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产业工人的“夜与日”不渝守护
摘要:春节期间,东北大地依旧被寒冷笼罩,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2月2日白班,中国石油大庆石化炼油一部延迟焦化装置区,工人师傅战后权和徒弟张萌身着棉衣,头戴安全帽,手持巡检工具,穿梭在装置区的各个角落,不畏严寒一丝不苟、仔细查看。
中国经济导报讯 刘莉莉 记者袁小峰报道 春节期间,东北大地依旧被寒冷笼罩,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2月2日白班,中国石油大庆石化炼油一部延迟焦化装置区,工人师傅战后权和徒弟张萌身着棉衣,头戴安全帽,手持巡检工具,穿梭在装置区的各个角落,不畏严寒一丝不苟、仔细查看。
据了解,战后权是反应岗位主操作,负责焦炭塔的日常操作和加热炉的燃烧控制,在岗位上经历了35个寒冬酷暑。张萌是2024年新毕业的大学生,今年春节是他第一次离家过年。“设备转动正常,伴热线温度正常。”张萌一边摸查,一边向战后权汇报。战后权点了点头,眼神中透着一丝欣慰。他知道,这个年轻人正在快速成长。
从学生到员工,身份的转变,让这个“00后”最初很不适应,总是想家。“师傅们的年龄和我父亲差不多,对我就像对自家孩子,他们教我工艺流程和岗位知识,生活中缺啥少啥,也都想在前面。”工作生活上的逐渐适应,冲淡了张萌的思家之情。他珍惜每个班的学习机会,手不离本,有问题就请教,跟着师父在干中学、学中干。
这个春节,他和师傅们在一起,和装置在一起守岁,别有一番滋味。装置24小时运转,生产上离不开人,春节坚守岗位,父母很理解和支持,这也让他工作起来更踏实。
战后权带着张萌来到泵房,说起离心泵气蚀、气缚的成因、处理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战师傅讲得认真,张萌听得仔细。“我要抓紧学习,希望年后顶岗考试顺利通过。今年还要继续努力,快点儿把装置区各岗位学通学精。”张萌许下蛇年愿望。
两人巡检回来,战后权和同事准备进行焦炭塔的水力除焦操作。焦炭塔是装置区的核心设备之一,每隔24小时,就要对两台焦炭塔进行切塔除焦,保证一台在运、一台备用。及时清除塔内的焦炭,是战后权和同事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
战师傅负责控制钻杆主操作,同事顾海英密切关注钻杆动向。“下到一半了,OK!”顾海英的话音伴随着钻杆的稳定下行,战后权随即按下按钮,启动了高压喷射装置,高压水瞬间将塔内的部分焦炭切碎。通过多次切换操作,石油焦被一层层地清除,焦炭塔内变得通畅。
主控室里,电脑屏幕上的数据跳动着,显示着装置的运行状态。望着平稳运行的各项工艺参数,战后权对张萌说:“以前,接下来要进行人工除焦了。那个埋汰劲儿,你都想象不到。”
“听说那时管你们叫‘焦黑子’?”
“那可不!要把漏到底盖机和篦子板上的焦炭清干净,80摄氏度的焦水遇空气生成水蒸汽,滴落得哪哪都是。大家摸索着捡焦炭,有时还要用铁钎戳、泥刀清理。不一会儿,脸就花了。焦粉从脖梗子往里钻,身上没一处干净,袜子露脚脖儿的那截儿,皴黑。”
“变成黑人咋办啊?”张萌问。
“洗呗!单位洗个澡冲冲灰,回家再洗二遍,墙上、地上还有黑点子呢!有一次过年回家心切,我穿着工服就回去了,结果我妈愣没让进屋,在门外脱了才让进去。”战后权说。
这些年,大庆石化不断更新设备设施,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先后更换了两台底盖机,使人工清焦成为历史。“自动化设备上岗,人工除焦就下岗呗!”张萌笑着接茬。
“春节坚守岗位是本职,但不再像以前那样辛苦,感受到的是另一番在岗的节日滋味。下班后咱都洗个澡,清清爽爽地回家过年!”“好嘞!”两人相视一笑。
下午3时45分,两个班组完成岗位交接,“战友”们继续接棒,开启了又一个夜与日的轮转。
落日余晖映照着装置区,映衬着员工们忙碌不歇的身影,更映出了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蛇年新春的大庆寒意未消,奋进的脚步带着滚烫的热度,融化雪痕,迈向新的征程。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