身边的“关键小事儿”,赢得了群众的一致点赞。
据介绍,为了有效化解基层矛盾、解决纠纷、降低信访案件数量进而消除社会隐患, 营口市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于2025年3月14日正式启动了“百姓问事日”活动,并将此活动作为一项制度于每个月的14日都持续开展,同时,社会工作部还开通了“365百姓问事”线上扫码平台,居民只需用手机扫码就能随时反映问题。简单的问题,由社区启动“赋能工具箱”协商自治解决;复杂的问题,由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动政府职能部门线下面对面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邀请区级领导推动解决。
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打破部门壁垒,与公安、司法、住建、人社、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常态沟通机制,根据基层需求组团上门,聆听百姓心声,面对面解决问题。对群众来说,无论是邻里纠纷、劳动维权、物业矛盾,还是信访诉求,无需在多部门间“来回跑”,家门口就能精准对接责任单位,区委社会工作部成为“娘家人”,逐条记录台账,做到“关键小事”件件有回音,直至销号解决完毕。
据介绍,3月14日在站前区开展的“百姓问事日”活动中,共收集问题13个,已推动解决12个,正在推进解决1个,群众满意率百分之百。
4月14日,“百姓问事日”活动走进建设街道爱国社区。也许是听闻了上一次“百姓问事日”真能快速解决百姓问题的好消息,这次社区居民参与热情特别高,活动还没开始,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社区居民。
“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社区不给我开具施工证明怎么办?”居民现场提问。“由于是在自家车库安装,不是公共停车位,不需要社区开证明,如果跟供电部门沟通不顺畅,社会工作部帮您沟通”,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孙海洁协调社区后当场回复。
“我的独生子女证明丢失,跑了好几次相关部门都没有明确说法,政府给的补贴钱一直到现在都领不到,为什么不能补发独生子女证明?”虽然发问的这位女士的语气看似平静,但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不满已经溢于言外。
通过现场了解到,这位女士是外省居民,而且基础档案丢失,站前区卫健局和街道以及社区确实办理不了补发独生子女证明。当着全体与会的百姓的面,孙海洁与区卫健局和社区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探讨解决问题办法。
孙海洁回复说,这个补贴钱虽然不多,但关乎到百姓自身利益的问题,我们肯定不会让你的利益受损,“会后我们和公安户籍部门会认真沟通,一定找到解决办法,即使跨省咱也得解决。”为了让这位女士放心,孙海洁还主动与她加了微信,告诉她:“再遇到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我。”诚恳的回答让这位女士眼睛里泛出了晶莹的泪花,现场群众也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他们的赞扬。
过去最打怵反映问题,需要跑好几个部门,打无数次电话,现在几个部门当场就拍板,现场回应解决,“百姓问事日”真的是太好了! “不打官腔、不念稿子、现场解决,还有律师支招,就是不能马上解决,心里也比以前舒坦多了。”爱国社区居民纷纷感慨道。
百姓的事无小事,“百姓问事日”不是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这个活动是站前区委、区政府为了真正解决百姓平时遇到的小事、难事开展的,也是这个活动的最终目的。“百姓问事日”活动代表了区委、区政府让百姓的眉头舒展、把百姓的心结解开的努力和决心。站前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孙海洁的总结表态再一次赢得了群众热烈而持续的掌声。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