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掇刀区:“三新”妙笔绘就基层治理多彩新篇
摘要:大泉社区,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活跃着261名新业态群体从业者,其中闪耀着 7 颗党员之星。社区紧握党建引领这一关键“指挥棒”,巧妙地将新就业群体纳入基层治理的宏大体系,匠心构建起“双向赋能”的精密治理闭环。
中国发展网讯 在城市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宛如灵动的音符,奏响着城市活力的乐章,成为不可或缺的奋进力量。荆门掇刀区掇刀石街道大泉社区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探索“三新”工作法,凭借凝聚“新”力量、满足“新”期盼、激发“新”动能三大妙招,书写着社区与新业态群体携手共进、共融共生的温暖故事,精心勾勒出基层治理的崭新蓝图。
党建领航:点亮新群体的信仰灯塔 汇聚磅礴力量
大泉社区,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活跃着261名新业态群体从业者,其中闪耀着 7 颗党员之星。社区紧握党建引领这一关键“指挥棒”,巧妙地将新就业群体纳入基层治理的宏大体系,匠心构建起“双向赋能”的精密治理闭环。
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 新就业群体之家”双向联系制度熠熠生辉。这一制度宛如温暖纽带,整合各方资源,爱心托管、便民义诊、夏送清凉、冬日暖阳、“两癌”疾病筛查等60余次贴心活动纷至沓来,将关怀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温暖着每一位新就业者的心。考虑到他们“时刻在路上”的奔波特性,社区创新学习模式,“一刻钟课堂”应运而生。在这里,新业态党员与社区党员并肩学习,定期开展的学习与活动如同知识的接力棒,传递着信仰与力量。不仅如此,社区还为快递驿站、配送网点精准选派3名党建指导员,依据站点实情量身定制“一点一策”优化方案,实现“点对点”的贴心服务,充分激发新就业群体投身社区治理的热情,携手共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园。
精准服务:回应新期盼的温情港湾 润泽心田
精准把握需求,才能提供贴心服务。大泉社区深入新就业群体的工作与生活,用脚步丈量他们的期盼,依托辖区丰富资源,打造出全方位的暖心服务体系。
住房、子女照顾、健康等问题,是新就业群体心中的牵挂。社区化身“贴心人”,深入调研摸需求,积极牵线搭桥提供租房信息;周末课堂开启知识大门,已有4名新就业群体子女在此茁壮成长;对接各方资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法律援助纷纷到位。截至目前,30余次职业规划、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培训助力他们职业腾飞,60余场次文体活动、暖心关怀行动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生活与职业发展的多方面需求在这里得到满足。
社区还精心打造15分钟泉“新”服务圈,这是新就业群体的温馨驿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商圈化身能量补给站,6处泉“新”驿站错落分布,为奔波的他们提供休息、饮水、充电、阅读等基础服务。海纳佳城小区更是别出心裁,变身外卖快递友好小区,3个“小哥”食堂香气四溢,解决了就餐难题,让他们在忙碌之余能吃上一口热乎饭。
共建共治:激活新动能的奋进引擎 共创美好
在大泉社区,共建共治的热潮涌动,新就业群体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
一支支特色队伍蓬勃兴起,“蓝骑士志愿服务队”和“义务巡逻队”应运而生。结合职业优势,他们开展社区义剪、家电维修、“夜鹰”巡逻等志愿服务180余次,用行动传递爱心。依托商户联盟建立的激励机制活力满满,每半年一次的积分兑换活动,让积分变为实用物资、公益课堂、商品折扣,激发着大家持续参与的热情。“新”好人专栏熠熠生辉,挖掘并宣传新就业群体中的先进典型,荣誉感与积极性在他们心间升腾。“骑手民情地图”和“小哥议事厅”更是创新之举,骑手们通过“随手拍”反馈问题,社区第一时间响应,20余条路面破损、飞线充电等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小哥议事厅”为他们提供发声平台,真正让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治理,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荆门掇刀区大泉社区的“三新”工作法,宛如春日暖阳,温暖着新就业群体,照亮了基层治理之路,一幅社区和谐、人人参与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必将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廖亮 孔德威 陈蓉慧 杨露)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