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绿美广州齐行动 物种保护启新篇

2025-03-03 16:42 中国发展网 记者皮泽红

摘要:活动现场,设置了法规宣传区、生物多样性绘画大赛作品展、野生动植物标本展等五大主题展区,全方位展现生态保护成果。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皮泽红报道  3月3日是第十二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春满花城万物苏,绿美广州启新程。为进一步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提升公众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关注度,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月2日上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广州专员办、广东省林业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联合主办的“加大物种保护投入力度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宣传活动在广州动物园举行。来自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省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部门间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科研院所、保护机构及市民游客1000余人参加了现场宣传活动。

活动当天,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第五届广州市“一图一故事,野保小卫士”守护野生动物故事征集比赛,以及由广东省林业局指导的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绘画大赛同步启动。两项赛事,将推动全市乃至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文明素养。

活动现场,设置了法规宣传区、生物多样性绘画大赛作品展、野生动植物标本展等五大主题展区,全方位展现生态保护成果。在法律法规宣传区,工作人员通过互动问答、发放保护手册等方式,耐心细致地向市民讲解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广州市野生动物放生管理规定》《广州市禁止滥食野生动物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生动翔实的案例解读和深入浅出的政策宣讲,切实增强市民法治意识。同时,积极引导市民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思想自觉转化为行动自觉,共同抵制滥食野生动物、违规放生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社会风尚;在生物多样性绘画展区,数十幅获奖作品以童真视角描绘生态画卷,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勾勒出对野生动植物的纯真热爱,展现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独特思考与美好憧憬;珍稀标本展示区则重点呈现了中华穿山甲、白鹇等本土旗舰物种标本,通过专业讲解与互动展示,让市民得以近距离观察这些珍稀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深入了解其生活习性及保护现状;研学体验区精心打造的"植物医生"、"鸟类达人"、"昆虫侦探"等沉浸式实践课堂,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踊跃参与,在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中,参与者不仅收获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知识,更培养了生态保护意识;动植物文创展示区巧妙融合艺术创意与保护理念,通过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设计,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呈现,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欣赏,引发广泛共鸣。

目前,广州已完成两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记录到3516种维管植物和457种陆生脊椎动物,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近年来,广州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相继发现了广州沿阶草、海珠斯萤叶甲、海珠珐轴甲和海珠微瓢虫等新物种,进一步彰显了其独特的生态价值。海珠湿地的鸟类种类从建设初期的72种大幅增加至201种,而南沙湿地的黑脸琵鹭数量也屡创新高,从2016年的18只稳步增长至2024年的91只,充分展现了广州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卓越成效。未来,广州将继续致力于完善野生动植物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体系,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及湿地等重要生态区域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作为承办单位的广州动物园,现保育野生动物400多种5000多头(只),其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或列入CITES附录I的野生动物有50种,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或列入CITES附录II的有88种,涵盖华南地区濒危物种华南虎、豹、黑叶猴、水鹿等36种,国家规划专项拯救的48种极度濒危动物物种清单中的亚洲象、川金丝猴、黑叶猴、北白颊长臂猿、坡鹿、绿孔雀等15种。作为国内具有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野生动物保护与科普基地、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广州动物园承担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教育、科学研究等多重职能,积极开展本地区野生动物调查、野化放归等保护研究和工作,每年繁育珍稀野生动物超40种,举办动物课堂系列科普活动超700场,年游客量800多万。

据悉,今年3月至4月期间,广州市将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诚挚邀请广大市民共同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深入了解野生动植物知识。在此期间,广州动物园将举办多场主题科普讲座,由专家学者为市民讲解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知识。同时,广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广州市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基地等专业机构也将组织实地考察活动,为参与者提供近距离观察和深入学习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宝贵机会。这一系列活动旨在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