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宕昌南阳: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展宏图
摘要:铺下的是路,连起的是心,通往的是富。如今的南阳镇,道路往来交织,村庄一步一景,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了东进好梯、西接竹院、南依韩院、北联兴化的重要枢纽。
中国发展网讯 沿省道白临路线翻越毛羽山向东而行,依路而建的青云台、廉政小公园、“天道酬勤”节点微地形游园精美雅致。生态长廊花团锦簇,一路芬芳,一路花香。规模化的产业基地随处可见,道路两旁的村庄错落有致……入秋时节的甘肃省宕昌县南阳镇,展现出的是一幅路畅、业兴、景美、人和的和美乡村画卷。
南阳镇地处宕昌县东部地区,距县城42公里,区域面积105平方公里,是2022年评定的“县级文明乡镇”。近年来,南阳镇因地制宜、统筹谋划,借鉴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以产促兴、以治促和、以净促美,全力打造“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助推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 筑牢和美乡村建设坚强堡垒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引领和美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坚强保障,只有抓好基层党建,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
南阳镇坚持党建引领,从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明确方向、找准赛道,聚焦“生态环境优美、乡村治理文明、产业融合发展”强镇目标,坚持“稳粮、优果、强畜(禽),兴菜、扩药、促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精准理清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民生实事清单,深入推进“一强三引领”行动和“书记项目”,把各项工作明确到支部具体到人,以目标引领方向,以党建汇聚力量,跨区域成立产业培育、集体经济发展党支部联盟,分领域打造南阳街村党建引领农旅融合发展示范点,下付村党建联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示范点,杨集村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创建示范点等典型,拓展党组织“触角”,全力推动“蓝图”变成“实景图”。
“去年,我们紧盯‘3个清单’,一件一件抓、一项一项推,重点项目推进有力、中心工作全面提质、民生实事扎实落实,实现了基础设施大提升、产业发展大提速、村居环境大改善,夯实了和美乡村创建基础。”南阳镇党委书记李文杰介绍。
项目支撑 激发和美乡村建设强劲活力
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是和美乡村建设的“硬支撑”。南阳镇坚持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扩投资、稳增长的“主抓手”,树立“项目为王、设施优先、要素保障”的理念,深化“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加快推进南阳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工程及附属设施建设,投资1.6亿多元,新建安置住宅楼13幢,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南阳片4个乡镇420户群众搬进了安全温暖的住房。启动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二期项目建设,新建安置住宅楼7幢,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计划搬迁166户群众。
履行项目建设协调服务职责,先后实施杨集、南阳街、下付3个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南阳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项目,南阳街、毛羽沟、江玉3个村完善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不断提升村内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乡村面貌。
全力开展生态长廊建设,积极筹措资金,充分发动党员群众投工投劳,在镇区公路沿线栽植樱花800余株,闲置农地覆土1.8万平方米、种花种草1.5万平方米,打造青云台等小景观、小节点5处,建设绿色生态长廊20余公里,实现了全镇“颜值”“气质”双提升。
打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助推招商引资。新建下付村到杨集村6公里滨河路,开工建设唐坪、麻家等2个村的产业路5.1公里。同时,在上项目、谋招引、保落地上下足功夫,盘活闲置资源,实施百万元以上项目12个,储备项目7个,形成项目矩阵,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动能。
“出村路连上主干道,泥巴路变成水泥路,赶集市、接送孩子都便利多了。同时,良好的路网条件为招商引资打牢了基础。2024年我们引进大户,新建2500平方米集大型生活超市和农产品批发零售为一体的农贸商超,总投资1000万元,带动群众务工100余人,人均实现收益1.5万元以上。”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晓斌说。
铺下的是路,连起的是心,通往的是富。如今的南阳镇,道路往来交织,村庄一步一景,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了东进好梯、西接竹院、南依韩院、北联兴化的重要枢纽。
产业驱动 增强和美乡村建设创新动能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南阳镇找准市场赛道,在“特”字上做足文章,紧扣全县产业发展“十条路”,按照“党建+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多渠道、多途径培育产业主体,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领办、集体保障、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
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南阳镇整合党建资源,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沟通联络、双向服务、项目化推进等制度机制,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动力源”,大力发展“独一份”“特别特”产业,夯实乡村振兴最足“底气”。
以下付村树莓种植为示范,在全镇10个村种植树莓1800亩,发展树莓酒、树莓罐头加工,进一步做大树莓产业。积极争取三峡集团捐赠资金300万元,投入到南阳片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修建树莓加工基地和配套冷库,进一步做大树莓加工链,提升科学化水平。杨集村种植香菇,南阳街村加工皮蛋,毛羽沟村加工核桃糖、小杂粮,瓦石坪村种植辣椒,朱山沟村发展养牛,王能干村发展养羊,特色产业在南阳镇遍地开花,形成产业集群,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举办“乡村村晚”“村BA”篮球赛等系列活动,助推农旅融合发展。2024年,13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00多万元,同比有了大的增长。
种什么、养什么,做什么、卖什么,要跟着市场需求走。南阳镇立足资源禀赋、深挖特色、做足文章,多措并举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动富民强村。
治理保障 厚植和美乡村建设幸福底色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南阳镇围绕基层治理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新建南阳街村党群服务中心,杨集村“廉政村居”宣传长廊330平方米,下付村党建主题公园600平方米,全覆盖式推动便民服务大厅、党群活动室、医疗卫生室、图书室、积分超市“一厅三室一超市”村级党群服务阵地建设,积极推行惠农惠民政策一窗直办、一窗代办机制,强化党群服务功能。
创新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一约三会”治理体系,深化“十户联体”治理模式,创建县级文明乡镇,选树“文明家庭”等示范典型,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深化主动创稳,扎实推进“结对关爱·爱心甘肃”工程,全镇42名干部结对关爱、扶孤、助残、济困,着力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关爱服务更到位、人民群众更满意。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创新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新体系。南阳镇结合主动创稳行动、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民情面对面”活动,创建首个基层社会组织“良恭大爷帮帮团”,积极打造特色基层治理新亮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工作走深走实。
走进南阳镇,村庄洁净美丽,院落干净整齐,房前屋后井然有序,绘有垃圾分类、美化环境、移风易俗等内容的文化墙和宣传栏让人眼前一亮。下付村村民王琳说:“现在我们村环境越来越好,村上借机会搞起了乡村旅游,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了。”
青山秀水旖旎,风景这边独好。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和美乡村建设为南阳镇带来了新变化、新气象,乡村振兴打开了新画卷。(刘治学 王晓勇)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