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甘肃通渭:“协商春风”解民忧助春耕

2025-04-02 11:31 中国发展网
甘肃省通渭县

摘要:通渭县政协依托“通事商”平台,构建起“1+7+X”协商主体(即1名政协委员牵头,7类固定成员+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通过微信议事群、视频直播等手段,实现议题“随时提”、协商“随时议”、结果“随时督”。

中国发展网讯 春回大地,甘肃省通渭县各乡镇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耕备耕的“堵点”正通过政协搭建的“通事商”协商议事平台逐一破解。从闲置大棚盘活到农资协调到技术培训,这场由政协委员、基层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的“协商春风”,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通渭县陇阳镇周家店村,共有70余座闲置光伏桁架大棚。进入春耕关键期,近日,陇阳镇政协委员工作站以“发挥政协作用,赋能村集体经济发展”为主线,组织委员深入调研,发现大棚闲置问题后,立即牵头召开“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邀请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村“两委”干部及村民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大棚转型展开讨论。

“传统蔬菜竞争激烈,必须走特色化道路”“香椿市场需求大、周期短,适合大棚种植”……在协商议事会上,政协委员与各方代表激烈讨论,最终达成共识,依托资源禀赋,发展香椿特色作物种植。“政协搭平台,大家出点子,村民有干劲,闲置大棚终于找到了新出路!”周家店村党支部书记李小龙感慨道。

“多亏了政协委员牵线,专家直接到地里教我们金银花、黄芪的种植要点,我对今年种植中药材更有信心了!”在陇川镇本草元中药材种植合作社,魏军团经常为界别群众、种植大户讲解金银花、黄芪等中药材栽植技术要点、效益、发展前景,用身边的人和事举例说明中药材致富的典型事例,重点从种苗品种选育、地块选择、肥料使用、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初级加工、机械使用,以及县上对中药材种植相关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交流、辅导培训,面对面为界别群众答疑解惑。

“我们把协商桌搬到田间,问题在一线发现,办法在一线研讨,技术在一线推广,这种‘开放式协商’让春耕服务更接地气、更暖民心。”县政协委员魏军团说。  

通渭县政协依托“通事商”平台,构建起“1+7+X”协商主体(即1名政协委员牵头,7类固定成员+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通过微信议事群、视频直播等手段,实现议题“随时提”、协商“随时议”、结果“随时督”。仅2025年初,全县18个乡镇已开展环境治理、春耕保障等协商活动40余场,推动解决问题67项,群众满意度达98%。  

从“干部干、群众看”到“众人议、合力办”,通渭县以“通事商”平台为纽带,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如今,闲置资源盘活了,村庄环境美化了,春耕生产顺畅了,一幅“协商为民、治理增效”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通渭大地徐徐展开。 包雪瑞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