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新春走基层 | 大庆市大同区: 隆冬时节,果蔬飘香

2025-02-05 16:24 中国发展网 袁小峰

摘要:设施农业作为大同区主导产业之一,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覆盖范围,在全省范围内首屈一指,在带动就业、促农增收方面,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袁小峰报道  五九时节,北国大地,白雪皑皑,万物蛰伏。可在大庆市大同区设施农业基地的温室大棚中,彻底颠覆了人们想象……棚内,桃花盛开鲜艳夺目,人参果、草莓、蒜苗、小白菜、红丁萝卜、西红柿等多种果蔬香气四溢,演绎出“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新春气息。

室外冰雪覆盖,棚内生机勃勃……

在大同镇洪升果蔬种植合作社草莓大棚中,农民罗洪升掩盖不住丰收的喜悦,他指着刚刚被乡邻采摘过的草莓说:“草莓产量虽然不高,但效益是很可观,12月份上市以来,每市斤价格50元以上,过几天春节期间能卖到80元-100元一斤,这个棚约0.7亩,植苗约4500株,每株产果0.6斤,总产量约3000斤,总收入10万元左右。” 他家,拥有18栋暖棚,20栋冷棚。

香瓜暖棚中,瓜苗长势喜人,藤蔓已经1米多高,蜜蜂在娇艳的花朵间穿梭飞舞。张洪升介绍,香瓜3月中旬就上市了,通过电商畅销到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游客都来采摘“一点也不愁卖”。他家种植12栋香瓜大棚,每栋大棚产瓜7000斤左右,刚上市时,价格达到50元一斤。

走进位于大同区八井子乡西干线的诚信采摘园,桃花粉红,花团锦簇,让人在寒冬里置身花海中真切感受到什么是世外桃源。

诚信采摘园负责人刘洪伟介绍,四栋暖棚中有桃、人参果、草莓、香瓜等,人参果、草莓第一茬春节期间成熟上市,都能买到80元一斤的好价钱,每栋棚收益都在10万元左右。桃子将在4月份成熟,每棚可采摘3000多斤,30元一斤,效益也很不错。他还说:“我们种植的瓜果,一是抢前抓早,买个稀缺;再就是全靠蜜蜂授粉,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全部使用农家肥、有机肥,产量虽比大地常规种植产量低很多,但卖价可要高出好几倍。”

在祝三乡国强村的蒜苗温室大棚中,村民们正忙着帮蒜农抢收,出苗、打梱、搬运,一切忙碌而有序。这些带着泥土芳香的新鲜蒜苗将会通过各种途径,发往各地的市场或超市。在另一个温室大棚,工人们正在铺“蒜栽子”,为下一茬的蒜苗繁育做准备工作。

据棚室负责人赵双双介绍,这些蒜苗是从去年8月开始种植,经过30天的生长周期后,便可上市。目前该村共有蒜苗温室大棚6栋,1斤大蒜可出8两蒜苗,年可出8茬,市场价格在每公斤12元左右,每栋棚一年收益在5万元。同时还带动祝三乡周边村屯100余人务工,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今年的蒜苗长势特别好,村民可以在家门口干活,离家近,时间也比较自由,活也不重,忙的时候一天能赚200元-300元,不忙的时候每天150元左右。”村民付文泉说。

大庆市大同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鑫介绍:“2024年,大同区获得了“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殊荣。设施农业作为大同区主导产业之一,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覆盖范围,在全省范围内首屈一指,在带动就业、促农增收方面,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全区棚室规模已发展到4.8万栋(冷棚4.2万栋、温室0.6万栋),成为黑龙江地区最大棚室果蔬生产基地,年产果蔬38万吨,产值约18亿元,用不足7%的土地,创造了20%的农业增加值和1/4的农民人均纯收入。”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