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田间地头的金融答卷——建设银行黑河分行为春耕注入“及时雨”

2025-04-15 17:53 中国发展网 秦薏颜 段明双

摘要:清晨六点,陈宇和高烽的越野车碾过结着薄冰的乡间小路,后车厢里装着便携式打印机和金融知识手册。

中国发展网讯  四月的黑河大地,冻土渐融,田埂边的蒲公英冒出新绿。在黑河市爱辉区西岗子镇的田垄上,建设银行黑河分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队员姚冬梅正蹲在地上帮合作社理事长叶庆志算起春耕账:“您想扩种200亩大豆,加上有机肥和播种机,缺口大概50万,我们这款‘裕农快贷’不用抵押,线上审核通过后几分钟就能到账。”这是年初以来,服务队走村串户的第105天,从天寒地冻的1月到春泥沾靴的4月,他们用脚印串起了黑河市五县的春耕图景。

背着挎包的“田埂银行”:把办公桌搬到合作社

清晨六点,陈宇和高烽的越野车碾过结着薄冰的乡间小路,后车厢里装着便携式打印机和金融知识手册。作为平均年龄28岁的“90后”队员,他们比父辈更懂数字化工具,却坚持用最“笨”的办法——挨村挨户服务。在瑷珲镇合作社内,陈宇发现种植户王树忠对着手机银行犯难,立刻打开手机相册里的操作流程图:“大叔,您看点这里选‘裕农快贷’,人脸一扫就能申请。”

这样的场景每天在567个行政村上演。针对顺达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的资金渴求,服务队创新“党建+网格”模式,将全镇23个自然村划成责任区,每周蹲点三天,白天跟着农户下地头看墒情,晚上围着火炉算资金账。数据显示,自启动春耕服务以来,他们累计为4000余农户授信1.2亿元,其中35%通过“移动柜台”完成签约。

村口小店的“金融驿站”:把服务嵌进生活圈

在距离黑河市区130公里的逊克县干岔子乡,村头的“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成了春耕季最热闹的地方。店主李春梅熟练地帮农户代缴话费、查询贷款进度,这得益于建行去年开展的“乡村金融明白人”培训。“现在乡亲们不用跑县城,买种子时顺道就能问贷款政策。”李大姐指着墙上的服务流程图说,服务队每月都会更新农资价格表和金融小贴士。

针对地域广、网点少的痛点,建设银行黑河分行早在三年前就织起了“线上+线下”服务网:530个“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覆盖93%的行政村,建立春耕备耕专属通道,农户通过“建行裕农通”小程序就能上传土地承包合同、申请极速审批。爱辉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夏学成感慨道:“建行把金融服务嵌进了农民的生活圈。”

蹲出来的“金融账本”:把政策写成农家故事

“金融服务不能坐在办公室想,得蹲在田埂上看。”姚冬梅翻开笔记本,里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需求:西岗子镇需要大型农机贷款,新生乡养殖户缺疫病保险对接,常胜村电商合作社愁物流周转资金......

这些来自一线的“问题清单”正转化为建设银行黑河分行的“服务清单”。除了传统信贷,服务队还带来了“裕农通”APP气象预警、农产品行情分析等附加功能,帮农户规避市场风险。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在走访中培养了87名“乡村金融明白人”,这些土生土长的“田秀才”不仅能协助办理基础金融业务,还成了政策宣传员,让普惠金融的种子在黑土地扎根。

当金融服务真正俯下身来,乡村振兴就有了源头活水;当夕阳染红万亩良田,服务队的车又驶向另一个村落。从破冰备耕的1月到播种大忙的4月,他们用串串车辙帮助农民朋友充实着粮仓,书写着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秦薏颜 段明双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