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榆中:“三和”行动 从家庭和睦到村庄和美的全面振兴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个人成长的第一课堂。
中国发展网讯 “三和”行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甘肃榆中县夏官营镇多措并举,以推进“三和”行动深化传统文化中“和”的内涵,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睦家庭——幸福生活的基石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个人成长的第一课堂。
“我爸爸已经行医40多年了,我们兄弟姐妹从小就看着他给慕名而来的病人看诊,大家都说孙大夫看得好,我也从小就产生了治病救人的想法。”孙家营村的村医孙鹏一边为病人分药,一边介绍他们“医学世家”的由来,“大学选报志愿我就坚定选了医学,毕业以后和同样学医的妻子一起回到了村里担任村医,也算传承了父亲的衣钵。”
对于家人的“鼎力帮助”,小孙大夫笑着表示,多亏了老父亲帮忙“镇场子”,自己这个年轻医生才能应对各种疑难杂症,不负病人的信任,母亲对家庭无微不至的照料也让自己和妻子更能平衡好工作和家庭。
在“三和”行动中,促进家庭和睦被放在首要位置。夏官营镇积极倡导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广泛开展“党员示范户”创建、“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妯娌”“好公婆”等评选等活动,号召党员模范带头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自觉加强家风建设,增强家庭成员间的理解、支持和关爱。同时,以“一约四会”助推移风易俗、帮助解决家庭矛盾,越来越多的家庭形成了良好的家教家风,孩子健康成长,老人安享晚年,家庭幸福感显著提升。
和气邻里——共建共享的桥梁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一首源自六尺巷的“让墙诗”,传颂数百年。融洽的邻里关系,是每名居民的共同期望,社会的和谐发展,也离不开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
夏官营村妇联主席颜鲁花正在整理本村“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的礼品架,货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日常生活用品,和超市货架不同的是,摆在这些货物旁边的不是“价格”而是“积分”。
“我们村的妇女同志在参与志愿服务方面很积极,每逢节假日我们都会发起帮助困难户的活动,大家自发前往打扫户内卫生、爱心理发、发放慰问品。”颜主席很自豪地介绍:“在大家踊跃参与的前提下,通过积分奖励激励,有效建立了‘做好事、存积分、领奖品、享荣誉’的良性道德激励机制,促进了邻里互助。”
邻里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邻里和谐是实现社区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夏官营镇大力弘扬和气邻里文化,持续挖掘各村特色,围绕睦邻友好、互助关爱等移风易俗内容,用好民情地图,构建“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农村邻里矛盾纠纷数量和信访数量全面下降。如今,已经形成“远亲不如近邻”的良好氛围,居民彼此关心,共同维护村庄环境,享受和谐美好的生活。
和美村庄——乡村振兴的典范
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和美村庄不仅有外表的形式美,还有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
“原来我们这条路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弄得村里又脏又乱。现在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好,等路修好了,在路两边种上鲜花,村子里就变得干净漂亮了,大家都很高兴。”孙家营村的村民说道:“建设我们自己的村子,能自己干的先撸起袖子加油干!”
修的是路,凝聚的是人心。修路不仅解决了村民日常出行难题,更凝聚了党员群众干事合力,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随着“三和”行动的深入推进,映入眼帘的是平坦整洁的道路,风格独特的文化墙,一排排整齐的农家院落及宽阔平整的文体活动广场,安静祥和的村庄呈现出道路好,环境美,村民富的美好景象。
“今年以来,夏官营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三和’行动作为构建‘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实干当先、奋勇争先,把打造和睦家庭、和气邻里、和美村庄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榆中夏官营镇党委书记谈立斌说道:“聚焦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3331’、农村‘五治’等专项行动,深化开展‘党员联户’阳光行走访慰问特殊群众866户,解决群众诉求231件、化解矛盾纠纷139起,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动全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三和”行动以小切口切入,着眼于最基础的社会细胞,通过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措施,成功地将“和”的理念贯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探索。在未来,夏官营镇将继续深入推进“三和”行动,注重实战实效,以和睦家庭、和气邻里、和谐村庄助推基层治理,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王璐)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