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依托高职教育助推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4-12-30 15:31 中国发展网 蒙芳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时期。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物质上的富裕,更要注重精神文化的建设。乡村文化是乡民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通过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产业,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在此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把国家使命化为自身价值追求的内动力,立足人才培养、市场科研、政策服务等多维度职能优势,自觉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服务,铸牢乡村文化产业这个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助力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价值导向:以价值认同引领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乡村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民俗风情和价值智慧。然而,城镇化的发展使传统生活、价值观念受到冲击。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所选择。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正逐渐减弱。这使得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加强乡村文化价值认同教育变得尤为迫切。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高职教育对推动乡村文化价值认同教育足以贡献智慧和力量。

首先,高职院校普遍具有鲜明的区域属性,有助于在乡村文化价值认同教育中更好地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从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师资力量,其中不乏对乡村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举办乡村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将乡村文化的精髓和价值内涵生动、直观地传授给学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认同感。

再次,高职教育注重思政育人的理念,也为乡村文化价值认同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思政教育,高职院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加深学生对文化根源的理解和认识,增强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自觉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

人才引领:以专业人才支撑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但现实中却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一方面,乡村地区难以吸引和留住文化产业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现有的人才队伍在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也存在不足,难以充分满足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更为严峻的是,年轻一代也缺少对传统技艺的学习兴趣和传承动力,导致许多珍贵的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进而影响乡村文化的整体传承与发展。

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在培养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专业人才方面具有多种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体现在教育资源、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等方面,还体现在媒体运用与文化传播、政策与社会支持等方面。这些优势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教育资源保障,有效助力乡村文化的可持续传承与创新性发展。

具体而言,高职教育以培养具备高技能与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能够紧密围绕乡村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与企业、乡村社区等合作,定制化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所培养的人才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乡村文化工作的需求,成为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技术支持:以品牌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基。乡村文化品牌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在品牌定位、内容创新、市场传播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提升乡村文化品牌的竞争力。高职教育恰好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能力。

其一,高职教育依托其市场科研综合优势,能够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与消费趋势。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为文化品牌的市场定位和品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品牌建设的方向性与实效性。

其二,高职院校普遍设有艺术设计、文化创意等紧密关联乡村文化产业的专业。师生团队具备产品开发与创意设计的能力,能够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市场需求,深挖乡村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感的乡村文化品牌产业。

其三,高职院校在品牌策划与推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掌握丰富的多媒体技术。能够协助企业和地方政府制定科学的品牌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不断提升乡村文化品牌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此外,高职院校还可利用信息化、大数据技术,构建乡村文化数字图书馆、虚拟博物馆等新型文化传播平台,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多元化传播,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新路径。

服务保障:以优质的服务保障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项持久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化产业不仅要在本地站稳脚跟,还需具备长远发展的潜力。但当前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在管理体系、服务质量和发展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文化的健康发展。高职教育可依托其独特优势,以优质的管理服务为乡村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管理保障方面。高职院校依托自身的理论文化底蕴,能够助力地方政府构建全面的管理制度,清晰界定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目标、职责及实施路径,健全品牌产业管理体系,保障乡村文化产业有条不紊地发展。

服务供给方面。高职院校可利用整合资源的优势,建立协调管理机制,整合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资源,有效解决乡村文化产品与市场对接不畅的问题,满足乡村文化产品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同时,通过定期培训,提高产业人员及企业的服务品质与能力,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发展机制方面。高职院校可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与方法,对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体系为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蒙芳芳 作者单位: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